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結節病

所謂結節病通常是指一種全身性肉芽腫性疾病,至今尚不清楚其病因。大多數人認為本病的產生可能是一種遲發型過敏反應,是由於機體對某些致病因子(病毒、非典型分枝杆菌、黴菌、鬆樹花粉等)發生的特異性組織反應所致。淋巴結、肺、皮膚、眼、肝、脾、指骨、腮腺等組織器官常易被侵犯,而發生肉芽腫。

結節病的臨床特點是,多發生於30-40歲女性,病程進展緩慢。皮膚可有結節性紅斑或多形性紅斑為其早期表現。但約半數患者無症狀,僅由X線上發現有肺門淋巴結腫大。發熱、咳嗽、乏力、體重減輕、盜汗食欲減退等為最常見的症狀。活動後可有氣急,紫紺,也可發生咯血和氣胸,這多是由於病變引起肺纖維化所致。骨關節病、紅細胸增多和肺原性心髒病可在晚期出現。可累及多個器官係統,如淋巴結、眼、皮膚、脾、肝、指骨、肋腺及神經係統等。結節病發生在顱內,可引起抽搐。還可因血鈣增多症導致腎功能不全。

對於結節病治療而言,由於原因不明,至今尚無特效療法。臨床上無明顯症狀的病人,肺門淋巴結腫大或淺表淋巴結腫大可自行消退,不需激素治療。對於病情較嚴重、症狀顯著的病人,如肺部進行性病變、肺外結節病、肺功能不全或腎功能不全等。可用腎上腺皮質激素類藥物如強的鬆治療,可使結節病肉芽腫縮小,達到控製症狀的目的,但激素僅能暫時改善症狀,不能根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