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打造責任長青林 (5)(2 / 3)

我們在感動的同時,是否從中真正悟出了責任的含義?如果人人都能堅守住自己所承擔的使命,那麼,無數由人為原因造成的礦難、火災、列車出軌、輪船翻沉、鋼包傾覆之類的事故都可以避免,至少可以把損失降至最低。

責任是天賦的使命。一個人無論擔任何種職務,做什麼樣的工作,都要對他人負責,這是社會法則,是道德法則,也是心靈法則。當我們堅守責任時,我們也是在堅守人生最根本的義務。堅守責任,就是守住生命最高的價值,守住人性的偉大和光輝。

1968年墨西哥奧運會,最後跑完馬拉鬆的一位選手,是來自非洲坦桑尼亞的約翰·亞卡威。他是本次奧運會馬拉鬆比賽最後一位抵達終點的選手。

當然,這場比賽早已結束了,優勝者早就領了獎杯,就連慶祝勝利的典禮也已經結束多時。當約翰一個人孤零零地抵達體育場時,偌大的體育場幾乎空無一人。盡管如此,約翰仍拖著疲憊的身體,努力地繞完體育場一圈,跑到了終點。沒有鮮花,沒有掌聲,但到達終點的約翰仍是開心地笑了,並用握成拳的右手向空中用力地舉了舉。

在體育場的一個角落,格林斯潘,一個享譽國際的紀錄片製作人遠遠地看著這一切。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格林斯潘向正往體育館出口方向走的約翰趕過去,問他為什麼在受傷的情況下還要這麼吃力地跑向終點,要知道比賽早已經結束了,沒有誰會在意他是否跑到終點。

這位來自坦桑尼亞的年輕人的回答讓格林斯潘的心久久不能平靜,他說:“我的國家從兩萬裏之外送我來到這裏,不是叫我在這場比賽中起跑的,而是派我來完成這場比賽的。”

是的,他肩負著國家賦予的責任和使命來參加比賽,雖然沒有拿到冠軍,但心中強烈的責任心和使命感使他堅持跑到了終點。雖然沒有鮮花和掌聲,但是他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了自己不辱使命。

責任是一種重要的人生態度,也是一種可貴的職業精神,無論在什麼地方,無論做什麼事情,那些能夠重視責任和使命、堅守自己職責的人,都將贏得別人的尊重。

英國前首相溫斯頓·丘吉爾說:“偉大的代價即是責任。”他的這句名言一次又一次被那些為著人類的幸福、美好而奮鬥的人們所證實。世界上的偉人們,隨著一步步走向成功,他們往往需要負起更大的責任,並以他們的勤奮與才智完成各自的使命。

責任是人生最根本的義務和使命,是我們實現個人價值和人生理想的前提。效仿偉人踐行責任的精神,把使命感和責任心融入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你的事業和人生必將更加輝煌和壯闊。

讓責任成為習慣,人生從此精彩

一個人擁有多強的能力並不重要,重要的是他能否將這些能力充分發揮出來。一個擁有強烈責任感的人,才能夠充分激發自身的潛能,並將自己的能力充分發揮在最有價值的地方,為自己贏得發展的機會。

有了責任感,我們的能力才會有用武之地;有了責任感,我們才會有正確的努力方向。因此,無論在什麼時間什麼地點,我們都要認識自己所處位置的重要性,牢記自己的責任,讓責任成為一種習慣。隻有這樣,我們才能夠在責任心的引導和驅使下,將自己的能力發揮到極致,我們的人生也才會因此而更加精彩。

2008年4月7日,在北京奧運傳遞聖火期間發生的一件事,深深打動了我們:上海輪椅擊劍隊隊員金晶作為北京2008年奧運會火炬手之一,參加巴黎的火炬傳遞。2008年4月7日當天,根據原訂計劃,跑第三棒的金晶要在埃菲爾鐵塔旁從法國一名籃球運動員手中接過奧運聖火。後來,巴黎方麵臨時調整路線,她傳遞的地方改在了塞納河邊。 

火炬交接完畢後,金晶準備出發,然而,就在這時候,數名“藏獨”分子突然衝破警戒線,衝向輪椅上舉著火炬的金晶,站在金晶旁邊的女護跑手被“藏獨”分子扭住頭發拖到一邊,男護跑手以及在場的華人與“藏獨”分子拉扯著,並被推到一旁。此時,一位身材魁梧的“藏獨”分子馬上撲到金晶身上,試圖拽走金晶手中的火炬,金晶緊緊地護住聖火,“藏獨”分子就扯她的胳膊,毆打她。金晶後來回憶當時的情形說:“他們連續過來搶了三次,最厲害的時候是三四個人搶……離我最近的人是貼著我的,直接打我,搶我的火炬,其他的人在我旁邊扭打,我不是很清楚,我隻管抱著火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