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載於《至愛》
一個經常撒謊的人,品德是有問題的,可是如果一個人堅持一個善意的謊言,卻是至善的。愛就是這樣微妙,瞬間把人分出三六九等。
“唐僧肉”緣何熱賣
文|彼岸花香
有的人覺得能夠舍身,能夠用犧牲來對人類表示深切而毫無私心的同情,是一種快樂。
——羅曼·羅蘭
在陝西商洛市區文衛路的商業街上,賣水果的店鋪很多。但近兩個月以來,其他店“門前冷落”,一家掛著“唐僧柚水果屋”店牌的水果店,則門庭若市,需排隊購買。莫非“唐僧”二字抓人眼球?這麼新穎別致的店名又是怎麼取的呢?
說起這事兒,老板賴正波樂不可支:“歪打正著。”老板娘邱榮芝正色道:“日行一善,財神撞頭。”
夫婦二人來自四川德陽,是地地道道的農民,家裏種了三畝地的柚子,年產五千多千克。每到柚子收獲時節,他們就開車來商洛賣柚子,一天能賣三四百斤。如今,物價上漲,孩子一年大似一年,花銷多了起來。他們本打算今年收購些鄰家的柚子多掙些錢,怎奈競爭激烈,沒敢貿然進貨。
兩個月前的一天,賴正波、邱榮芝夫婦車前來了一個孩子,孩子對邱榮芝說:“阿姨,我沒錢,我要買唐僧柚。”話音剛落,孩子“哇”地大聲哭起來。邱榮芝被搞得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他們倆都是熱心腸,平常老人孩子來買柚子,往往打折銷售,附近人都知道。這個孩子沒錢,送他個柚子也沒什麼,但讓她上哪去找唐僧柚?見孩子哭得傷心,顧不了那麼多,她把孩子摟到身邊哄。過了好一會兒,孩子才平靜下來。邱榮芝細心詢問了解到,這個六歲的孩子叫小文,父母早逝,他唯一的親人爺爺得了癌症。聽班裏同學說爺爺快死了,小文嚇壞了,爺爺安慰他說:“乖孫子別哭,西遊記裏不是說了嗎,吃了唐僧yòu(肉)能長生不老,爺爺吃了唐僧yòu(肉)就好了。”就這樣,小文出來買唐僧柚,可是跑了很多家店都沒買到,有人還罵他是傻子,孩子感到很委屈。
邱榮芝明白了,老人想用善意的謊言安慰孫子,可孩子當真了。這可怎麼辦?她求助地望向丈夫,賴正波苦笑著搖了搖頭。忽然,他一拍大腿:“老婆,你不是會畫畫嗎?在柚子上畫個唐僧不就成唐僧柚了嗎?”邱榮芝一聽,樂了,挑了個大個柚子,拿出記賬用的水筆畫起來。也就20分鍾的樣子,唐僧躍然柚子上。她遞給小文:“回去吧孩子,爺爺吃完就好了。”小文欣喜不已,抱著柚子回家了。閑來無事,邱榮芝又在柚子上畫了唐僧的三個徒弟。顧客見了喜歡得不得了,很快被買走了。邱榮芝來了精神,沒人的時候就畫個不停。
讓這對夫婦做夢也想不到的事發生了:一個星期後,小文帶著爺爺來感謝他們,因為吃了他們的唐僧柚,爺爺的病好了——癌症是誤診。小文爺爺真誠地感謝好心人帶來的吉祥,並出主意,他們的柚子就叫唐僧柚,肯定能促進銷售。
經小文爺爺宣傳,整條街都知道了“唐僧柚”的故事。人們好奇邱榮芝的唐僧畫,感動於她的善舉,紛紛來買柚子。後來,晚報記者也知道了,專門對此做了報道。這無疑給賴正波、邱榮芝做了免費的廣告,來的人更多了。
小文爺爺得知附近有個店麵招租,介紹他們進駐,並送上“唐僧柚水果屋”牌匾。這樣一來,小兩口如魚得水:賴正波回鄉收購了許多柚子做主打,還進了其他水果,多種經營。邱榮芝買來簽字筆和畫筆專事繪畫。她的柚子畫經顧客需要,拓寬了範圍:十二生肖、十二金釵、喜羊羊、米老鼠等動畫形象,都成了她筆下的內容。善良的她沒有水漲船高,畫了畫的柚子,還和原來一樣三塊錢一斤。這讓顧客歡喜不已,往往兩個三個地買,柚子銷量大增。如今,賴正波和邱榮芝累並快樂著,因為他們水果店僅柚子銷量已是往年的兩倍。
邱榮芝這個一天專業美術學堂都沒進過的農家女,卻也將各種形象畫得栩栩如生、活靈活現,簡直不可思議。或許正如她所言,“日行善事,財神撞頭”?
