筆者認為,作文教學的當務之急是呼喚“我”的回歸,弘揚人的主體性,發展學生的個性,不然,作文教學就不能拔出泥潭,走出誤區。針對這種現狀,應該采取什麼對策呢?按照課程標準的精神,首先,把學生從狹窄的課堂和繁重的課業負擔下解放出來,使他們走向大自然,深入社會中,去觀察、體驗,增進人生閱曆;使他們有時間走進圖書館,好讀書,讀好書,擴大視野,增長見識,豐富素養;同時,激活他們的思維,挖掘他們的潛能,放飛他們的心智,讓他們用自己的靈魂與世界對話、溝通。其次,要對學生作文做正確的引導。使學生認識到“寫作是為了自我表達和與人交流。”“自我表達”是張揚自我,“與人交流”是以心換心,都得講究一個“誠”字。作文應該是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應該是心靈泉水的自然流淌。讓學生在作文中做到“心口如一”,說自己想說的話,寫自己想寫的文章,還學生一種真正的心靈的自由。一言以蔽之,學生的文字應該是掠過晴空的雲彩,它美麗多姿而有又呈現出個性色彩。
三.表達人文關懷
美國教育家傑絲·雷耳說:“稱讚對鼓勵人類靈魂而言,就像陽光一樣,沒有它,我們就無法成長開花。”第惠多斯說:“教學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學生的作文一旦完成,特別需要適當的幫助和鼓勵。因此,在學生作文的評語中應傾注我們的人文關懷,以使學生享受成功的喜悅;用積極的評價誘發學生的創作動力,以激發學生作文的興趣。
現在有的教師,在應試作文教學的影響下,已形成了一套作文評語模式,諸如:“句子通順,條理清楚,結構完整,中心明確……”這種千篇一律的評語,不僅不能激起學生的寫作欲望,反而扼殺了學生的作文興趣。基於這種情形,我們教師應以思想點燃思想,以自由呼喚自由,以愛心造就愛心,以寬容培養寬容。宜用第二人稱的談心的形式來寫評語,真心傾注自己的情感,表達真誠的關懷。當學生在作文中給我講心裏話時,我為他寫上“謝謝你為老師敞開了心扉,給老師吐露了心聲,老師理解你!”當他表現出鬆懈、灰心、頹喪的時候,我為他寫上:“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沒有人能夠隨隨便便成功。”當他取得了成績有點翹尾巴的時候,就為他寫上:“……燦爛星空,誰是真的英雄?希望你的努力是不懈的、踏實的,你的微笑是在最後的。”采用這種評語方式後,學生的作文中少了胡編濫造的東西和假大空的語言,多了真情實感和鮮明的個性。學生深感到老師的真誠的關懷和對自己的尊重愛護,都把自己的壓力、困惑、想法傾訴在作文之中。這樣,學生不僅提高了寫作水平,同時也提高了對生活和人生的認識。從而健全了自己的人格,使自己的精神上升到更高的層次,成為一個具有高尚品質的人。
總之,把人文精神滲透到作文教學中,讓語文教學回歸到人文教育的軌道上,我們就能聽到學生的人文之花慢慢綻放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