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卷 巧奪天工的物景 第六章 耐人尋味的比薩斜塔
意大利比薩斜塔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著名建築,美麗而又耐人尋味。塔的結構打破一切建築常規,目前塔頂中心點偏離整座建築的中心垂直線約14尺,而且每年不斷向南傾斜。這座建築物至今已有800年曆史,幾乎自動工那天起就開始傾斜。
1174年,比薩城邦處於黃金時期,經濟繁榮,文藝昌盛。人民深以城內宏偉的教堂欠缺鍾樓為憾,決意建造一座意大利境內最瑰麗的鍾樓,以顯示比薩共和國雄厚的財富和國力。
比薩斜塔於1174年開工,由許多建築師和一流工匠建造。第一層剛造好,塔就開始向南傾斜,原因是地基下沉。為了作出補救,把上麵各層的重心盡可能對準中心垂直線,力求糾正傾側之弊。
工程相當艱巨,建築師和工匠有的對此失去興趣,有的則對困難束手無策,鍾樓傾斜如故。如要繼續加蓋,非有更徹底的解決方法不可,不然整座塔就會倒塌。
其中一個別出心裁的解決方法,是將南麵的柱子建得較北邊的高,讓塔慢慢移回垂直位置。
1350年,塔頂的鍾室蓋好了,整項工程完成。重的鍾都放在北麵,以補救傾斜的毛病。塔仍然向南傾斜,幸而沒有再加高,不然,其中心垂直線越出地基範圍,整座建築物就會倒塌。
建塔地點是問題的症結。比薩城坐落衝積平原上,建築物下沉是城中見怪不怪的現象。
比薩斜塔是圓柱體建築,共8層,外繞白色大理石連拱回廊。現高179尺,過去還不止此數,塔身不僅傾斜,更有部分陷入地麵下。
建築師利用現代科技盡量穩住塔身,目前傾斜速率已受到控製,每年約為1/16寸。以這個速率傾斜下去,再過175年,塔就會倒塌,變為一堆瓦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