天道酬善,愛心是最好的創意,善行是最給力的營銷技巧。
原載於《中學生時代》
有些創意是在愛中靈光一現的,有些財富,也是愛無意間促成的。一個小小的舉動,就可以讓別人溫暖起來,何樂而不為呢?
無法治愈的孤獨
文|安寧
小孩用眼淚來命令,如不被接受就故意傷害自己。年輕的女人用自負心來虐待自己。
——司湯達
是秋天的傍晚,很涼,在陽台的燈光下坐著看書,突然傳來一聲小孩子撕心裂肺般的哭喊,反反複複地,隻有一句話:媽媽不要我了!媽媽不要我了!
防盜門“砰”地一下關上,對麵的樓道裏,便有冰冷的高跟鞋的聲音,哢哢地朝半空裏去。那樣的無情,隻有在俗世之中,變得粗糙硬冷的一顆心才會生出。那個絕望的小孩,依然在風裏哭喊,可是沒有人回應他的孤單。小區裏的人,隻當是一個孩子任性、頑劣,覺得這樣的冷淡,不過是對他的懲戒,所以便不足為奇。看了他一眼,便從他的身旁像涼風一樣經過。
我知道小孩子的哭聲,終究會在無人理睬中,漸漸消散下去,猶如一縷青煙,消散在靜寂無聲的暮色裏。所以我也無須從窗口探出頭去,看他怎樣自己擦幹了眼淚,在防盜門旁猶豫良久,終於還是抬起手來按下自家的門鈴。
這是無路可走的孩子,唯一可以去的地方。或許家中有父母的嗬斥、責罵,或許單親的母親會拿他撒氣,或許飯桌上隻剩下殘羹冷炙,可是他無錢可以流浪,除了回歸並隱匿內心深處的孤獨,他別無他法。
又想起另外一個小孩,跟母親並肩行走時,不知是因了一句什麼話,發生爭吵。母親憤怒之下,便破口大罵了他。他在眾目睽睽中,沒有爭執,也沒有放聲大哭,而是突然停止了走路,無聲無息地蹲下身去。昏黃的路燈下,我看不見他的臉,不知道他是否有眼淚滑落下來。但我猜測,他是沒有淚的。他的心裏,一片冷寂悲傷,猶如蒼茫大雪中一隻尋不到方向的飛鳥,找不到溫暖的家園。甚至,連一株可以憩息的枯枝也沒有。我走得很遠了,還看到那個孩子蹲踞在水泥地上,孤獨成一團黑色的影子。就像很多年前,因為被父親責打,逃出家門,在荒野的草叢中站到露水打濕鞋子的我。
成人常常以為,不會有衣食憂懼的孩子,內心最為單純快樂,所以孤單、絕望、無助、惶恐這樣的詞彙與他們毫不相幹;不過是三句哄騙,兩粒糖果,便可以將他們收買,重綻歡顏。可是,卻無人能夠懂得,當他們被成人冷落、打罵,甚至趕出家門之時,心內鋪天蓋地的憂傷,幾乎可以將弱小到無力對抗世界的他們徹底地淹沒。
成人可以用金錢、物欲、情愛來填補席卷而來的孤獨,可是那些哭泣的小孩,卻隻能任由孤獨裹挾著他,猶如一艘在大浪之中,顛簸向前的小舟。隻有心靈始終純淨不曾沾染塵埃的成人,方能在他們猶如小貓、小狗一樣無助的眼神裏讀出他們內心的惶恐。
行走在人際疏離的城市之中,很少會遇到兒時在鄉村裏,大人當眾責打孩子,被一群鄉鄰阻攔的熱鬧。更多的時候,這樣的責打改在了隱秘的家中,不相往來的鄰居或對麵高樓上的陌客,隻能透過窗戶,聽一聽那個被家人孤立的小孩,嚶嚶地哭泣,或者絕望地嘶喊。
世界上最深的孤獨,藏在一隻流浪狗血流不止的傷口上,一頭失去孩子的駱駝的凝視之中,一隻被獵人捕獲的野狼的驚懼裏。還有,一個在城市裏走失的孩子的惶恐中。
這樣的孤獨,隱匿在弱小的生命之中,除了時光給予它用來自我護佑的粗糲外殼,無人可以拯救,亦無藥可以治愈。
原載於《北京青年》
有些傷害是一輩子的,那些看似不以為意的舉動,卻在孩子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那時的他們,是不是覺得,整個世界都嫌棄自己?
