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賀龍同誌身邊工作的幹部、戰士和趕來幫助向連長勸說的幾位農友,聽了賀龍同誌這番話,一個個感動得熱淚盈眶。

至今,每當人們想起賀龍同誌,就會很自然地想到他嘴裏叼著個大煙鬥時的神態。賀龍同誌喜歡抽煙,而且愛抽旱煙。

1937年,賀龍同誌到延安參加黨中央召開的會議。會前,警衛員本來為賀老總準備了不少的旱煙葉,但他有了煙,不光自己抽,總愛分給周圍的同誌抽,帶上的煙葉不幾天就抽光了。警衛員見賀老總沒有煙抽,心裏很著急,便自作主張,給後勤部的司務長捎信,請他無論如何要盡快給老總買把煙葉捎來。

煙葉捎來了,賀老總知道了原委,不由得歎息一聲,搖著頭說:“那麼說,我賀龍犯了挪用公款之罪口羅!”接著又對警衛員說:“你馬上再給司務長捎一個信,告訴他,這一筆錢,一定要記在我賀龍的欠帳上,不可用其它經費衝掉,會後如數補還。”並且嚴肅地批評警衛員說:“紅軍的紀律,財務上的製度,你不是不知道嘛!怎麼糊裏糊塗,背著我幹起這無錢的買賣來了呢?……初犯作個檢討,今後可不得重犯口羅!”

賀龍同誌開完會後,為還清這筆煙款,他親自同司務長訂了一個加倍節省個人生活開支的合同,從他那每天的三錢油、七錢鹽、一斤米的生活費中再減鹽、減油、減菜。就這樣,他一直堅持了兩個多月,才將那一斤半煙葉欠款如數還清。

1946年7月的一天下午,中共中央晉綏分局警衛排警衛員白增守等五六個同誌,在西瓜地裏勞動,正幹得滿頭大汗,忽然看見遠遠地走過來幾個穿軍服的人,最前麵好象是晉綏軍區司令員賀龍。晉綏軍區司令部當時駐在山西省興縣蔡家崖,白增守住在北坡村,相隔隻有一裏多路,所以對軍區首長都很熟悉。那幾位軍人走近了,白增守和戰友們看清走在前麵的果然是賀司令員。大家立刻圍了上去,向司令員敬禮、問好。賀司令員也笑容滿麵地和大家打招呼。

這時,白增守跑到地裏挑了兩個大西瓜,捧到司令員麵前,笑著說:“老總,你們工作辛苦了,嚐嚐我們自己種的大西瓜,解解渴吧。”

賀龍同誌愉快地叫隨行人員都坐下休息一會兒。西瓜打開了,紅紅的瓤子又沙又甜。賀龍同誌一邊吃著瓜,一邊詢問大家的工作、學習、生產情況,並且高興地稱讚他們西瓜種得好。

太陽快落坡時,賀龍同誌準備返回,臨行前他吩咐隨從副官按市價付西瓜錢。警衛排的幾個同誌一聽急了,連忙說:“司令員嚐兩個自己部隊種的西瓜,算是檢查生產,哪有交錢的道理!”戰士們都執意不肯收錢。

“官長不侵占士兵群眾利益是八路軍的光榮傳統。西瓜是你們辛辛苦苦用汗水澆灌出來的,再說你們還有生產任務,我怎麼能白吃呢?你們如不收下錢,就是叫我犯錯誤!”賀龍同誌嚴肅地說。

幾名戰士見說不過司令員,隻好同意收下錢。白增守兼任排裏生產會計工作,當即收下了司令員的副官給的晉綏邊幣1000元,並認真記了帳。這件事很快被幹部戰士傳為佳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