小楊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連鎖超市工作。他學的是市場采購,但是沒有工作經驗,所以找工作並不順利,於是他把起點定在超市普通店員。在一年之內,他憑著勤奮刻苦,由普通店員升為店長助理,又晉升為采購部副部長。而當時在學校被同學們稱為“九頭鳥”的一位同學卻在一年內換了六七家企業。原因在於他眼高手低,總是覺得招聘企業條件不行,要麼就是參加工作後又看到別的企業待遇好,於是馬上跳走,或者就是在工作中稍稍遇到困難就打退堂鼓。最後落得生活沒有著落,不得不經常向小楊借錢。
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從這個意義上講,頻繁地跳槽是對自己生命的一種不負責任的表現。因為一個人若在所工作過的每個企業的時間都較短,就不可能有成功的經曆,也不可能學到該企業的精髓,所以就不會有進步。而隨著年齡的不斷增長,學習力、適應力等卻在不斷衰退,這也就預示著個人價值在衰減,最後終將得不償失。
另外,頻繁跳槽不僅僅隻是對個人造成不良後果,對企業來說也尤其不公平,給企業增加了額外工作,造成額外的浪費。
當你選擇了一份工作,就選擇了責任,你的所作所為都與責任聯係到了一起。
隻要你是公司的一員,就應當拋開任何借口,拿出自己的責任心,將身心徹底融入公司,盡職盡責,處處為公司著想,做到工作在,責任就在。
現如今,在越來越多的企業中,員工是否具有崇高的責任感已成為選人、用人、留人的重要標準。責任也演變成了企業的第一準則、最核心的價值觀和卓越理念。
在生產奔馳、寶馬的德國公司裏,每一位員工都視工作為生命,對工作精益求精。
麵對奔馳、寶馬,你一定能感受到德國工業產品那種特殊的技術美感——從高貴的外觀到性能良好的發動機,每一個細節都無可挑剔,從中深深地體現出德國人對完美產品的無限追求。德國產品因其高品質,已成為“精良”的代名詞。
日耳曼民族素以近乎呆板的嚴謹、認真聞名,對於德國的工業產品而言,正是日耳曼民族的嚴謹與認真造就了德國產品卓越的口碑。不過,很少有人知道,是什麼造就了德國人的嚴謹與認真。不知道這一點,我們就永遠無法學到日耳曼人打造精良產品的訣竅。
我們要說的是:心誠,產品就好。德國產品之所以精良,是因為德國人用宗教般的虔誠來看待自己的職業和產品,而不完全是受金錢的刺激。
實際上,當一個人懷著宗教一般的虔誠去對待生活和工作時,他是能夠感受到責任所帶來的力量的。
一位年輕的修女進入修道院以後,一直從事織掛毯的工作,做了幾個星期之後,她再也不願意幹這種無聊的工作了。
她感歎道:“給我的指示簡直不知所雲,我一直在用鮮黃色的絲線編織,卻突然又要我打結,把線剪斷,這種事完全沒有意義,真是在浪費生命。”
身邊正在織毯的老修女說:“孩子,你的工作並非毫無意義,其實你織出的很小的一部分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
老修女帶著她走到工作室裏攤開的掛毯麵前,年輕的修女呆住了。原來,她編織的是一幅美麗的《三王來朝》圖,黃線織出的那一部分是聖嬰頭上的光環。她沒想到,在她看來毫無意義的工作竟是這麼偉大。
你可能永遠都無法看到整體工作的美,但是缺少了你那部分,整體工作就不完整,甚至什麼都不是了。
你選擇了工作,就要有為工作負責到底的準備,這是你的責任。
每一件事都值得我們用心去做,我們沒有理由看輕自己的工作。世界上沒有可藐視的工作,沒有低賤的工作,一切誠實合法的工作都值得我們尊重。任何人都不能貶低自己工作的價值,而應該充滿熱情,認真地對待它。
認真對待工作是職場人士的真正智慧
一天半夜,一個人在房間裏四處搜索著什麼東西。另一個人問道:“你在找什麼呢?”
“我丟了一把鑰匙。”他回答。
“你把它丟在房屋的中間,還是牆邊?”另一個人問。
“都不是。我把它丟在房屋外麵的草地上了。”他回答道。
“那你為什麼不到外麵去找呢?”
“因為那草地上沒有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