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炭疽

所謂炭疽是由炭疽杆菌引起的一種急性傳染病。主要是因為其表現為皮膚潰瘍、黑色幹痂,象炭,才稱之為炭疽。炭疽原是食草動物如牛、羊、馬、駱駝等的傳染病,多見於牧區。人類可因接觸病畜和帶有炭疽杆菌芽胞的畜產品而感染,因此多見於皮毛加工廠工人、屠宰場工人、飼養員、獸醫等。皮膚受傷後杆菌及其芽胞可從破損處侵入體內生長繁殖並產生毒素,引起各種症狀的產生,細菌本身也可進入血流引起敗血症或繼發腦膜炎。

炭疽病的臨床潛伏期一般為1~3天。臨床根據發生的部位不同可分為皮膚、肺和腸炭疽三種類型,均可並發腦膜炎。

1、皮膚炭疽:最多見,麵、頸、肩、手等露出部位易被累及。病菌進入處先有紅色斑疹,很快變為丘疹,次日頂部出現水皰,內含淡黃色液,周圍組織明顯腫脹,硬而不凹陷。第3~4日中心區出現出血和壞死,第四周有成群小水皰、水腫區繼續擴大,直徑可達5-20厘米。第5-7日壞死區破裂成淺潰瘍,血樣分泌物結成黑痂,大小1×2-5×6厘米不等,痂下有肉芽組織。局部無顯著疼痛或壓痛,不化膿,稍有癢感。以後水腫消退、黑痂脫落,留下肉芽創麵,再過1-2周愈合成疤。還可伴有發熱,局部淋巴結腫大、壓痛,頭痛和全身不適等。

2、肺炭疽:由吸入芽胞所致。起病急,有呼吸困難、胸痛、咳嗽、咯血樣痰等症狀,很快進入虛脫狀態,病情危急。

3、腸炭疽:多因吃了未煮熟的病畜肉類引起。症狀輕重不一,可表現為急性胃腸炎或急腹症(腹痛、腹脹、腹膜炎征)伴嘔血、血樣便等,全身中毒症狀顯著。

以上各型炭疽的並發症是炭疽杆菌腦膜炎,發展極為迅速,病情凶險。表現有劇烈頭痛、嘔吐、譫妄、昏迷、抽痙、明顯腦膜刺激征等,腦脊液大多呈血性。

在防治上,要防止和消滅人類炭疽,首先應消滅牲畜的炭疽病。要焚毀死後的病畜或將畜屍深埋(2米以下)。要給與病畜接觸過的牲畜進行預防接種。病人應隔離,其分泌物和排泄物、居室及用具都需進行消毒。皮毛加工廠工人在工作時要穿工作服、戴口罩和手套。皮膚有破損時立即用3~5%碘酒塗搽,並報告醫護人員。對經常接觸皮毛的工人和接觸病畜的獸醫、牧民等可考慮接種菌苗。本病的特效藥是青黴素。對重型患者可合用鏈黴素、慶大黴素或卡那黴素,局部傷口可用1:1000高錳酸鉀液洗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