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民企無邊界的“綠色責任體係” (1)(3 / 3)

在乘客同意後,這位司機又體貼地說:“我是一個無所不聊的人,如果您想聊天,除了政治及宗教外,我什麼都可以聊。如果您想休息或看風景,那我就會靜靜地開車,不打擾您。”從上車到此刻,這位常搭出租車的乘客就充滿了驚奇,他不禁問這位司機:“你怎麼會把工作做到如此完美?甚至一個小小的細節都做到無懈可擊。”這位專業的司機說:“從我覺醒的那一刻開始。”

以前,這位司機經常抱怨工作辛苦,總是對工作應付了事,他隻管將乘客送到目的地,對於別人乘車的感受和下車後的評價根本不予考慮。但在不經意間,他聽到廣播節目裏正在談一些人生態度,大意是做人要善始善終,認真負責,追求完美。從那一刻開始,他開始了一種新的生活方式,他想讓自己的工作變得完美。

目的地到了,司機下了車,繞到後麵幫乘客開車門,並遞上名片,說:“希望有機會再為你服務。”這位出租車司機完美的工作態度,為他帶來了豐厚的收益,他的客人總是會事先預訂好他的車。

這位司機的工作中沒有打電話回訪乘客的環節,他隻是做足了服務過程中應該做的事。銷售也是一樣,銷售人員在銷售過程中主動解決問題與坐等客戶找上門來,兩種效果是完全不一樣的。銷售人員不要人為地割裂自己的崗位責任,將售後推給客服解決。實際上,客服隻是錦上添花的環節,而不是亡羊補牢的部門。

律己律人,有員工就不需要主管

每家企業老板都希望自己的事業能興旺發達,希望自己有一個、幾個乃至一批自覺工作、埋頭苦幹的員工,他們不需要人管理,每個人都是自己的主管,這樣不僅工作效率高,而且老板也會非常輕鬆。

然而,我們看到的情況剛好相反。許多企業本身並不龐大,組織結構卻非常臃腫,管理人員甚至超過生產線的員工。這樣的企業效率低,管理混亂,經營舉步維艱。這種狀況也恰恰說明,老板迫切需要愛崗敬業、嚴於律己,自動自發的員工。這樣的員工是老板最倚重的對象,也是最容易成功的員工。

對於一個團體來說,其成員的自律表現和水準決定了這個團體的競爭力。如果一個團體的成員普遍工作散漫、缺乏自律,那麼這個團隊的工作質量就隻能處於低劣的水平,無論戰略多麼正確和高明,也無濟於事。相反,如果一家企業自律程度高,那麼工作效率就越高,競爭力就越強,潛力就越大,發展也就越迅速。

台灣資策會的全稱是台灣資訊產業策進會,是一家公有性質的、以促進台灣資訊產業發展為目標的研究開發機構。這裏的從業人員主要從事計算機軟件的開發工作。

一次對資策會的訪問時間被安排在下午6點半。采訪者進去的時候,發現整個大樓燈火通明。透過每一間辦公室的玻璃隔牆,采訪者發現,員工們都在聚精會神地工作,似乎沒有誰準備“提前”下班。

采訪者不禁驚詫:“你們這裏的上下班時間是不是同其他單位不一樣?”接待他們的副總說:“不!完全一樣,其實早該下班了。也不是因為你們來就故意表現出這樣子的,他們已經習慣於把一天的目標徹底完成再離開辦公室,而各自製定的目標都是滿負荷的。因此,你很難看到他們在晚上9點鍾以前離開辦公室。”

“那麼,是不是早上要來得遲一些呢?”

“不會的,來晚了會沒有泊車位,反而更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