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老希爾頓在1979年去世之後,他的次子威廉·巴倫·希爾頓就一直擔任美國國際酒店有限公司的總裁。小希爾頓經營酒店業也經曆了幾個階段。

首先,他實行“反多角化經營”戰略。“多角化經營”在美國酒店連鎖業中風行一時。比方說馬裏奧特公司,除了經營酒店之外,還加入航空飲食業,假日酒店等亦相仿,但小希爾頓卻要縮小其經營範圍。在過去的20多年裏,小希爾頓曾經出讓希爾頓的不動產,以及管理“希爾頓”以外的其他酒店,從而改善了希爾頓酒店集團36年來利潤起伏不穩的狀態,並逐漸減少了債務,使每年的利潤持續地增長。其次,推行保守的財政作風。在西方世界經濟不景氣、失業人數增加,一般遊客購買力下降的情況下。酒店業生意平平。小希爾頓利用當時擁有的財力,決不四麵出擊,而是把力量集中在一點上,以退為進,利用他一貫謹慎的作風在酒店業中大展宏圖。

再次,是擴大業務的階段。從1982年開始,希爾頓集團投資1.75億美元來改善酒店的各項設施,同時也集中了更多的資金以投在收購酒店上。他認為世界酒店業生意清淡,正是收購酒店的黃金時刻。90年代初期,希爾頓集團又實行海外拓展計劃,將按照他在國內的投資方式,每建一個新旅館,希爾頓投資建造費用的50%,剩餘的股份則留給其他股東。與其他公司或外國政府搞合資經營的方式希爾頓可以分擔投資風險。但對雷諾、拉斯維加斯和弗萊明哥這三個城市的遊樂賭博性質的酒店,希爾頓仍然采取獨資經營方式,原因在於他認為以現金為主的生意是不宜與任何人合資經營的。現在由於世界旅遊酒店市場前景看好,希爾頓重新調整了經營戰略,在1998年他將賭場業務分離出去,成立了獨立的PARK PLACE娛樂公司。同時將其在海外的許多酒店股份增加到90%以上,1998年度的財務報告中正式,提出要專心致力於經營酒店業,通過兼並、購買、連鎖經營等方式不斷擴大希爾頓所擁有的酒店數。

(2)希爾頓酒店的管理模式

康拉德·希爾頓在老年時撰寫了一本自傳《歡迎惠顧》,總結了自己一生經營酒店的經曆,其中包括酒店管理的七條金科玉律:

酒店聯號的任何一個分店必須要有自己的特點,以適應不同國家、不同城市的需要;

預測要準確;

大量采購;

挖金子:把酒店的每一寸土地都變成盈利空間;

為保證酒店的服務質量標準,並不斷地提高服務質量,要特別注意培養人才;

加強推銷,重視市場調研,應特別重視公共關係,利用整個係統的優勢,搞好廣告促銷;

酒店之間互相幫助預定客房。

2、長期保持與眾不同--凱悅酒店

(1) 凱悅的曆史

凱悅酒店及度假區酒店集團包括兩個獨立的集團公司——凱悅酒店集團和凱悅國際酒店集團。凱悅酒店集團從1957年9月27日開設了第一家酒店至今。集團已經擁有資產34億美元,管理著95家酒店和16處度假區酒店,合計超過55000套客房。這些酒店分布在美國的31個州、加勒比地區和加拿大的85個城市。凱悅酒店集團屬於芝加哥的普裏茨科(Pritzker)家族,曾經被華爾街日報評為“20世紀90年代以來長期保持與眾不同的66家公司之一”。凱悅國際酒店集團是普裏茨科(Pritzker)家族的另一家獨立的公司,目前該公司擁有,62家酒店和17處度假區酒店,這些酒店分布在世界上35個國家,客房超過25000間。

