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曾國藩用人術6(3 / 3)

此外臣尚有抱愧之端,江忠源之將才,本可大有為於時。人皆知長江水師創於微臣,而不知其議發於江忠源。鹹豐三年,江忠源在江西圍城之中,一麵奏請設立江麵水師,一麵函請臣在湖南造船。臣以無錢未遽造辦。厥後江忠源屢次催請救援,臣以無船無兵不能應之。迨劉長佑、江忠浚馳援廬州,臣亦不能以一兵相助,致廬州淪陷,良將不竟其用,至今耿耿,此亦一疚也。

原任寧池太廣道何桂珍,以上書房翰林出為道員,甫至店埠,和春派三百人檄令馳援廬江,未及到防,即以救援不力,奏參革職。其事本極委屈,厥後播遷楚、皖之交,帶團剿賊,饑餓艱危,曆人間未有之苦,屢稟願隸臣部下,一雪忠憤。臣亦無以應其求而遂其誌。卒以機事不密,為叛人李兆壽所戕,天下冤之。李兆壽旋再降於徐州,改名世忠,近年歸臣節製。臣因發、撚方熾,苗禍又興,不欲更添兵端,又察李世忠實無異誌,遂奏令解兵歸籍,善全始終。論國家包容降將之道,大體尚屬妥協;論當時戕殺道員之慘,百年猶有餘哀。古之征伐,為匹夫匹婦複仇,臣反不能為良臣良友複仇,何以對何桂珍於地下,此又臣之一疚也。

鹹豐六年,臣被困於江西與湖南,音問不能者八閱月,軍心皇皇。胡林翼奏派劉騰鴻、普承堯、吳坤修與臣弟曾國華四人,帶勇六千馳援江西,苦戰兩月,師抵瑞州,從此兩湖始通文報,江西始有轉機。實惟劉騰鴻兵力最勁,功績最偉。次年臣丁憂歸籍,劉騰鴻與臣堅約,諄請迅速回營,得所依倚。臣以陳情守製,未還江西,劉騰鴻因堅城不下,餉項不繼,諸事齟齬,盼望臣往為之主持而不可得,抑鬱無聊,終日逼城苦攻,中炮而亡。劉騰鴻忠勤堅卓,臣與駱秉章、胡林翼、福興等皆奏稱有名將之材。乃該員以救臣而來,臣反若委之而去,不加護惜,喪此烈士,此又一疚也。

楚軍之興,驍勇以塔齊布為最,雲南之畢金科次之。二人皆能以匹馬穿出敵陣之背,群賊熟視而不敢逼。六年二月,臣部周鳳山樟樹鎮之敗,惟畢金科一隊得完。臣旋派令救援饒州,畢金科長跪臣前稟稱,派軍千人,不足以抵擋一麵,願隨侍左右,不欲遠離。臣許以不久調回,慰而遣之。後在饒州屢次血戰,以事機不順,未及褒獎,又為同事所排擠,憤鬱飲泣,七年正月戰死於景德鎮。饒人憐之,臣一言失信,隕此長城,曾作一碑表其忠勇,至今尚未刊立。以猛將氣蓋一世,既不能善用以大顯其功名,而雲南梗阻萬裏,又不能寄金以優恤其父母,此亦一疚也。

臣忝任將帥,以愛惜人才為職,而曆年屈抑人才,實已不少。謹將私衷抱疚之端,一一上陳。

【譯文】

李元度跟隨微臣時間最久,遍嚐了艱難險阻,遠近皆知。他在鹹豐十年守衛安徽的戰役中,到郡還不滿十天,偽侍王的大股部隊突然到來,抵擋不住以致府城失陷,微臣奏參把他革職拿問,他在鹹豐十一年援助浙江的戰役中,事情還沒了結,就擅自回了老家,而且沿途還謊報勝仗,又不努力救援杭州,臣又奏參把他革職留營。議者都認為微臣後參援助浙江之事最為公允妥當,前參拒守安徽失之太嚴,而自我反省還不是最為內疚的。所最歉疚的當數鹹豐六年春,臣部的陸軍在樟樹大敗,江西也無法收拾,依賴李元度力戰撫州,來支撐危局。次年臣回原籍,留彭玉麟、李元度兩軍在江西,聽任他們饑困交迫、蒙受譏諷,忍辱負重,幾乎放棄而不顧及他們了,這是一疚。李元度下筆千言,而且條理周密,本來有多方麵的才華,司道清要各職,均可勝任,隻是戰陣不是他所擅長的。鹹豐五年他請命帶兵,鹹豐十年夏,微臣又強製他帶兵,未能量才而用,以致使他身敗名裂。文宗有李元度未能量才而用的惋惜,人才難得的歎息,這都是微臣不能知人善任的過錯,此又是一疚。這二疚,微臣累年來,每飯都不能忘記。自己因身居高位,常感恩懷舊,慚感交加。

