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一年中的一個月設為“無借口月”,可以有效地幫助組織管理者和員工徹底摒棄借口,培養勇於負責的職業精神,讓責任得到有效落實。
推廣“首問製”,把自己當做公司的“窗口”
近年來,在服務行業中出現了一種名為“首問製”的處事原則。所謂“首問製”,就是說在服務行業中,麵對客戶提出的服務要求,要求每一位工作人員,不管是不是在自身的工作範圍內,和自身有沒有直接的關係,都不要找理由推托,或是對客戶的一些其他要求不理會,而要積極主動通過相關的部門或是自己的努力盡量滿足客戶的要求,要最大限度地做到讓客戶滿意。
“首問製”的出現,正是體現了一種完美落實責任的精神。每一名員工,無論職務和權限的大小,麵臨責任時都應當把自己當做公司的一個窗口,毫不猶豫地承擔。
中國台灣高雄有家公司有個家具部,有一次一個客人來買床,那張床很貴,大約10萬元人民幣,可惜那個公司沒有1個很好的床頭櫃可以匹配這張床。於是,客人就對家具部的店長說:“你們能幫我配1個床頭櫃嗎?你們公司的我看了,都不好。”店長馬上說:“沒問題,我幫你找一下,你有空來看。”店長在一天之內就調到了3個床頭櫃,然後請那位先生過來看。其實那3個床頭櫃都不是那家公司的,但是在高雄這個地方總是找得到的,再找不到也有辦法從嘉義或從台南調過來,必要時就從台北調過來,怕的就是客人不要。結果客人從3個床頭櫃裏麵挑了1個,這個生意就做成了。
其實,那家公司的家具部所銷售的家具和床上用品,甚至於他們的肥皂盒、燈具,有1/3都不是他們公司的。經理告訴他的員工:“我們不是家具行,但我們是生活中心,客戶想到的事情,我們就要想辦法滿足他們。以後不要對客人說我們沒有,不要說這個東西我不知道,不要說你去找誰,不要說這個事情不歸我管,這都是違背‘窗口’意識的。”
當每一個員工和領導都遵從“首問製”,把自己當做公司的“窗口”時,你就有可能把本來沒有的機會變成自己的機會,把不是自己的產品變成自己的產品,這才叫做聰明的落實者。隻要客戶一開口,你就要解決一切問題,這是非常重要的。那麼,怎樣才能更好地落實責任呢?
首先,當客人有問題找到你的時候,不管你是不是承辦人,隻要是公司的事,你都要主動承擔責任,主動幫助客戶解決問題。
其次,當客人找到你的時候,你千萬別說你不知道,也不要說我們公司沒有這個東西。
再次,當客人找到你的時候,你就是公司的窗口,要主動與其他部門做好鏈接工作。例如,顧客買了手機之後還要買其他比如電池、手機套等東西,你就要主動引導他到工程部去買;如果顧客還需要下載手機圖片、鈴聲、電影、遊戲等業務,你也要主動帶他去公司增值服務區。這樣的員工就可以為公司招攬很多項業務,方便了顧客的同時,也為整個公司增加了收入。當然,公司收入多了,員工的高薪才會有盼頭。
不管發生什麼事情,隻要涉及顧客的切身利益,我們就要遵從“首問製”,把客戶的利益和問題視為自己的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