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亞馬孫目前營銷世界160 個國家和地區的滲透性來說,根本已經沒有所謂的銷售高峰或低穀時間與淡季旺季的營運考慮了。這項優點讓亞馬孫之類的網絡商店營業時間加倍,效果則無限擴大。
另外一項重要優點可以從媒體訪問貝佐斯時所提出的問題中得知一二:訪問者:我想你也同時增加了書籍的“上架壽命”,這些書可以待在虛擬網站書架上的時間,遠勝過放在傳統書店書架上的時間,對嗎?
貝佐斯:非常正確。網絡書籍銷售有一項對出版商非常好的理由就是,像亞馬孫這樣的書店可以提供每一位作者完整的資料,而不隻是最近上市的書。
許多放在傳統書店銷售的書,囿於空間的不足,往往在陳列架上放了一陣子就下架了。對書店、作者甚至是消費者都是損失,因為下架的書極可能是一本後勢看好的書。但在網絡書店便不存在類似的問題。隻要顧客想到,隨時可以訂購。
如藍登書屋的副總裁所說:“網絡書店的出現讓舊書複活了。”由於上架時間不受限製,因此陳年老書也有顧客尋找,因而活絡了舊書的銷售。
當然上述網絡的天生優勢仍嫌不足,因為網絡媒體如雨後春筍,性質相同的網絡書店就有幾千家之多,亞馬孫憑什麼能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呢?其實說穿了,正如《時代》周刊對當初亞馬孫這個點子的評語一樣:“真是再簡單不過了。因為隻要鍵入書名、作者名,甚至一個普遍又籠統的標題,亞馬孫的網站就會把資料庫中符合的書籍列出。選定好書名後,再接著鍵入地址及信用卡號碼,然後亞馬孫位於西雅圖倉庫的人員,就會找出訂單把書郵寄出去。”簡單說,亞馬孫設計了許多簡單的功能,博得消費者的一致好評。
在亞馬孫網站選購物件,可以有強大的搜尋功能協助,使得消費者方便搜索心中的標的物。例如:●書本的搜尋:可依作者姓名、書名、主題類別(多達28種),或者是關鍵字串尋得。
●音樂的搜尋:可依歌曲、藝術家姓名、CD專輯名稱或歌名尋得。在14個音樂“瀏覽區間”中,羅列了數百種風格的音樂類型。
如果覺得種類蕪蔓龐雜,不知如何選擇,亞馬孫還有一項貼心的服務,就是消費者可以依照自己的心情、偏好的優先順序、以及心儀的作家或藝術家來挑選,如此就可以得到亞馬孫所提供的建議及推薦,以方便挑選書籍和音樂。
亞馬孫除了自己的網站所提供的功能外,也在1998年買下了Junglee 公司。利用Junglee 的搜尋引擎作為搜索的利器,亞馬孫公司常常在不知不覺間,就又出現一項新的服務,大大加強了亞馬孫的選項服務。“選項服務”一直是貝佐斯引以為豪的優勢之一。他明白指出:“亞馬孫書店比大型連鎖超級商店完全掌握的優勢是:選項及價格。”他還說:“在網站上可以有無限的書架空間。網站就很多方麵來說,使用起來都是不方便的,所以必須藉不可思議的選項服務,補償人們使用這項不發達科技的缺點。”
亞馬孫網站與其他大多數強調引人注目的圖表的網站不同,亞馬孫網站強調的是信息,以及提供信息的方便管道。但是在信息泛濫的時代,即便有最豐富的信息,也未必能博得顧客的青睞。重要的是,如何落實貝佐斯在創業初期的科技“人性化”
理想,這就有賴互動功能的設計。
在這方麵的設計,有幾點值得一提:1 、ReaderReview(讀者書評)。在這個區域,登載出顧客對書籍的反應,無論是正麵或負麵,這項設計的目的是希望能夠藉此協助讀者接近好題材的書,回避不需要的書籍。在此功能的設計下,作者的評論或其他專業人士寫的評論,不管是出版商、作者,甚至任何一位消費者都可以自由地把自己的評論加在網頁上。
這項設計,達到了“即時性互動可能”的效果。作者可以藉此知道讀者的反應;讀者可以立刻把自己對書的所有看法一股腦兒地宣泄在互動的網上;對書商而言更可了解消費市場以及輿論的反應。因此從好的方麵來看,這樣互動的設計,創造了三贏的局麵。貝佐斯曾表示:亞馬孫特別自豪於讀者書評這個部分。
2 、接力寫故事。在讀者書評的功能設計下,亞馬孫還想出了一個點子,就是提供一種“互動式小說”的服務。亞馬孫的構想是,先替故事起個頭,接下來則由上網的訪客來完成它。
亞馬孫找來美國新聞界的名人,也是曾經在1982年及1991年兩度贏得普利策新聞獎的得主約翰。厄普代克起筆小說的開頭,小說的題目是“謀殺造就雜誌”。
1998年7 月29日,亞馬孫將厄普代克所寫的第一段放在該公司網站上,接下來44天裏麵,上網的人可以接續這個故事的發展。到9 月22日再由厄普代克寫完最後一段,畫上完美的休止符。
在眾多執筆接續小說發展的網絡客中,並不是每個人寫的段落都會被登錄,而是由亞馬孫引以為傲的編輯群精挑細選,從上網競技的人當中,每天選出一位最優秀的作者。每一位中選的作用可獲得1000美元的獎金。另外,所有上網參觀競賽者,也有獲得10000 美元大獎的機會。
