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序啟動式”教學法
這是由辛培之教授設計,經由廣西、寧夏、湖南等多省市實驗總結的一種程序式教學模式。
“有序啟動式”教學法的主要特點是有序和啟動。“啟動”即充分發揮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主體作用,發揮其各種器官的功能,做到動眼觀察,動手實驗,動耳接受聽覺信息,動口表述研討,動腦思索創造。“有序”就是教學過程要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即啟動必須有序進行。
“有序啟動式”教學法以提高學生的能力為目的,突出教學、基礎理論知識、習題、課外活動及能力培養等五個方麵。充分注意到培養學生適應未來學習和工作的能力。基本上扭轉了“滿堂灌”和“填鴨式”的教學方式,代之以“啟發式”、“自學研討式”等方式,依照教育規律,引導學生規律性地、主動地理解和掌握物理知識。
【教學程序】
“有序啟動式”教學法分以下五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主要以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為目的
在學生剛剛接觸到物理這一門新課時,他們有一種新鮮感和好奇感,及時抓住這一心理特點,是培養學生閱讀習慣的有利條件。在這方麵,可引導學生通過閱讀自學的方法認識並初步解決發生在身邊的諸多物理現象和疑問,使他們體會到許多問題是可以通過自學在書本上找到答案的,“書本”是獲取知識的源泉,從而樹立起信心。這種思想認識對於學生今後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將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對此,需做必要的思想準備。在布置學生閱讀課本前,先啟發性地講解本節課的主要內容及闡述的物理概念、物理現象,啟發性地提出一些富有情趣和思考性的問題,讓學生帶著問題去閱讀,到書中找答案,並引導他們討論。在此基礎上,教師再對一些疑難問題做全麵的解答。這一階段需用五周左右的時間。學生基本上都可以適應這種方法,並且具備了一定的閱讀能力。
第二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動手實驗能力和歸納能力
課前,將本節課的主要內容以“閱讀提綱”的形式印發給學生,讓學生帶著這些問題去自學歸納。物理實驗讓學生作老師的助手或學生上講台親自動手演示辦法。這樣做,在一定程序上培養了學生的實驗能力,激發了他們學習物理的興趣。這一階段的教學需用四周。
第三階段:主要是培養學生的表達能力
具體做法是:先將“閱讀提綱”印發給學生,要求學生通過自學寫出“讀書筆記”,課堂上采用討論的方式對問題進行討論,然後由各討論組推選一人作中心發言,對“提綱”中問題逐一作口頭論述,並對發言者給予評分。同時注意將某些重點問題讓幾名學生重複論述,以達到理解鞏固知識、培養學生口頭表達能力的目的。
第四階段:主要培養學生自己編寫閱讀提綱的能力和歸納演繹的能力
這一階段從初三開始,要求學生在閱讀教科書後,自己編寫出本節課的“內容提要”和完整的“閱讀提綱”;要求學生能分析理解教科書中主要的物理概念,物理規律,實驗原理、步驟及結論。課堂仍以討論研究為主要形式。各討論組選派一人到講台上論述他們討論的結果,並注意讓較多的學生都有上講台鍛煉的機會。
在以上四個階段中,始終將習題的“有序”訓練作為培養學生分析解決實際問題能力的重要一環來抓,防止“題海戰術”的做法。重點提高學生靈活運用基礎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掌握分析解答各種類型習題的思路方法和技巧。課外作業則少而精,以減輕學生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