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肺吸蟲病(1 / 1)

第74章 肺吸蟲病

肺吸蟲病是由寄生在肺部的吸蟲所引起的疾病。在我國流行的肺吸蟲病有兩種:一是四川肺吸蟲病,流行於我國四川、雲南、江西、陝西等地。一是衛氏肺吸蟲病,流行於浙江和東北各省。其中四川肺吸蟲的幼蟲在人體內不能成熟產卵,所以傳染源不是病人,而是貓、黃鼠狼等。

由於肺吸蟲寄生的部位不同,所以臨床表現多樣化:

1、呼吸道症狀:咳嗽和咳痰最為常見。四川肺吸蟲病病人咳嗽較輕,痰量少,偶帶血絲。衛氏肺吸蟲病病人咳嗽較重,痰粘稠帶腥味,鐵鏽色。病人多訴胸痛。常伴胸腔積液。

2、腹部症狀:早期多出現腹痛和腹瀉,有時也可出現惡心嘔吐。其中四川肺吸蟲的幼蟲常侵入肝髒,故常出現肝腫大、肝功能異常。

3、神經係統症狀:多見於嚴重感染。當肺吸蟲的成蟲寄生於腦內時,可出現癲癇、癱瘓、麻木、失語、頭痛,嘔吐、視力減退等症狀,當成蟲侵入脊髓時,則可產生下肢感覺減退、癱瘓、腰痛、坐骨神經痛等症狀。

4、皮下結節或包塊:衛氏肺吸蟲病可有皮下結節,多發生於下腹部至大腿之間的皮下深部肌肉,從外觀不易看到,但能用手觸及。四川肺吸蟲病則表現為遊走性皮下包塊,最多見於腹部,也可見於胸部、腰背部等處,包塊邊緣不清,有隱痛或微癢,常此起彼伏,反複出現,最後包塊逐漸縮小、變硬。在包塊內可找到幼蟲蟲體。

5、除上述症狀外,也可出現如睾丸炎、淋巴結腫大,心包積液等疾病,但很少見。其中四川肺吸蟲病可有眼球突出等眼部症狀。

診斷時要注意,凡在該病流行地區吃過生的或未燒熟的石蟹、蜊蛄等甲殼動物或飲過生的溪水,如出現咳嗽、咯鐵鏽色痰、癲癇、癱瘓或遊走性皮下結節和包塊,且血象中嗜酸粒細胞增高時,即應考慮肺吸蟲病的可能。出現皮下結節和包塊或痰、糞便及其他體液中找到蟲卵;病理檢查發現蟲卵、幼蟲、成蟲,或有關的組織病理變化,這些都可做為確診的依據。

治療肺吸蟲病的藥物主要是吡喹酮。出現神經壓迫症狀或明顯腹部症者,可考慮手術。

絛蟲病和囊蟲病

絛蟲病是豬肉絛蟲或牛肉絛蟲寄生人體小腸內所引起的疾病。囊蟲病則是豬肉絛蟲的幼蟲(囊蟲)寄生人體所引起的疾病。

絛蟲寄生於人體小腸上段,形似帶狀,長達2-4米,由許多節片組成。節片脫落或破裂後排出蟲卵隨糞便排出,如被豬或牛吞食,則蟲卵在其腸內孵化為幼蟲,幼蟲鑽過腸壁進入小血管而到達豬或牛的肌肉內,形成囊蟲,人們吃了半生不熟含囊蟲的豬肉或牛肉後,囊蟲在人的小腸內逐漸生長成熟,約2-3月後發育為成蟲,發生絛蟲病。

囊蟲在人體內可寄生在皮下組織、肌肉、腦、眼等處,其中寄生在皮下或肌肉時大多數病人皮下可摸到圓形或橢圓形結節;寄生在眼部時可引起視力減退;而腦囊蟲病最常見的症狀是癲癇發作。

絛蟲病症狀一般很輕,糞便中可見到白色帶狀節片,有時絛蟲節片自動從肛門爬出,單獨或成串地落在被褥上,此時病人肛門口可能有輕度癢感。部分病人有腹痛、消化不良等症狀。

治療絛蟲病常用的藥物有阿苯噠唑、吡喹酮等。其中阿苯噠唑是治療腦型豬肉囊蟲病的首選藥物,吡喹酮也有一定效果。但在腦型豬肉囊蟲病治療過程中顱壓會增高,短期內癲癇會增多,故必須住院治療,同時加用腎上腺皮質激素、脫水劑等,以減少不良反應。但對於有眼囊蟲病的患者,切不可用藥物治療,以免造成失明。

在預防方麵,要做好糞便管理,對於病人要盡早徹底治療。豬、牛肉在屠宰後要經獸醫檢驗合格後方可出售,盡量不吃生的或半生不熟的豬肉或牛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