凱悅的發展是從第一家設立在洛杉機國際機場的酒店開始的。在隨後的幾年裏,公司又相繼在美國西海岸和芝加哥城外開設了幾家小型的汽車旅館。直到1967年,當凱悅建成了世界第一家atrium hotel後,凱悅這個名字才逐漸被世界認識。到1970年,凱悅在美國已經擁有了13家酒店,就在這一年,凱悅開始步入國際化進程,第一家位於美國之外的凱悅酒店也開張了,它就是香港凱悅酒店。與此同時,凱悅國際酒店集團作為一家獨立的公司也宣告成立,管理香港凱悅酒店。

(2)凱悅的特色

為了更好地統一標識其全球範圍內的各種不同類型的資產和進行營銷管理,集團開創了凱悅大酒店的設計思路。對於凱悅來說,幫助公司改變形象的是凱悅酒店的極富特色的門廊大廳。在喬治亞州的亞特蘭大凱悅總部,整個酒店建築呈直立的蘑菇狀,高高的天藍色彎隆下麵是個旋轉大廳,中間是由1300個房間圍成的一個21層高的大門廊。而後建起的金字塔形、梯形、拱形、圓柱形等奇特的旅館建築使人耳目一新。各式各樣宏偉氣魄、風格獨特、功能各異的門廊大廳堪稱一絕;有的凱悅酒店在門廊內造景,創造一個獨特的氣氛,夏威夷懷基凱悅攝政酒店,其門廊大廳宛如一個帶瀑布、熱帶水池和芳香花木的異國的熱帶雨林;有的凱悅酒店門廊借景,使酒店錦上添花,如聖安東尼奧攝政酒店有個花園式門廊,門廓就建在聖安東尼奧河河道的延伸處;還有的凱悅酒店門廊與商業中心相接,或門廓本身就是購物中心,如印第安納波裏斯凱悅攝政酒店20層的門廊裏布滿了各種各樣的商店;洛杉磯凱悅攝政酒店,其門廊與有25家商店的百老彙廣場市場相連;東京世紀凱悅酒店七層樓的門廊處於該市新宿的新商業中心,麵對中心公園,與最繁華的購物和娛樂區相連;還有許多凱悅酒店大酒店的門廊是露天式的,或全玻璃封閉式,辟為餐廳、咖啡廳或會議設施。

但更重要的是,凱悅的這種概念改變了旅館業的發展進程。對酒店建築上的要求已不再是消除額外的空間,而是創造更大、更開放的公共空間。

高水平的個性化服務、舒適和顧客滿意是凱悅大酒店的一個宗旨。寬大的房間經過精心布置,非常適合客人的休息和放鬆。酒店會特別留意顧客的每一項要求,並提供相應的服務。凱悅大酒店的客房都配備有先進的技術設備,以滿足旅遊者的需要,適應他們的生活方式。酒店中有紛繁多樣的商業和娛樂設施,世界一流的宴會設施並提供特定的服務,酒店還會通過營造藝術氣氛給顧客帶來美的享受。這些服務可以滿足不同客人的需要,不管是商務遊客還是一般的觀光遊客。由於凱悅大酒店的規模都在中等以上,所以非常適合開展團體的會議活動。酒店中有裝飾豪華的會議廳和多功能廳,可以開展任何一種可以想象到的活動,如主題晚會、婚禮、雞尾酒會等。

3、德國酒店文化的典範--凱賓斯基集團

(1)發展曆程及概況

凱賓斯基集團始建於德國,已有一百多年的曆史,是傳統的歐式風格酒店的典型代表。凱賓斯基集團酒店大多坐落於風景優美,令人向往的城市,如柏林、漢堡、慕尼黑、日內瓦、布拉格、舊金山、孟買、雅加達、東京等。該集團自建成之日起,坐落於世界各地的任何一家凱賓斯基酒店都以為賓客提供最高標準的優質服務為宗旨。各個酒店除了具有豪華、氣派、最為先進的硬件設施以及百年老店獨具的魅力,還與當地獨具的環境特色融為一體、並為賓客提供舒適溫馨的客房,一流的美食和符合國際標準的幾近完美

