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這是一種推測聯想,是作者對已經發生或還沒有發生的事情的一種推測,目的是豐富表達內容和表現複雜感情。例句中作者巧妙地使用了疑問、猜測和無可奈何的語氣,表現了作者告別百草園時的依戀心情。這種方式最大的妙處是:能把不能直接表達出來的東西通過婉曲的方式表達出來,並由此拓寬表達的內容。例如有位同學寫的《回故鄉》的開頭:當我放寒假由縣城返回山鄉,感到有千言萬語要給親愛的媽媽傾述。可是,當看見白發蒼蒼的媽媽,隻喊了一聲"媽——",就什麼話也說不出來了。也許是心跳得太厲害,讓太多的話語塞住了我的咽喉吧!也許是感情的暖流淹沒了千言萬語吧!也許是女兒喊媽媽的聲音勝過了萬語千言吧!
小作者正是通過揣摩法把放假回家見到母親時的那種複雜而真摯的感情表達得酣暢淋漓,這就是虛實相生的魅力。
夢境幻覺,曲現感情
例句:這天夜裏,我睡得十分香甜,夢中恍惚在那香氣四溢的梨花林裏漫步,還看見一個身穿著花衫的哈尼小姑娘在梨花叢中歌唱……(摘自《驛路梨花》)
這也是一種婉曲的表達方式。在聽到了瑤族老人的介紹之後,我們的心中對梨花姑娘充滿了感激,讚美之情油然而生。假托夢境顯得自然、巧妙、生動。諸如此類的還有楊朔的《荔枝蜜》結尾段:"這天夜裏,我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自己變成了了一隻小蜜蜂。"魯迅《故鄉》中的結尾段:"我在朦朧中,眼前展開一片海邊碧綠的沙地來,上麵深藍的天空中掛著一輪金黃的圓月。"等等。
巧用移位,滲透感情
文章有時為了表達的需要,常常通過主觀感受來改變客觀事物的存在狀態,使客觀事物以它相反的狀態出現,如以動寫靜、以聲寫靜等,我們把這種寫法稱之為移位。
例句:"淡黑起伏的連山,仿佛是踴躍的鐵的獸脊似的,都遠遠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還以為船慢。"(摘自《社戲》)
這句話通過景物烘托的方式,以動寫靜,生動地寫出了我急於看戲的心情。
又例:除此以外,就是寂靜。耳朵裏有不可捉摸的聲響,極遠的又是極近的,既洪大的又是極細切的,像春蠶在咀嚼桑葉,像野馬在平原上奔馳,像山泉在嗚咽,像波濤在澎湃。(摘自《老山界》)
這句話為了表現山穀的靜,卻用不可捉摸的聲響來表現,這種以聲寫靜的方式尤顯生動,並借助比喻的修辭手法更增強了表達作用。
當然,作文語言的生動與否並不完全決定於表達技巧,其關鍵還是在於積累。積累到一定的程度,再輔以表達技巧,那麼就更能準確而豐富地表達處自己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