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的風(三)
星期一早上早自習,桃樹很認真地抄寫毛主席語錄,桃樹喜歡抄寫,她的字寫得不錯,艾老師在的時候,經常給她畫紅圈兒。
要說那幾年什麼也沒學到也是不客觀的。因為每天背誦“語錄”和“老三篇”,還是讓桃樹認識了不少生字。而且有的“語錄”多少還能長點兒知識,比如有一次發表了一條“最新指示”:“一個人有動脈靜脈,通過心髒進行血液循環。還要通過肺部進行呼吸,呼出二氧化碳,吸進新鮮氧氣,這就是吐故納新。一個無產階級的黨,也要吐故納新。才能朝氣蓬勃。”這段語錄至少讓桃樹知道了人體的血液循環是怎麼回事,知道了動脈靜脈,知道了二氧化碳,知道了吐故納新。桃樹抄寫了幾遍,就背下來了。
還比如這條,“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就像‘一朝分娩’,調查就是解決問題。”雖然石老師給他們講這條時,顯得有點兒不好意思,但桃樹還是聽明白了,一個小孩子要在媽媽肚子裏待十個月才能生下來。
上完“天天讀”,第一節應該是算術課,但石老師最怕上算術課,因為算術課最鬧。他講了兩道題,突然就講起“運動”來了。他分析了當前的“階級鬥爭”形勢,也就是造反派和保皇派的形勢,然後很嚴肅地說:
“雖然勝利最終會屬於我們,屬於毛主席的無產階級革命路線。但是現在,我們還不能放鬆警惕,要在複雜的鬥爭中團結一心,站穩立場,同仇敵氣。”
桃樹噗嗤一下笑了。石老師竟然把“同仇敵愾”說成同仇敵氣了。石老師很不滿地瞪了桃樹一眼,說,嚴肅點兒。我們毛主席的紅小兵,更是要誓死保衛毛主席的革命路線,時刻提高革命警惕,絕不讓修正主義在我們身邊睡大覺。
桃樹總是在廣播裏聽到這句話,她實在搞不明白修正主義是怎麼睡大覺的?睡在哪裏?
桃樹被這個問題弄得很難受,就站起來問了石老師。
石老師,修正主義在哪裏睡大覺?
石老師怔了一下,回答說,修正主義不是一個人。
桃樹說,不是人也要睡覺嗎?是站著睡嗎?
她想起了爸爸說的,楊樹也要睡覺,是站著睡的。
底下的同學笑了起來。石老師明顯不高興了,他說,這麼簡單的問題,你都沒搞明白,平時是怎麼學習的?
桃樹更加糊塗了。既然這麼簡單,石老師為什麼不講給她聽聽?
你的毛主席語錄呢?石老師忽然問。
桃樹一看桌上沒有,連忙低頭翻書包,書包裏居然也沒有。糟糕,忘在家裏了。她結結巴巴地解釋說,我昨天默寫完語錄,忘了放回書包裏。
石老師死死盯著她。桃樹後來才學會那個成語,虎視眈眈。桃樹又說,嗯,你要求背的那兩段語錄我都會背了。調查就像十月懷胎,解決問題……
石老師打斷她:背會了就可以不帶語錄了嗎?我比你還先背會,我都每天帶著,何況今天還要學習新語錄。我們隨時都要翻開語錄指導我們的一言一行。林副主席說,毛主席著作是個寶,一天不學問題多,兩天不學就走錯路。
桃樹不吭聲,在心裏祈求石老師趕快放過她。
石老師為什麼不喜歡她?如果是艾老師,無論她問什麼問題,都會耐心回答的;就算是忘了課本,也會笑眯眯地說,真是個小迷糊,快回去拿吧。
石老師要她做檢查,她低個頭,一句話也不肯說。
石老師很沉痛地對全班同學說:同學們,毛主席語錄是指路明燈,一天不帶語錄我們都是要犯錯誤的呀。你們看桃樹同學,她已經犯了兩個錯誤了。首先,忘記帶語錄本就是一個大錯誤。第二,老師批評她她還不服氣,這就是忘記了毛主席的教導。同學們,毛主席語錄第l 3 7頁上是怎麼說的?
全班同學立即熟練地背道:虛心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學生的默契配合使石老師更來情緒了:對呀,毛主席的話千真萬確。如果桃樹同學現在還不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就會滑到資產階級那邊去,成為資產階級的接班人!你還問我修正主義在哪裏睡大覺,我看你就要成為修正主義了!還不趕緊回去拿!