的服務。無論是對休閑遊客還是商務客人,凱賓斯基都是高貴、氣派和高效的代名詞。

凱賓斯基集團的首家豪華大酒店創立於1897年的柏林,當時成立的是一家酒店股份公司,後來以“凱賓斯基”為名,並在世界範圍內贏得了良好的聲譽。1953年,柏林的M.凱賓斯基有限責任公司取得了該酒店股份公司100%的股權。M.凱賓斯基有限責任公司在選帝候大街擁有一家酒店,也就是今天的柏林布裏斯托爾凱賓斯基酒店。

像其他的酒店集團一樣,凱賓斯基也經曆了由初具規模到發展壯大的過程。在發展的初期,凱賓斯基主要以德國為重點。1957年,凱賓斯基購入了漢堡的大西洋酒店。這家酒店傍阿爾斯特湖而建,風景如詩如畫,被譽為“白色城堡”。優美別致的白色外形建築配以當時世界最新的室內裝潢,立刻使它受到往來於漢堡——美國航線上各類賓客的青睞。1970年,凱賓斯基購入了慕尼黑四季酒店50%的股份,而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正是該酒店的第二大股東。雙方合作從此開始,並且延續至今。1977年凱賓斯基集團購入了它在德國的第四家酒店——位於法蘭克福城郊的被人稱為“公園中產生的新創意”的克拉芬堡凱賓斯基酒店。

1982年,德國漢莎航空公司購入了凱賓斯基的股份,使得這一德國傳統酒店集團開始向世界範圍內發展進軍。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實現這一目標,凱賓斯基、漢莎和RolacoS.A。三方投資共同創立了凱賓斯基酒店管理集團(Kempinski Hotels S.A.),總部設在瑞土的日內瓦。從此凱賓斯基步入了全方位、多角度發展的新時期,尤其是體現在1987年,凱賓斯基引入了全球預定係統,為其更進一步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凱賓斯基集團的擴展迎合了當時世界上一些主要城市對超豪華酒店的大量需求。接下來,凱賓斯基大家庭繼續擴展,1991年孟買利勒凱賓斯基酒店和伊斯坦布爾宮廷酒店加入了凱賓斯基集團;1992年,又添了三位新成員:布達佩斯、莫斯科和北京燕莎中心凱賓斯基酒店。同年,位於法蘭克福的國際房地產發展公司Advantage Management (AG)加入了凱賓斯基集團並成為其主要股東之一。

1994年春天,以高科技建築為特色的慕尼黑機場凱賓斯基酒店開業了。一年後,德雷斯頓的塔斯什堡宮廷凱賓斯基酒店也相繼開業。1994年底,享譽亞洲的“律詩他尼”酒店管理集團投巨資購入凱賓斯基,與這家亞洲豪華酒店巨頭的合作將凱賓斯基集團帶人了一個向全球擴展的新紀元。酒店的風格也有突破性的發展——經典豪華的歐陸風情與熱情浪漫的亞洲格調絕妙結合,以滿足來自世界各地的賓客的需求。

今天,凱賓斯基酒店集團已在14個國家擁有31家酒店。其中,一些酒店享譽全球,例如,柏林的阿德龍凱賓斯基酒店,印度的利勒宮廷酒店,聖·彼得堡的歐洲大酒店,布達佩斯凱賓斯基酒店等。從總體來看,凱賓斯基集團的重點是在東歐。它沒有像大多數的酒店集團那樣注重在世界各地的廣泛擴張,而是采取了重點集中的戰略,將其大力擴張的步伐踏在了原東歐這個與集團有著相同或相似文化內在淵源的地區,尤其是在德國的柏林,經過一個多世紀的發展,凱賓斯基已逐漸成為當地高級酒店的代名詞,享譽全城。

(2)經營管理及成就

凱賓斯基酒店集團在目標市場的選擇上如同其地理上的擴張一樣,也采取了重點集中的策略,主要以商務客源市場為主,並在商務酒店領域獲得了許多的獎項(參見成就部分)。在經營上,凱賓斯基的理念是:充分滿足客人。為了充分滿足客人的需要,凱賓斯基推出了“金鑰匙”全能服務項目。休閑金鑰匙是在一年或一個季度的基礎上推出的一係列服務或促銷活動。特別為那些獨特的休閑旅行者而設計。這種服務使個人旅行者能夠在世界各地的凱賓斯基酒店中有機會體驗到五星級酒店的高檔服務,並可獲得多項優惠與特權。

