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王憤憤不平,他認為科長的水平已修改不了宋芸的文章了。他給宋芸講過這樣的故事:赫魯曉夫觀抽象畫展,看不懂,就破口大罵,負責展覽的藝術家回敬道,您對藝術根本不懂。赫魯曉夫說出了他的那句名言,當我是一名礦工時,我不懂,當我是黨的低級官員時,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部長會議主席、黨的領袖,因此,我現在當然懂。老王揶揄道,他現在是科長,他當然能夠修改科員的文章。
宋芸隻是笑,顯得不介意。有時被老王逼緊了,她也隻是說,不就是改個材料嗎,又不是修改我的人生。由於宋芸的謙虛勤奮或許還有才能,科長把宋芸推薦給上級宣傳部門,宋芸升職了。
一天,上級要求科裏寫一個大材料,材料組織好後,科長讓人先送到宣傳部門說是請上級把關,兩天後,宋芸把材料修改好。這個材料得到了上級的好評。科長很滿意,說宋芸還真行,自己沒有看錯人。宋芸拿出錢來請大家吃飯,有人私下裏對宋芸說,你應該讓科長請你吃飯才對,那文章是你寫得好。宋芸說,那怎麼行,我會寫材料是你們教的,我得感謝你們才對。我老爸在我參加工作時,送我四個字:感恩,寬容。學會了寬容,你就有可能反過來修改領導的文章,學不會寬容,你的文章就永遠被領導修改。
宋芸受到了苛責之後,並沒有抱怨和指責科長的專製和挑剔,而是感激科長給自己帶來的成長進步的機會,對工作充滿愛心,認真負責的完成任務。事實也證明了這一點,由於虛心,由於自省,由於感恩,她確實得到了能力和職位的提升。
所以,身在職場,與上下級和同事相處,要互相理解,互相幫助;要多感激別人的恩惠,常懷仁愛之心,少指責別人的缺點,承擔自己的責任。如果能做到這些,同事之間的摩擦就會減少許多,工作就會更加和諧,生活也會更加溫馨。正如法國啟蒙思想家盧梭所說:“忍耐是痛苦的,但是,它的結果卻是甜蜜的。”
日本明治保險公司的推銷員原一平被譽為“推銷之神”,但他並沒有因此傲慢自大,反而恭謙有加,把自己的成功歸因於“三恩”,即社恩、佛恩和客恩。日本的公司又叫社,原一平認為自己的成功首先來源於“社”的辛苦栽培,沒有“社”提供的平台,就沒有今日的他,串田董事長的知遇之恩更是讓他終生銘記。因此,他十分尊敬“社”,哪怕是晚上睡覺了,也不敢把腳朝向“社”的方向。這便是原一平所說的“社恩”。其次,他特別感謝啟蒙恩師吉田勝逞法師和伊藤道海法師,沒有他倆的指點迷津,他現在恐怕還隻是一名推銷界的無名小卒——這便是佛恩。此外,他對參加保險的客戶以及合作的同事心存感激,稱之為“客恩”。平時,他除了將所得的10%留作己用之外,其餘全部饋贈給公司與客戶,以報答他們的幫助與支持。
心懷感恩,充滿愛心,盡職盡責,使原一平在推銷這片布滿荊棘的田野裏闖出了自己的一條陽光大道。因為心存感恩,他在工作中比別人更加勤奮,為客戶提供無微不至的服務,為自己、為公司贏得了良好的聲譽和業績,最終走向銷售行業的輝煌頂峰。
古人雲:“視民為吾民,善善惡惡或不均;視民為吾心,慈善悲惡無不真。故曰:天地同根,萬物一體,是謂同仁。”這句話的意思是說,如果我們隻是把周圍的人看成自己實現某種目的的工具,那麼就很難平衡各個方麵的利益,做到讓每個人都滿意。但是如果我們能夠推己及人,換位思考,把對方的事情當成自己的事情,把對方的困難當成自己的困難,那麼我們就能夠和周圍的人形成互助和感恩的關係,整個團隊就能夠齊心協力,產生巨大的合力。
同事之間我們相互稱謂 “同仁”,這不隻是個簡單的稱謂,還包括了我們在職場中同心同德、感恩互助的態度。因此,在公司如果我們叫一聲同仁,就應當同心同德、互助感恩、共擔責任,這樣,企業上下就會是一個同心圓,凝聚成一股巨大、恒久的力量。
感恩,然後馬上自動自發
在職場中,優秀員工與普通員工的區別就在於,當別人都在靜待老板的指令和吩咐時,他們已經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出色地完成了任務。他們永遠比別人更自覺。他們不僅能圓滿地完成自己的任務,還會忠心耿耿地為公司考慮,提出盡可能多的建議和信息,他們也會因此得到提升和賞識。他們比別人更自覺,也就擁有更多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