此外微臣還有慚愧之處,江忠源的將才,在當時本可以大有作為。人們都知道長江水師由微臣創建,而不知道是江忠源提出的建議。鹹豐三年,江忠源在江西的圍城戰中,一麵奏請設立江麵水師,一麵函請微臣在湖南造船。臣因為沒有錢而最終未能辦成。後來,江忠源屢次催請救援,微臣因為沒有兵沒有戰船而無法答應他。等到劉長佑、江忠浚馳援廬州,微臣也不能以一兵相助,以致廬州淪陷,良將不能盡其才,這又是一疚。

原任寧池太廣道何桂珍,以上書房的翰林出為道員,還沒到店埠,和春派三百人檄令他馳援廬江,未及到防,就以救援不力,被奏參革了職。這事本來非常委屈,後來調他到楚、皖之交,帶領團練剿賊,當時饑餓艱危,經曆了人間少有的苦難,屢稟明願意到微臣部下一雪忠憤。微臣也沒有答應他的請求遵照他的誌願。最終因為軍機不密,被叛將李兆壽殺害,真是天下大冤。李兆壽不久又在徐州投降,改為世忠,近年來由微臣所節製。臣因太平軍、撚軍叛亂正凶,苗禍又起,不想再添事端,又見李世忠確實沒有其他雜念,於是奏請令解除他的兵權,解甲歸田,善始善終。要論國家包容降將之道,大體上還屬於妥當;要說當時戕殺道員的悲慘,百年之後仍有餘哀。古代的征伐之戰,多為匹夫匹婦複仇,臣反不能為良臣良友複仇,怎能對得起長眠於地下的何桂珍,這是微臣的又一疚事。

鹹豐六年,微臣被困在江西和湖南,音訊不通有八月之久,以致軍心惶惶。胡林翼奏請派劉騰鴻、曾承堯、吳坤修、和臣弟曾國華四人,帶六千兵勇馳援江西,苦戰兩月,大軍抵達瑞州,從此兩湖開始互通文報,江西情況才有轉機。其實隻有劉騰鴻兵力最強,功績最偉大。第二年臣回原籍,劉騰鴻與臣相約,諄諄告誡敬請臣迅速回營,以便有所依倚。微臣沒有回江西,劉騰鴻因城堅攻克不下,糧餉不繼諸事齟齬,盼望臣前往主持大局而沒有得成,抑鬱無聊,終日逼城苦攻,以致中炮而亡。劉騰鴻忠勤堅卓,微臣和駱秉章、胡林翼、福興等都上奏稱他有名將之才,可是該員自救臣以來,臣反而委之而去,不加維護愛惜,以致喪失此烈士,這又是一疚事。

楚軍的興盛,以塔齊布最為驍勇,雲南的畢金科次之。二人都能以單身匹馬穿出敵陣,群賊熟視卻不敢相逼。鹹豐六年二月,臣部周鳳山在樟樹鎮大敗,隻有畢金科一隊得以保全。臣旋即派他救援饒州,畢金科長跪於臣前稱,派軍千人,也不足以抵擋一麵,願侍從在臣左右,不得遠離。臣答應他不久將他調回,寬慰他而把人遣走。後來在饒州屢次血戰,因為時機不順,還沒來得及褒獎他,他又被同事所排擠,憂憤抑鬱飲泣軍中,鹹豐七年正月戰死在景德鎮。饒州人敬愛他,微臣一言失信,以致損此驍將,曾作一石碑表白他的忠勇,至今還沒有建立起來。此蓋世猛將,即不能善用他而大顯其功名,而雲南梗阻萬裏,又不能寄金來優待撫恤他的父母,這又是一疚。

微臣添任將帥,以愛惜人才為天職,而曆年來壓抑的人才,實在已是不少。此謹將微臣抱疚的原因,一一上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