把左手給你,右手也給你
文|芳心
應該尊重彼此間的相互幫助,這在社會生活中是必不可少的。
——高爾基
她是我的QQ好友。
她在QQ上對我說:她是一個被父母寵大的女孩。在家裏什麼活都不幹,飯來張口,衣來伸手。我說:一個女孩子可不能這樣懶惰,將來會嫁不出去的。她說:不怕,如果遇到真心愛她的人,會包容她的一切缺點。我說:你真是個任性的女孩。
她說:在學校裏,老師、同學們都很寵愛她,同桌會在上課前幫她把課本準備好,這還不算,上課的時候還要幫助她掀開作業本,把鉛筆遞給她。我說:你為什麼不學著自立?她說:我願意接受別人的幫助,接受別人的幫助我很快樂,別人也很快樂。我說:你真是個恃寵而驕的女孩,離開了別人,你可怎麼生活?她發過來一個大笑的表情,又發來一個害羞的表情。她說:她的身邊滿滿都是愛她的人,才會把她寵得這般懶惰。我說:雄鷹不離開地麵,永遠飛不上藍天,你不離開別人的幫助,永遠學不會獨立和堅強。
良久,她發過來一行字:是他們自願把左手給我,把右手也給我的。我搖搖頭,發過去一個微笑的表情。除了微笑,我還能再說什麼呢?
好久不曾聯係。我不喜歡跟這樣一個遊手好閑的女孩做朋友。
那天上QQ,看到她的留言:今天我生日,十點左右,同學們會為我在網上過生日,到時候我會發照片給您,讓您看看我什麼樣子,您願意為我祝福嗎?我回複:好!
馬上到十點,端坐電腦前,等待為她祝福,雖然她不是我喜歡的女孩,但我還是願意為她送上生日的祝福的。
對話框中她的信息閃起來,我趕忙打開,是她,她發給我一張照片,是一個女孩大大的燦爛的笑臉,笑臉占據了整個畫麵:“嗨,您好,謝謝阿姨專門守在電腦前為我祝福。您說得對,我一直是個任性的女孩,今天我18歲了,過了今天,我不會再任性了,我要像阿姨說的那樣,做一個自強自立的女孩。”她的笑容那樣甜美,讓我忘記了對她的討厭。我在對話框裏打下一行字:真誠祝你生日快樂!希望你的明天不會再是一味的依賴。
她謝過我之後,說出去和同學吃飯,便下線了。
又是長久的時間不聯係。
那天我看她QQ空間有更新,就點了進去,空間裏有一段視頻,點開,我驚呆了:畫麵中的女孩正是照片上的她!她用腳指頭夾著筆,在本子上寫下一行行字,一道道題,甚至畫下一幅幅畫……接下來是她上公交車的畫麵。小小的一段距離,卻是她“登天”的障礙,她是那樣矮小,以至於不能一抬腿就能跨到公交車上去。她使足了力氣,終於上了公交車。那一刻,我有想為她鼓掌的衝動。
視頻最後有一段話:如果你在街頭遇到她,請別幫助她,因為她想成為一個獨立自主的女孩!
我心潮澎湃,在視頻下寫下留言:如果在街頭遇到你,我一定要幫你!一定要幫你!我願意幫你!我眼含熱淚,鄭重地敲下我的心聲:我願意和你的親人、朋友、同學、老師一樣,把左手給你,把右手也給你——這個天生沒有雙臂、身高不足一米的女孩!