桃樹隻好癟塌塌地走出教室,回家去拿。
家裏靜悄悄的,走廊也靜悄悄的。但一股煙味兒飄進了桃樹的鼻孔,她對煙味兒很敏感。誰在玩兒火?這是桃樹的第一個反應。她喊了聲媽媽,媽媽從南屋探出頭來,神情有些不自然:
你怎麼回來了?又惹什麼禍了?
桃樹說,我忘了帶語錄。
桃樹一邊說一邊往南屋鑽,媽媽在門口擋住她:語錄本不可能在這邊的,去北屋找。
桃樹從媽媽胳膊縫兒下麵,一眼瞥見地下放著他們洗澡的大白盆,盆裏在冒煙。你在燒什麼呀?桃樹問。
媽媽立即拉下臉來,不要管,趕緊拿了語錄本回學校去。桃樹想,原來媽媽天天盼她回學校去,是為了在家偷偷燒火啊。大人們也喜歡幹那些不讓孩子幹的事?
桃樹剛轉身,媽媽又叫住她,桃樹,不許跟別人說媽媽在家燒火,聽見沒有?桃樹故意問,為什麼啊?其實她心裏是知道不能說的,爸爸早交待了,不許把家裏的事情告訴別人。但她還是想讓媽媽說。媽媽想了一下說,在家燒火不安全,會被批評的。在廚房燒嗆著人家也不好。所以媽媽隻好悄悄燒。
桃樹點點頭,她去北屋拿了語錄本,出來時,看到媽媽已經把南屋的門關死了。她悄悄地貼著門縫兒聽了一下,什麼聲音都沒有。曾經有一段時間,她總覺得爸媽背著他們在屋裏幹什麼事。桃樹在心裏偷偷懷疑過,他們不會是像特務那樣在發報吧?
這個懷疑,她誰都沒說,連姐姐都沒說。說了一定會被姐姐罵的。
聽到南屋靜悄悄的,桃樹又放心又失望,沒精打采地下樓。
}h3}11}/h3}
桃樹下樓後東張西望,磨磨蹭蹭,心裏一千個不情願回到教室去。她下意識地就往垃圾箱那邊走。
桃樹有個秘密,髒兮兮的小秘密。她從來沒跟人說過,柳樹不知道,曉嵐不知道,梅子夏蕙她們都不知道,不是她藏得深,而是實在說不出口,那就是她喜歡垃圾箱。小時候爸爸逗她,說她是垃圾箱撿來的,她並沒有太大的反感。平時有事無事,她都會去垃圾箱邊上轉悠。因為垃圾箱在她眼裏就是個寶庫。有時她路過,假裝無意地瞥一眼,就會發現有亮閃閃的東西。走過去一看,一張新糖紙!或者,一個彩色彈珠!再或者,一個塑料肥皂盒!差不多每天每天,她都能在垃圾箱裏發現寶貝,雖然撿回家就會被媽媽扔掉,她還是會去撿。所以每次媽媽讓她和小朋友一起去垃圾箱去撿煤核時她都很樂意。所謂撿煤核,就是把沒有燒幹淨的煤,再撿回來燒一次。連李鐵梅都撿的,爸爸說李玉和唱的“提籃小賣拾煤渣”,就是這個意思。拾煤渣就是桃樹合理合法去垃圾箱翻檢的機會。
那個時候的垃圾箱不像現在這樣是鐵桶的,那個時候真的是木頭做的箱子,像小房子一樣大,上麵有個口,是倒垃圾的,側麵有個門,是清走垃圾的。但因為垃圾箱容量有限,更因為大家修養有限,所以大部分垃圾都倒在垃圾箱外麵,就成了垃圾堆。
垃圾堆還有個好玩兒的,就是可以抓麻雀。冬天的時候,麻雀一群群的飛到垃圾堆上找吃的,跟桃樹一樣指望著發現一點兒填填肚子。桃樹他們就拿一根小棍子支起一個破臉盤,在盆下撒點兒小米高粱什麼的,等麻雀去啄。在棍子上係根繩子,躲在垃圾箱後麵,麻雀一旦飛臨盆下,就拉繩子扣下臉盆,以期逮住麻雀。守盆待雀。不過在桃樹的記憶裏,從來沒成功過,經常是凍得手疼腳疼,也沒有一隻麻雀上當。顯然,麻雀並沒有因為寒冷就變笨了,還是很機靈的。
還沒走近,桃樹就看到了殷伯母。殷伯母又在垃圾箱邊上,手裏拿了把鍬,身邊還是有個戴紅袖套的人。那人催促說,你快點兒老老實實的把東西找出來!
