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語文試題中的議論文閱讀分析(1 / 3)

中考語文試題中的議論文閱讀分析

議論文是分析事理,闡明作者觀點、主張的文章,上我們日常生活中廣泛應用的一種文體。閱讀分析議論文必須先構建下麵的知識係統

一、議論文三要素

1、論點:作者對所論述問題的見解和主張,是議論文的靈魂。

中心論點:一篇議論文隻有一個中心論點。

分論點:有的議論文圍繞中心論點,可以提出幾個分論點,分論點是用來補充和證明中心論點的。

(1)、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係?

(2)、"論點"與"論題"

論點:是觀點、主張。反對自由主義

論題:是討論或證明的問題。論"自由主義"

2、論據:是作者闡述或論證論點的根據。擺事實和講道理。讓人有所信。

事實論據--擺事實--例證法------對比論證(正反事實)

道理論據--講道理--引證法,喻證法,--對比論證(正反道理)

3、論證:用論據證明論點的過程叫論證。

二、議論文的論證方法

論證方法多種多樣,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一)、舉例論證(例證法)

(二)、引用論證(引證法)

(三)、對比論證

(四)、比喻論證

三、中心論點與分論點的關係

四、議論文語言嚴密、準確的特點。

閱讀議論文,回答下麵問題

選文一

有部反映解放戰爭的影片,其中一位國民黨高級將領的台詞是:"共產黨把勁用到戰場上,而我們把勁用到官場上,不敗奈何?"一個是"戰場"上齊心協力,一個是"官場"上勾心鬥角,一字之差,"心勁"殊異。同樣,一個人的"心勁"如何用,也有個"方向"問題。

有一種人把"心勁"用到追求功名利祿上,不是機關算盡,蠅營狗苟,就是逢場作戲,還自以為聰明、得計。

還有一種人把"心勁"用到事業上,至於功名利祿,淡泊如水,"心勁"自然不往這裏用。這種人,在實惠麵前,往往"吃虧",所以,常被人稱做"傻冒兒"。然而,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卻多是這種大智若愚的人。

法國科學家居裏夫人,新婚時竟拒絕父親為她多置家具。她的婚室裏隻有一張木桌,兩把椅子。這在一般人看來,也屬"傻冒兒",財產還怕多嗎?終身大事,能這樣寒酸嗎?然而,她有她的"理論":家具多了,得擦洗、撣刷,而她,"沒有這個工夫"。原來,她把"工夫"全用在實驗室裏。她發現了一種新元素"鐳",她一連四十五個月不舍晝夜,從兩千多噸礦石、水和藥品中提煉出一克純"鐳"。從此,"鐳的母親"的榮耀稱號傳遍了全世界。

常言道:"天道酬勤",不錯,成天睡大覺是什麼事也幹不成的。不過,"勤"在什麼"事"上,卻大有分析頭。賈雨村何曾閑過?審案斷案忙得很,"勤"在功名上;王熙鳳在賈府是哪兒也少不了,裏裏外外都有她,她的"勤",無非是想出盡風頭和多攢幾個"體己"而已。到頭來,這兩個人並沒有好結果。他們這種人,都是"聰明反被聰明誤",雖"勤"一生,卻"蠢"一世。倒是"鐳的母親"這樣的"癡"者,因為事業上的成就"如日中天",造福後代,所以才名傳千古。因此,我以為"天道酬勤"不若"天道酬癡"更確。

1.第l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麼?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人括號內。()

A,點明中心論點B.擺出中心論點的論據

C.論證中心論點D.提出本文論述的問題

2.簡要說明第2、3、4段的內在聯係。

答:

3.畫線部分在第5段中證明的觀點是:(抄原文中的句子作答。)

答:

4,這篇文章的中心論點是什麼?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入括號內。()

A.一個人的"心勁"如何用,有個方向問題。

B.古往今來成大事者多是把"心勁"用到事業上,對功名利祿淡泊如水的人。

C.隻有事業上取得"如日中天"的成就,造福後代,才能名傳千古。

D."天道酬勤"不若"天道酬癡"更確。

5.這篇文章的標題最恰當的是哪一個?將正確答案的字母填入括號內。()

A.大智若愚B.天道酬勤

C.天道酬"癡"D."天道酬勤"不若"天道酬癡"

選文二

必須重視藝術教育

①進入20世紀後,人們越來越重視智力對培養人才所起的作用。然而隨著科技的發展和;人類對自身認識的提高,人們發現,情感、意誌、品質對於人的成功往往起著比智力更加重要的作用,而人的健康的情感,又與長期的藝術熏陶有密切關係。因此,要培養全麵發展的人才,就必須重視藝術教育。

②古往今來,在事業上卓有成效的人,大多有較高的藝術修養。偉大的物理學家愛因斯坦,一次在布拉格作物理專題演講後,在陣陣熱烈的掌聲中他起立作答:"如果我用小提琴演奏代替言辯,將會更加愉快,更易理解。"於是,(甲)他熟練地演奏了一首難度相當高的莫紮特的奏鳴曲[(乙)他演奏了一首莫紮特的奏鳴曲],用音樂表示謝意。了解愛因斯坦的人都知道,他酷愛藝術,在攀登科學高峰的道路上,他把拉小提琴當做最好的休息,並在琴聲中獲取靈感。

③當代中國科學泰鬥之一錢學森先生,為我國發展尖端空間科學技術做出了傑出的貢獻。1991年12月22日,在接受國家最高褒獎時,他深情地提到了夫人--女高音歌唱家蔣英。他說:"她給我係統地介紹了德國的古典音樂藝術,這些包含著詩情畫意和對人生的深刻理解的音樂藝術,使我豐富了對世界的認識,學會了藝術的廣闊思維,或者說,正因為我受到這些藝術方麵的熏陶,所以我才避免死心眼,避免機械唯物論。"從"導彈之父"的話語中,我們深切地體會到,藝術,能啟迪心智,能拓展視野,能完善人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