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原發結核的幹酪樣淋巴結破潰入支氣管,病菌大量侵襲肺組織時,也可引起幹酪性肺炎,這種病變的病情嚴重並伴有毒性症狀。不過由於化療的廣泛應用,此類病變已不多見。
·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當滲出型肺結核治療不徹底時,空洞周圍大量纖維組織增生,即可形成慢性纖維空洞性肺結核。病情經常反複,發作時有發熱、咳嗽,咳痰或咯血,好轉時一般僅有咳嗽,咳痰,並有一定程度的氣急。這類病人常為傳染源。
肺結核的症狀多種多樣。一般發病緩慢,常有不規則低熱、盜汗、疲倦、乏力、精神不振、食欲減退、體重減輕、心煩、失眠、婦女月經失調等表現。此外,還有咳嗽、咳痰、部位不定的胸部隱痛、咯血等。大咯血後常伴發熱、氣急。也有部分病例無明顯症狀,在胸部X線健康檢查時才被發現。
痰塗片找結核菌是診斷肺結核主要依據。故在治療過程中以及治療停止後的l一2年,都應定期查痰。X線檢查可確定病灶的性質、部位、範圍和演變,有助於診斷和治療。結核菌素試驗是測定人體是否受過結核菌感染的一種方法,陽性反應僅表示受過結核菌感染,不一定患病。一般對嬰幼兒結核病的診斷價值較大,三歲以下的結核菌素反應陽性的,提示患有活動性肺結核。
控製結核病的流行,主要在於杜絕傳染源和增強人體的免疫力。最有效的措施是接種卡介苗和發現病例並徹底治療。卡介苗是一種經人工培養方法製成的毒力很低的活牛型結核菌苗。接種卡介苗可使人體對結核菌產生獲得性免疫力,而不會致病。主要接種對象為未經結核感染(結核菌素試驗陰性)的人,特別是新生兒、嬰幼兒。
初治病例可用異煙肼、鏈黴素和對氨水楊酸治療1年半,或用異煙肼、利福平、鏈黴素和吡嗪酰胺治療9個月。氨硫脲、吡嗪酰胺、丙硫異煙胺等可用於複治病人。由於有效化療的進展,絕大多數病人不需做手術切除。僅極少數化療無效的患者,可考慮外科手術治療。
肺炎
肺炎是由各種病因引起的肺部炎症,是一種常見的呼吸係統疾病。肺炎的病因可包括病毒、支原體、立克次體、細菌、真菌、過敏反應原和化學物質等。其中最常見的病因是細菌感染,主要是肺炎雙球菌的感染。肺炎雙球菌常存在於健康人的上呼吸道裏,一般情況並不致病,隻有在呼吸道防禦功能受到損害或全身抵抗力削弱時才會發病。
肺炎雙球菌引起的肺炎,一年四季都可發生,但以寒冬、早春較多。多見於青壯年和室外工作者,而且淋雨受寒、過度疲勞、全身麻醉、酒醉等都可削弱全身和局部的抵抗力,有利於細菌生長繁殖,引起肺部炎症。大多數肺炎病人,常先有上呼吸道病毒感染(即傷風感冒),炎性分泌物增多。此外,金黃色萄葡球菌敗血症有時也可並發肺炎。
典型的肺炎起病急驟,病人有高熱、寒戰,開始時有陣發性幹咳,繼而可有少量粘液痰。發病第2-3天時,則出現典型的鐵鏽色痰;隨後痰變為黃色,呈粘膿性。如炎症波及胸膜,可有胸痛,且在咳嗽和深呼吸時加重。如病變靠近膈肌,可有下胸部或上腹部痛,易誤診為膽囊炎或闌尾炎。
部分病人因毒血症和缺氧影響,可有惡心、嘔吐、腹脹、腹瀉、便秘,甚至全身皮膚發黃,易誤診為胃腸炎或膽囊炎。如右下肺部病變廣泛,呼吸麵積減少,則可發生缺氧、氣急和青紫。年老體弱、佝僂病、營養不良的小兒,常以支氣管肺炎的形式出現。小孩發生肺炎時,因氣急嚴重,常見鼻翼煽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