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Systems:歐洲第二大係統方案提供商,除了為德國電信集團的大的集團客戶提供服務,主要為全球客戶提供綜合的IT和電信方案,目前,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擁有37000名員工。主要戰略包括以下幾個方麵:提供全球化一站購齊電信和信息技術服務;向商業用戶提供係統方案以不斷強化在跨國用戶市場提供係統綜合和托管方案的主導地位;保證各個單元之間最理想的互動;在係統解決業務領域創造新的額外的前景。高競爭力使T-Systems長期處於市場領先地位
T-Com: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德國電信取得成功的關鍵因素之一是不斷提高用戶忠誠度。對此,T-Com子公司采取了多項措施,如將用戶群進行分類,包括住宅用戶、中小型商業用戶和大型商業用戶,並重組用戶服務渠道,創立新的營銷方式(如遠程銷售、在線銷售),迅速響應用戶需求,改善服務質量,同時預測用戶潛在需求。具體戰略是:主要為住宅用戶和中小型商業客戶提供銷售服務。通過對銷售和服務的重組,建立“客戶至上”的結構。提高住宅用戶滿意度,以透明的價格結構和使用價值及易於識別的產品,使客戶快速而安全的獲得最大的可依賴性。對中小型企業用戶的期望與需求作出最快的反映,提供優秀的個性化服務。
T-Mobile子公司:是惟一定位使用GSM技術的全球無線運營商,通過收購美國聲流無線通信公司和Powertel,進入美國市場。盡管新競爭者不斷湧現,但德國電信仍將發展目標定位於捕捉足夠多的市場份額,特別是力求維持移動市場的領導地位。同時,它通過推行“具吸引力”的資費計劃和個性化的新業務選擇留住老客戶,而在移動通信方麵,它則引入了新技術,提高移動通信數據的傳輸速率,進一步擴大用戶使用範圍。具體戰略是:通過收購,開拓美國市場。在移動通信的經營方麵,實施全球化品牌。引入新技術,進入UMTS市場。
除此之外,T-Networks公司是這四個支柱的基石。隨著激烈的競爭,導致電話價格下降,這對公司運營收益,尤其是對固定電話收益影響較大,所以德國電信采取了靈活的資費策略,並不斷推出新產品和新業務,大大促進用戶呼叫量,從而彌補因價格下降給公司收益帶來的損失。T-Networks公司的具體策略是:定位固定網絡仍是公司的支柱。大力發展ISDNT和T-DSL,提高用戶使用量,增加了固定網絡的收益。強大的固網是將來UMTS市場化成功的前提。出現不同的協同效果,並有潛力從單一渠道提供完整網絡、運營和服務能力。利用最可能的電信基礎設施,進軍海內外。
3、法國電信
(1)概況
法國電信領域的壟斷局麵在保持了100多年之後,於20世紀90年代末最終被打破,從而使法國電信企業有機會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尋求發展。
早在1878年,法國就設立了郵電部,繼而於1889年對電話業務實行壟斷。1991年,法國撤消郵電部,原該部所屬的電信總局正式更名為法國電信,仍屬公共部門。1996年底,法國電信成為股份公司,但繼續壟斷著全國的電信業務。1998年法國對電信市場實行開放,法國電信的壟斷地位就此結束。在電信市場開放後,一批民營電信公司應運而生,從而使法國電信麵臨日益激烈的競爭。這種競爭帶來的最直接也是最令消費者高興的結果是話費大幅度下降。自那時以來,法國的國際國內話費平均下降了近一半。
目前,法國電信已是全歐洲乃至全世界最大的電信公司之一。到2000年底,法國電信的用戶已達7700萬。其中,它在10個國家擁有固定電話用戶3920萬,在22個國家擁有移動電話用戶3310萬,在10個國家擁有因特網用戶260萬,同時還在兩個國家擁有210萬個有線數據傳輸客戶。
(2)法國電信的“三管齊下”戰略
壟斷的告終使消費者得益,但對法國電信卻提出了一個“怎麼辦”的嚴峻問題。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法國電信采取了移動電話、因特網和國際化“三管齊下”的戰略。
大力發展移動電話業務:1997年,在電信市場開放的前夕,法國電信的移動電話入網數僅為300萬,到2000年已達到3307萬,在3年的時間裏增加了10倍以上。到2001年3月底,法國移動電話的普及率已超過52%,即平均不到兩人即持有一部手機,其中近一半為法國電信的客戶。
投入因特網服務的開發:瓦納杜公司是法國最大的因特網服務商,同時還擁有一係列網站,提供從搜索引擎到電子商務等多樣化的服務。1998年,瓦納杜的用戶尚隻有49.5萬,到2000年已增至224萬,僅兩年的時間便翻了兩番以上。如今,在歐洲各大因特網服務商中,瓦納杜僅次於德國電信所屬的T-Online公司而居第二位。
加速公司的國際化進程:法國電信頻頻出擊,通過兼並和控股等方式開拓和擴大國際市場,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於2000年5月斥資400億美元收購了英國第三大移動通信服務商奧蘭治公司100%的股份,並把自己原來的移動電話業務歸並奧蘭治旗下,成為僅次於英國沃達豐公司的歐洲第二大移動通信公司。
市場的開放和壟斷的結束,並沒有削弱法國電信的地位。相反,法國電信在競爭中求發展,並取得了驕人的成就。1997年到2000年,其營業額和純利潤在3年的時間裏分別增加了41%和63%。法國電信近幾年來的發展表明,對於一個優秀的企業來說,競爭並不可怕,而正確的決策、良好的經營是迎接挑戰的最佳途徑。