這項接力寫故事的點子,受到網絡客及美國,甚至其他地區媒體的回響,從《紐約時報》到《南華早報》都報道了這項比賽。後來據統計一共出現了40萬人次投稿,共襄盛舉,不僅打響了亞馬孫的互動服務的名號,也吸引了眾人聚焦的目光。
貝佐斯就表示:亞馬孫有許多做法都帶有這樣的促銷策略。目標之一是吸引人潮上網,而其中的一部分人就會成為顧客,同時此舉亦有助於聲譽的建立。這項寫故事比賽的第二項目標是在網站上創造“有趣的環境”,並希望能部分取代隻能在現實世界從事的事情。網絡上不可能有舒服的沙發及香醇的咖啡,但是在網絡上也可以有一些在真實世界做不到的事情。這就是接力寫故事點子的部分訴求。
3 、Eyes(獵眼)的服務。這是一種針對個人的通報提示服務,在這項服務裏,顧客可以登記上自己的興趣,可以依循某一位作者,或某一主題來找書。而當新書出版時,亞馬孫公司便會以電子郵件的方式通知顧客,這項服務完全免費。
4 、Editors (編輯家)。這是一種免費的谘詢服務,在亞馬孫搜羅的46大類型或書籍種類中的每一種,都有一位所謂的“自由撰稿編輯”。這位自由撰稿編輯每個月會送上最即時以及最好的書項,上麵還附帶其注解。
貝佐斯也說過:“對我來說,最大的挑戰之一就是如何讓網絡購物的每一個小細節都帶有‘樂趣’,以及像傳統書店一樣真實。而其中的許多重點就是繞著與‘客戶的互動’打轉。”創造互動也就是亞馬孫最引人入勝之處。
亞馬孫從創建至今推出了許多令消費者叫好,業者跟進仿效的點子設計,到底亞馬孫的中心理念為何?一言以蔽之,就是達成“網絡社區化”的理想。貝佐斯自己說過:亞馬孫的成立立足於一個以商業網絡為中心的互聯網社區,並且這個社區的編輯內容每天還會更新。
網絡安全及隱私將是網絡客消費時極關切的兩項問題。對於安全問題,亞馬孫是使用購物的通行密碼,以保障付款以及信用卡資料,這樣設計的好處,一方麵保障了消費的安全問題;另一方麵,一旦顧客在網站上登記過,瑣碎的資料就不必再一次重複填寫。貝佐斯曾經自豪地表示,盜用客戶信用卡號碼的事情從未在亞馬孫網站發生過,消費者完全毋須擔心把隱密性的資料交給他們。
而網絡像社區的概念的確對亞馬孫的銷售成績有所助益。貝佐斯坦承:“社區的概念果然可行:在亞馬孫的銷售業績中,重複消費的客戶占了58%,同時這個網站所服務的顧客高達150 萬人,要比網上任何一個消費者購物站都來得多。”
網絡的發展仍方興未艾。亞馬孫書店提供的功能仍有諸多可能,有一項可能的發展功能或許已有了眉目,這就是“網絡電影院”。
閉著眼睛想像一下,一個難以成眠的午夜,好想看一部電影打發無聊。但是手上拿著選台器,盯著第四台的頻道,一個鈕接一個鈕,但是幾經搜尋卻無奈地發現沒有一部是想看的電影。這個時候出去租錄像帶嗎?夜深人靜,錄像帶店早就關門了。
如果電腦屏幕是電影院有多好!輕輕按個鈕,上網找尋喜歡的偶像名字,再按一個鍵,就會出現一連串偶像主演的電影名稱,從中任意挑一部影片以度過長夜,豈不妙哉?這樣的願望並不是天方夜譚,或許不久的將來就可能實現。而最有可能實現這樣願望的就是———亞馬孫網絡公司。
許多人並不知道亞馬孫公司擁有“網絡電影資料庫”,這是1998年該公司收購下來的。網絡電影資料庫是當前最受歡迎的網站,其中共收錄了15萬部以上的電影及娛樂節目;更驚人的是資料庫裏可以查到從1892年電影誕生到今天為止,共50萬個以上的演員及工作人員的名字。透過這個網站,甚至連1957年的老片子,或公元2000年即將上演的新片,當中的演員名單都可以清楚得知。隻要鍵入演員的名字,電腦屏幕就會清楚顯示該演員完整的從影生涯。
有人曾問貝佐斯,“亞馬孫電影”的隱然成型是否會使百視達影業備受威脅,甚至有消失的可能?又問:是否貝佐斯預見了總有一天“網絡電影資料庫”的內容會應有盡有,任何人隻要大概付一塊美金,就可以觀賞任何想看的電影?貝佐斯表示:“我可以說,其實並不光是電影,我深信一件事情:媒體產品的網絡市場除了書籍和音樂以外,一定有電影的存在。我認為長期來看,網絡市場的市場占有率可能會占全部市場約10%到15%的比例。我忘了從哪兒得到這個數據的,我也隻是隨口一提,這並不是我們可以計算出來的事。但是,我也相信當一個人可以從網絡下載電子產品時,內容不論是電影、音樂還是書籍,上述的市場占有率都會顯著地增長。所以我相信,在構想成真之前,還需要很長很長的時間,因為要讓這些產品電子化,然後將會看到幾乎所有這些產品都以電子化的方式被消費者購買。而且如果亞馬孫可以從事”作為全球最以顧客為念的公司,以及找到上述商品的最佳地點“這樣的棒的差事的話,那麼亞馬孫書店應該是處在經銷這些產品時廣進的財源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