商務客人在凱賓斯基酒店可享受個人特殊服務,從而使其住店期間更為舒適,工作更有效率,客人可以以全新的麵貌,放鬆的精神全身心地投入到他們的工作中去。如果商務客人或其公司與凱賓斯基建立了商務客人金鑰匙關係,他們就有資格在所有的凱賓斯基酒店中享受優惠價格與各種特權。

通過金鑰匙服務,凱賓斯基集團在“充分滿足客人”的經營理念的指導下,以其最為先進的設施和最優良的服務為賓客提供了休閑、度假、差旅的良好去處。

4、殷勤好客亞洲情--香格裏拉國際酒店

(1)香格裏拉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概況

總部設在香港的香格裏拉國際酒店管理集團,是亞太地區發展迅速的豪華酒店集團,並且被公認為世界著名的酒店集團之一。從1971年新加坡香格裏拉酒店的成立開始,29年來,集團飛速發展,目前已有37家酒店和度假村,近2萬間客房,雇傭員工已超過27000人。香格裏拉酒店遍布亞洲各主要城市和旅遊勝地,每家酒店都兼容了東西方文化的特點,更反映出濃鬱的地方特色。

毫不過譽,全世界所有酒店的名字中,香格裏拉的取名是最具匠心,最有魅力的。“香格裏拉”一詞源於英國作家詹姆思·希爾頓1933年撰寫的《消失的地平線》一書。傳說它是喜馬拉雅山脈中的一個人間天堂。在那塊樂土上,到處都充滿著和平與歡樂的氣氛,人們永葆青春。集團以香格裏拉命名,正是希望旗下的所有酒店體現出這種永恒的優雅和舒適的特征。

香格裏拉把其經營哲學濃縮為一句話:“由體貼入微的員工提供的亞洲式接待”。香格裏拉標準化的管理及個性化的服務贏得了國際社會的認同。它曾獲得諸多國際報刊獎項:

“亞洲最佳酒店聯號”商務旅行者(德國)

“最佳國際酒店集團”旅遊管理(日本)

“世界最豪華酒店集團之一”商務旅行新聞(美國)

“亞太地區最佳酒店聯號”亞洲華爾街期刊(亞洲)

“最佳酒店集團”澳大利亞旅行社聯合會(澳大利亞)

“亞洲最佳酒店聯號”旅行周刊(英國)

香格裏拉國際酒店管理集團的創始人是郭鶴年。1971年,他在新加坡的第一家酒店揭開了輝煌如夢的酒店王國的序幕。新加坡香格裏拉酒店盈利扶搖直上,成為新加坡利潤最高的酒店。整個70年代,郭氏集團一鼓作氣拓展酒店產業,到1981年已擁有5家酒店。1984年7月,出於他對中國政治、經濟形勢的了解和對中國旅遊發展的興趣,率先與中國五金礦產進出口公司簽訂了合資經營北京香格裏拉酒店的協議。這家豪華酒店是中國第一個使用外國商業貸款的項目,它為中外合資建造酒店開拓了新路。目前,香格裏拉國際酒店管理集團在中國大陸已擁有酒店15家。

(2)香格裏拉酒店集團的經營戰略

為了實現其2000年目標,香格裏拉製定了“通向成功之路”戰略計劃圖。整個計劃分為五個部分:香格裏拉2000年發展遠景,員工、客人、進程與技術以及領導才能。集團的目標是成為亞洲地區酒店集團的龍頭,使命是成為客人、員工和股東的首選。為了達到這一目標,香格裏拉把建立客人忠誠感放在核心地位,以改革的進程和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柱,以領導技能作為推動力,通過建立員工的忠實感,從而達到贏得客人忠實感的目的。以此為指導,香格裏拉製定了詳細的指標標準以衡量其2000年時的經營狀況,主要內容包括客人忠實感,市場份額,獎勵,員工忠實感,以及經營業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