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岡之說"最多。據中山大學地理係徐俊鳴教授等考證,固岡也就是今天的象崗山。徐教授等編著《廣州史話》認為:"朝漢台的位置......在象崗的說法,較為合理。"廣州社會科學研究所鄧端本《廣州說古》一書中更加肯定"南越王的朝漢台就建在象崗頂上"。梁朝泰在《象崗山上話今古》文章中亦主此說。看來,朝漢台在越秀山毗鄰的象崗山上的說法,似乎已經定論。
但是,曆史往往喜歡和人們開玩笑。1983年夏,考古工作者在象崗發現了第二代南越王趙目未墓,出土1000餘件(套)珍貴文物。此墓藏在象崗腹心20米處,從墓室的深藏嚴密來分析,墓頂不會有封土堆或其它建築。換言之,趙目未選定象崗為其永遠的歸宿,其營墓十分神秘,又是從崗頂破山挖豎穴修築墓室的。所以象崗原是一塊沒有建築的崗地。此外,象崗還陸陸續續發現其它漢墓、晉墓、南朝墓等等。這樣,朝漢台在象崗之說,就使人存疑了。
如果說趙佗建朝漢台,以表事漢忠心,其繼任也一定會這樣做。第二代南越王趙目未是絕對不可能將台拆毀而用來修築墳墓的。因為這樣做是大逆不道,又冒犯天威,更不能使自己的地下寢宮保密。退一步來說,趙目未墓在崗頂正中,朝漢台可在崗側,這也不可能。象崗是一座高僅49.7米的小崗,朝漢台先於趙目未墓建造,而朝漢這樣一個重要的禮儀,當不會南越王孤家寡人參與,應有許多隨從侍衛,因此,朝漢台是一個經常有人公開來往朝拜之地。而絞盡腦汁讓人們找不到其歸宿的南越王,竟在朝漢台上麵大興土木修築墳墓,豈能保密。由此可見,朝漢台亦不在象崗山上。
以上幾個地點都存有疑問,而朝漢台究竟在哪裏呢?這個千百年來爭論不休的問題,由於象崗南越王墓的發現,碣成為一個撲朔迷離的懸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