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知識記憶十法
如何提高學生的記憶力?用心理學的觀點分析,關鍵在於如何利用暫時聯係的原理,使識記的對象與主體已形成的經驗結構間建立最充分的聯係,借以強化識記的效果。
(1)目標法
在明確識記目的、任務的基礎上促進自覺識記的方法。識記的效果與有無識記的要求以及要求的具體程度和要求的長期性大有關係。為此,可從以下三方麵抓起:
1)每章導言,交待全章學習的重點、難點及全編中的地位;
2)製訂每節課的教學雙向細目標;
3)適時進行思想教育,講清所學知識的重要性及作用。
使學生記有目標、學有重點,充分調動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促進記憶。
(2)因果法
在明確概念、規律的前因後果的基礎上達到理解記憶的方法。例如,隻有了解了歐姆定律的來龍去脈,知道它隻適用於導體,即純電阻,才能明確在應用焦耳定律時,應首先考慮發熱體是否為純電阻,不能亂套公式Q=UIt及Q=U2t/R。因為此兩式是實驗定律Q=I2Rt與歐姆定律推導而來的,必須符合歐姆定律的條件,相應地這就從根本上記住了定律及應用條件。
(3)表象法
利用某事例在頭腦中映象的形象性和概括性而引起記憶的方法。一般有以下幾種:
1)利用學生熟知的生活事例激發記憶。學生對“質量一定時、體積大的物質密度小”以及“體積一定時,質量多的物質密度大”的道理想不通、記不住,可借用生活經驗:“一斤棉花一斤鐵”(質量一樣),棉花體積大、密度小以及“大小、形狀相同(體積一定)的銅勺和鋁勺”,銅勺的質量多是因為它的密度大,將抽象轉化為具體,使記憶有依托。
2)利用演示實驗中的明顯結論,激發理解記憶。如在進行比熱概念教學時,可先讓學生理解並牢牢記住“質量相等的水和煤油,吸收相同的熱量時(時間相同),煤油升溫快”這個實驗結論。以此為基礎,再讓學生記憶“比熱大的吸熱多”及“比熱小的升溫快(其它條件相同)”等規律。
3)對較難理解的抽象規律,用實驗予以具體形象說明,激發深刻記憶。如電學教學中,學生對額定功率、實際功率、短接、短路的概念及串並聯電路分電流、分電壓、分功率的規律往往理解不深,記憶較困難。為此教師可設計如下總結性實驗:
a.將“220V、100W”、“220V、60W”、“220V、15W”三燈泡串聯在照明電路中;
b.將三燈泡並聯在照明電路中;
c.將其中任一個燈用導線並聯(短接);
d.將整個電路(串有保險絲)短路。明顯的實驗結論,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4)圖像法
圖像直觀易記,能有機地將“形”與“理”結合起來,減少記憶的複雜性。如凸透鏡成像規律的記憶及其應用,是學生記憶的一個難點。為此,可以“看圖記憶”的練習為手段,學生帶著問題圍繞“成像規律圖反複觀察,再三對照,使圖像深深印入學生的腦海中,一見“圖”想“規律”,講“規律”出現“圖”。
(5)公式法
利用公式的物理含義進行邏輯記憶的方法。“看公式、記概念(規律),易記又方便”。如從電流強度的定義式I=Q/t出發,理解並記憶“所謂電流強度,就是單位時間內通過導體橫截麵積的電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