4、日本電信
(1)概況
當美國的AT&T(1984年)被肢解、英國(1984年)和日本(1985年)電信市場放鬆管製之後,1984-1985年形成了第一次競爭浪潮衝擊全球電信市場。新的電信運營商經過努力進入了日本國內長途、國際長途和移動通信市場。世貿組織關於電信自由競爭的協議於1998年正式生效。國外運營商為尋求新的重要市場正進入日本電信市場,而日本國內的運營商則通過相互兼並或組成聯盟,迎接第二個競爭浪潮的到來。世貿組織(WTO)關於電信自由競爭的協議於1998年正式生效,同年,日本修改了電信事業法,並於2月與美國最終達成了WT0的服務貿易協議。事業法的修改和WT0服務貿易協議的達成最終打破了市場準入的界限,通信運營公司開始進入了彼此的經營領域。
(2)入世後國外電信公司在日本市場采取的戰略
1998年2月,日本電信事業法規定取消對外資的管製,同年又廢除了帶有外資管製條款的《國際電信電話株式會社法》,目前在電信事業法中仍規定外資管製的法令隻有《日本電信電話株式會社法》。放寬了管製後,國外的通信運營公司如World Com、BT和Globe One等相繼取得了第一種通信運營公司(擁有電信設備的電信運營商)的許可證,開始正式進入日本電信市場。日本國內通信運營公司(NTT除外)紛紛展開合並聯盟。1997年10月,日本電信公司同日本國際通信公司合並,1998年12月KDD同日本高速通信合並。此外關於國內運營公司同外資合作的傳言也接連不斷。外資通信運營公司紛紛湧入日本市場。其中MCI Worldcom主要是針對東京、大阪市中心的金融機構全球通信網而進入的。目前已經取得了第一種通信運營公司的資格,進行東京市中心管路鋪設工程。BT也基本上采取相同的戰略,希望與日本運營公司合作進入日本移動通信市場。 AT&T的日本子公司AT&TJeans通過AT&T的IP網經營因特網電話業務。業務開展地區受到一定限製,並采用統一資費,國內每分鍾15日元、對美每分鍾26日元,1998年11月底已有8萬用戶。此外,美國的ISP PSINet的進入,該公司與第二種通信事業者(沒有電信設備的電信運營商)Rimnet收購了日本國內居於第三位的東京因特網公司,強化了在日本國內的市場戰略。PSINet在韓國和香港也有類似舉措,主要是以亞洲市場為目標發展業務的。日本居於第二位的ITJ與索尼公司和豐田汽車公司合作成立了Crossweb Communications公司,作為第一種通信運營公司參與IP網的市場競爭,挑戰低廉的通信線路的價格和因特網的接入費。
對待外資的進入,日本的電信公司並未感到特別恐慌,他們認為外資進入並不會為日本的電信市場帶來很大的變化。這主要是因為日本電信運營商的實力已經相當雄厚,且已具備了強大的研發能力,因此外資將很難吞並日資企業或對其構成實質性威脅。況且由於日本獨特的文化背景,作為外國人也很難在短期內提出真正適合日本國情和社會習慣的商業解決方案。但日本通信運營公司並不能就此忽視外資的進入,因為很多外資企業擁有最先進的信息通信係統,而且具有豐富的商業經驗。日本通信運營公司充分利用外資適應日本風土習慣的時間,盡快與世界接軌。
(3)日本NTT公司的競爭策略
日本電信業經過十幾年調整,市場競爭格局基本形成。目前,NTT公司仍然保持主導地位,新興運營商則通過兼並重組擴大規模,以提高綜合服務能力與NTT競爭。到2001年5月,日本共有第一種電信運營商(擁有電信設備的電信運營商)347家,第二種電信運營商(沒有電信設備的電信運營商)9214家,其中,主要由NTT、KDDI(由KDD、DDI、IDO三家公司組成)和日本電信(在日本鐵路通信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三大全業務綜合運營商主導市場競爭。在本地電話市場,NTT公司的市場占有率為94.5%;國內長途電話市場,NTT的市場份額已降到53%,KDDI和JT(日本電信)則分別為29%和17%,而國際長途電話市場中原有主導者KDDI的市場份額已降至51%;日本的移動電話用戶已超過固定電話,達到6788萬戶,三家公司的市場占有率分別為57%、27%和15%,在日本,以i-mode為代表的移動互聯網業務發展很快,有54.4%的移動通信用戶使用移動互聯網業務;在寬帶接入市場,NTT、KDDI、JT三家公司分別擁有230萬、180萬和140萬ADSL用戶。
NTT公司從1985年開始民營化改革,經過6次股票發行後,目前日本政府仍持有45.96%的股權。2001年6月6日,該公司的市值為960億美元,其控股67%的NTT DoCoMo則已成為全球最大的移動通信公司之一,市值高達1800億美元。目前,按業務收入計算,NTT為全球第一大電信公司,2000年業務收入為1077億美元,其中固定電話占39%、移動電話占37.5%、數據通信和係統集成等占23.6%,2001年移動電話收入超過固定電話,而數據通信也將與固定電話持平。NTT公司現擁有5200多萬固定電話用戶(其中ISDN用戶1083萬)、3846萬移動用戶,雖然固定電話整體是虧損的,預計3年後才能扭虧為盈,但由於該公司具有提供縱向一體化經營的能力,移動和數據業務發展很快並且盈利,因此在國際市場上具有較強競爭能力。1997年實施全球戰略以來,依托集團整體綜合優勢,該公司已在美、歐、亞三大洲建立全球IP網絡,開展無縫隙的商務平台業務,並且在移動通信領域進行大規模擴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