桃樹知道,紅衛兵又在逼殷伯母挖“變天賬”了。
那時已經開始抄家了。院裏幾個頭頭都被抄過家了。雖然還沒有涉及到教師,但桃樹的爸爸媽媽很緊張,畢竟爸爸也是被貼了大字報的,媽媽還是“犯過錯誤的”。他們主動先抄了一遍自己的家,把角角落落搜了個遍,但凡在他們看來有危險的書、報紙以及照片圖畫等等,都一一處理掉。學院專門找了間房子,鎖上門開個小窗,讓大家自覺地把“封資修”的書刊扔進去。桃樹清楚地記得自己抱著厚厚一摞書去到那個小黑屋,幫爸爸媽媽把“紅樓夢”“水滸”“三國”“西遊記”一股腦地扔進窗戶。因為這一次的搜繳,桃樹讀到它們的時間,延遲到上大學。
盡管抄了好幾家人,也沒有聽說誰家抄出過“變天賬”或者“發報機”一類的敵特物品,這讓造反派很不甘心。恰恰這個時候,他們單元的趙小軍揭發了殷伯母,說他親眼看見殷伯母在天黑以後往垃圾堆裏埋了東西,肯定是變天賬之類的。
“她鬼鬼祟祟的,把一包東西扔到垃圾堆裏了,我在我們家窗戶上看到的。她還用腳踩了踩。”趙小軍說的很肯定。
殷伯母家境比較好,生活也很講究,不但會畫工筆畫,還會彈鋼琴。她們家的鋼琴是大院裏僅有的兩台之一,另一台是院長家的。她爸爸是大資本家,給她留了些家產,也給她留了頂帽子:“資本家的女兒”。那時候這就算是“有前科”了,逃不掉的。
已經好幾天了,殷伯母都在垃圾箱邊上站著,頭上戴頂草帽,手上拿把鐵鍬。桃樹一直喜歡殷伯母,她平時那麼愛幹淨,衣服鞋總是一塵不染,頭發也一絲不亂,和艾老師一樣清爽。現在卻天天和垃圾在一起,被蒼蠅包圍著。雖然自己喜歡去垃圾箱玩兒,殷伯母肯定不喜歡。
桃樹連忙跑過去喊:殷伯母,我來幫你吧。
殷伯母朝桃樹笑著打招呼:桃樹,你怎麼沒去學校上課?
桃樹說,我回來拿語錄本。
那個紅袖套看了一眼桃樹,問,你是附小的學生嗎?桃樹點點頭。紅袖套說,這樣,你幫我看著她,我去個廁所。桃樹連忙點頭。那個戴紅袖套的就上廁所去了。
桃樹拿起鐵鍬,起勁兒地從垃圾箱那個口子往外刨垃圾,一邊刨一邊問:殷伯母,你記清了嗎?
殷伯母問:記清什麼?
桃樹說;變天賬是扔在這兒的嗎?
殷伯母愣了一下,很難看的笑了笑:桃樹,殷伯母哪裏有變天賬啊,殷伯母什麼也沒埋,他們冤枉我的。
桃樹很吃驚。
殷伯母又說,連你都不信殷怕母了嗎?
桃樹很犯難。她當然願意相信殷伯母,希望殷伯母說的是真話。可是紅衛兵為什麼不相信她呢?到底誰是好人呢?
桃樹發愁的樣子讓殷伯母看出來了,殷伯母笑笑說,你別管了,去學校吧。他們讓我挖我就挖。挖不出來他們就相信了。
殷伯母拿過鐵鍬,讓桃樹趕緊走。桃樹為自己幫不上忙難過。
那天晚上,桃樹在北屋跟大家說了殷伯母挖垃圾的事。桃樹說,我問殷伯母記清楚沒有,埋到哪裏的。殷伯母說,怎麼,連你都不相信我了。我相信殷伯母,她肯定沒有埋變天賬。她就是扔垃圾。
但是紅衛兵不相信她,相信趙小軍。
趙小軍不服氣地說,她就是埋了的,我看到的。她還用腳踩了踩。
這個很有說服力。如果不是變天賬,不是見不得人的東西,為什麼要用腳踩一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