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道溝的一頓飯(3 / 3)

是不是應該這樣說:前進中不可避免地夾雜著退化!

話題再回到二道溝那頓飯:

在我講了上麵那些看似與這頓飯沒有多大關聯,其實是息息相關的話以後,二道溝這個中午站的分量,大概會在你的心目中變得舉足輕重了。我是想告訴今天的讀者這樣一個事實:如果沒有這頓飯或者雖然有了它卻做得不可口,不僅會影響到兵們的生存,還會關係到青藏公路這條大動脈能否通暢的問題。想想吧,誰能不吃飯?汽車兵們饑腸轆轆,雙手連扒動方向盤的力氣都快使不出來了,怎麼把那一卡車6噸半重的物資運送到西藏去?正是在這時候,二道溝兵站的戰友們到可可西裏去獵取野生動物,解決大家吃飽吃好的問題,他們不受到歡迎才是怪事呢!

有樁事一直令我不解。在我7年高原軍旅生涯中,差不多平均每年都要在二道溝兵站就餐七次八次的:可是,我和我的戰友們始終沒有吃過藏羚羊肉。這是很少見的事。那時候其它部隊包括我所在的汽車團在內,獵殺藏羚羊不計其數:那肉雖然像木渣一樣,可大家放在嘴裏還是嚼得有滋有味5餓不擇食嘛。二道溝兵站餐桌上沒有藏羚肉這個謎,我在90年代中期才解開。那時現代人已經知道了藏羚羊的特殊價值,國門也已打開,瘋狂的盜獵取者獵殺藏羚羊,偷偷摸摸地運到國際市場上去換取美元。越是這樣,我就越想弄清楚二道溝兵站當年為什麼不槍殺藏羚羊這個奧秘。

我是在一次與這個問題毫無關係的采訪中,無意間得到了答案。我采訪的是一位老高原,他已經70多歲了,我們那次談話後的第二年,他就走完了人生的旅途。但是,我們的對話留在了我的米訪本上——

首長,您好:你吃過二道溝兵站的飯嗎?

二道溝,不就是風火山裏那個中午站嗎?野蔥爆羊肉,吃過,很香。現在回想起來好像還能聞到那香味。快40年了!

還有紅燒兔肉,也是很受大家歡迎的。就因了這些野味,這個兵站名揚青藏線。

沒錯,這個坐落在霍霍西裏的中午站,是青藏線上數一數二的模範兵站。你知道霍霍西裏是什麼意思嗎?

知道:它在蒙語裏是“美麗的少女”的意思。

對,美麗的少女;那個年代霍霍西裏哪兒有少女?更談不上美麗的少女了。那是女人不去的地方。當時大家倒是送給它一個美譽,稱二道溝兵站是風火山上的雪蓮花。雪蓮花還不美嗎?美麗的很!比少女還要美麗!

可是,它也有美中不足。首長,你還能記得嗎?二道溝兵站的野味裏沒有藏羚羊肉。按說他們住在可可西裏,那裏有的是藏羚羊呀!

年輕人,這個你就不懂了e說起來怪有趣的,不過信不信由你。當時二道溝兵站旁邊的山坡上,臨時落戶了一位從藏北來的雲遊喇嘛,他是堅決反對殺生的,說他就是為了保護霍霍西裏的野生動物而來的。可是他也知道,大家要填飽肚子,不打獵物是無法活下去的。他便退讓了一步說,藏羚羊是上蒼派到人間的神靈,是天下動物之主,萬萬不可傷害它們。就這樣,二道溝兵站的領導給喇嘛承諾,打獵時絕不傷害藏羚羊。

噢!原來是這樣!

本來就心濤激蕩的我聽了老高原這番話,心情更是無法平靜了,世間的事真是太複雜了:雲遊喇嘛的話是否有道理,顯然今天已經沒有必要論證了。但是當年二道溝兵站按他“傳旨”拯救了許多藏羚羊,這是千真萬確的事。我們應該感謝那位喇嘛,也應該感謝按照那位喇嘛旨意辦事,不傷害藏羚羊的二道溝兵站的官兵們。別的事情我實在不想去爭辯了,比如:他們是迷信還是科學,是無知還是智慧。已經過去了的事,就讓它定格吧。

這是我一貫的思想和做法:遇到眾說紛紜、是是非非的場合,我總會尋找安靜的一隅暫時躲起來,沉靜地梳理思緒;在幾乎每天都有標新立異的事物湧現的當今,我並不輕易拋棄,總是願意保留一些被有些人認為是已經過時的觀念,並執著地固守著;平日裏,我認為沒有必要非要等有了錢的時候再去快樂。快樂就是要快一點樂。屋裏沒有陽光,我就到外麵廣場上的太陽下去燦爛。

就在我寫這篇文章的時候,當天來的《格爾木報》報道:近期黑市藏羚羊皮張價格再高攀升,盜獵分子在巨額非法利益的驅動下,鋌而走險,瘋狂活動……

我還是懷念二道溝兵站那頓沒有藏羚羊肉的飯菜!

(原載2004年5期《黃河文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