原載於《北京青年》
有些人是不幸的,身體殘缺,行動不便。可是同時也是幸運的,有那麼多好心的人願意幫助她。感動我的,不是那些好心的人,感動我的,是她那麼艱難還想要獨立。
一輛舊輪椅的愛心之旅
文|小佟探花
心心相印的人,在悲哀之中必然會發出同情的共鳴。
——莎士比亞
晌午時分,“天南地北”QQ群裏出現了短暫的靜謐。
突然,網友“河南雷哥”拋出了一條信息:有一位河南南陽的殘疾朋友,她的輪椅壞掉了,已經躺在床上一周了,哪位朋友家裏有不用的舊輪椅可以捐獻?“河南雷哥”是一位重殘人士,但他熱愛公益,自建了一個公益網站。
就像一顆石子拋進了平靜的湖麵,QQ群裏立刻泛起了漣漪。
一會兒,網友“吐魯番老姐”頭像閃動:“我家倒是有一輛,八成新,是我曾經中風的公公去世後留下的,我可以捐獻給那位殘疾朋友。但是我家庭困難,出不起托運費。”
網友“廣西閑人”立即接話:“從新疆吐魯番托運到河南南陽,光托運費恐怕就夠買一輛新輪椅了。”
群裏出現了短暫的沉默,大家似乎在思索什麼。
“不如我們來個輪椅運輸接力吧?”網友“烏魯木齊主婦”提議道。
“怎麼個運輸接力法?你說明白點。”立刻有人附和。
“大家一定都知道‘接力賽跑’吧?我們分段多人次把輪椅從吐魯番運到河南,一路向東一棒一棒傳遞下去,直到把輪椅運送到河南那位朋友家中。”提議者解釋。
“真是個好辦法!”QQ群裏讚聲一片。
“烏魯木齊主婦”接著說:“我老公明天一早要去甘肅蘭州送貨,我們可以取道吐魯番接過第一棒把輪椅帶到蘭州,大概兩天後到達蘭州,看看群裏有沒有蘭州的朋友,願意接著走下一程?”
“烏魯木齊主婦”話音剛落,網友“蘭州小馬”立刻接過話茬:“我是蘭州人,三天後要去西安出差,我可以接過第二棒把輪椅帶到西安。‘烏魯木齊主婦’,一會兒我把我的電話號碼發給你,你們到達蘭州時給我打電話,我去接輪椅。”
群裏的討論頓時熱烈起來,輪椅離目的地又近了一步。那位臥床的殘疾朋友收到輪椅指日可待。可誰知道輪椅的運送接力在西安站卡了殼。盡管大家都在群裏熱情地呼喚下一棒:“有西安的網友接過愛心輪椅運送接力棒嗎?”但是很長時間,沒有人回應。
就在大家預感此次輪椅運送接力要失敗的時候,晚上9點,網友“西安阿寶”上線回複:“抱歉,我白天沒有在線,晚上上線時才看了大家發布的信息,深受感動。我們一家人正好準備開車去河南南陽探親,我們可以接過第三棒把輪椅直接帶到南陽。‘蘭州小馬’,我已經把我的電話號碼發到你的QQ上了,你到達西安時可以給我打電話,我去取輪椅。”
網友“西安阿寶”又問:“‘河南雷哥’,你可以把那位殘疾朋友的家庭地址告訴我嗎?我們可以開車把輪椅直接送到她的家裏。”
網友“河南雷哥”感激地回複:“謝謝‘西安阿寶’!那位殘疾朋友的家不在市區,在一個鎮,你初來乍到不熟悉道路,我再另找一位南陽當地的網友去你那裏接輪椅,再送到那位殘疾朋友家裏吧……”
這時,一位自稱是“南陽的哥”的網友立刻出來毛遂自薦:“南陽市轄區的各鄉鎮村屯我最熟悉了,就把這個光榮任務交給我吧!”
一周後,網友“河南雷哥”在群裏發出一張照片,那位殘疾朋友坐在愛心輪椅上,一臉開心的笑容。身後站著接過“輪椅接力”最後一棒的好心網友“南陽的哥”。
QQ群裏的愛心接力,一輛舊輪椅的愛心旅程,讓我們真切地感受到了這世界處處充滿愛。
原載於《品讀》
愛心需要傳遞,才會發出更為耀眼的光芒。當愛心滾動起來的時候,社會就是一片溫暖的海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