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把美麗移進心裏(3 / 3)

原載於《格言》

人在做,天在看。一個人做了錯事,必將受到靈魂的譴責,其實,是過不好的,即使遠離那些被欺騙的人,可是心裏怎麼能安穩呢。

為失敗做好準備

文|文小聖

沒有十全十美,也沒有人不可或缺,每個人都有這種或那種弱點。當他失敗時,這種弱點將會緩解他的沉痛之情。

——拉布呂耳爾

1944年6月6日,對於反法西斯戰爭來說,這一天有著重要的曆史意義,值得人們永遠銘記。

就在這一天,反法西斯盟軍在諾曼底登陸,他們史無前例的“霸王行動”,徹底改變了“二戰”戰場的整體形勢,加速了法西斯的失敗。

戰鬥開始之前,盟軍最高司令艾森豪威爾充滿激情地對士兵進行“反攻動員令”演講:“聯合國在正麵戰場上對德軍予以了迎頭痛擊,德軍的空中力量和陸上戰鬥能力都被我們嚴重削弱;我們的後方彈藥充足、武器精良、部署得當、力量強盛。潮流已經逆轉,全世界自由的人們正在一起向勝利邁進。我對你們的勇敢、責任心和作戰技巧充滿了信心,我們迎接的隻會是徹底的勝利!”

所有士兵的血液都沸騰了,他們緊握著拳頭,高舉著手,歡呼聲不斷。他們堅定了必勝的信心,決定勇往直前地去奪取勝利,去建立戰功。

這一戰,反法西斯盟軍果然大獲全勝,徹底扭轉了反法西斯戰爭的不利局麵。士兵們也都覺得這場勝利是理所當然的,因為他們對艾森豪威爾充滿了信心。

其實,誰又知道,除了“反攻動員令”的那份演講,艾森豪威爾私下裏還準備了另一份聲明——那是為行動失敗而準備的。因為盡管當時盟軍對這次行動進行了長時間的周密計劃,但麵臨的困難也是非常巨大的。

戰鬥開始之前,所有知道該計劃的人都繃緊了神經——因為這一戰的規模之大和對軍力的投入之巨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可以說是“孤注一擲”。與法西斯的鬥爭,成敗在此一戰!

盡管大家都期盼著反法西斯盟軍盡快取得大規模的勝利,盡快結束這令人們陷入巨大災難的世界性戰爭,但大家對法西斯軍隊的實力不敢小覷,時任英國首相的丘吉爾對行動能否成功也表示懷疑。

實際上,艾森豪威爾也無法保證行動能否獲得成功。就在反攻動員的前一天晚上,艾森豪威爾獨自坐在桌前,在一張紙上寫道:“我們在瑟堡至勒阿弗爾的登陸行動未能取得立足點,我已經撤回了部隊。我決定在這個時候攻擊這個地方是基於獲得的最好情報。登陸部隊、空軍和海軍都非常英勇並且願意獻身於他們擔負的任務。如果要責備這次行動或任何人,請責備我。”

幸運的是,這份失敗聲明並沒有用上。

誰能保證自己百分之百成功呢?許多事情即使我們有一定的把握,卻難保不會失敗。很多時候,我們都隻是為成功做好充分的準備,腦子裏想象的全是成功後的收獲和喜悅,但假如失敗了怎麼辦?因此,無論做什麼事情,我們一定要想好退路,未雨綢繆,在認識到有利因素的同時,也要對失敗做好充足的準備;一旦失敗,在勇於承擔責任的同時,馬上另辟蹊徑。

為失敗做好準備,正是為下一步的成功鋪好基石。

原載於《做人與處世》

我們經常習慣為成功做準備,卻不怎麼考慮為失敗做準備。其實這是很有必要的,為失敗做準備,目的是為了更好地規避風險,當失敗真正來臨的時候才不至於那麼手足無措。

別把憤怒帶回家

文|王曉宇

能控製好自己情緒的人,比能拿下一座城池的將軍更偉大。

——拿破侖

傍晚下班時間,大街上車流滾滾,一輛接一輛,卻慢如蝸牛。

大趙夾雜在車流中,心急如焚,可能是中午吃的東西不幹淨的緣故,這會兒肚子疼痛難忍,偏偏車被十字路口的紅燈擋住了,過了好幾分鍾,車子仍然被擋在那兒不動,大趙心中有些生氣。自從買了這車,天天有很多時間都耗在路上,久而久之,便患了“路怒症”,隻要一堵車,他就會像彈簧一樣跳起來,鼻子眼都礙事,怒氣像著了火一樣,從心頭冒出來。

原來前麵的兩輛車發生了輕微的“親密接觸”,車主互不相讓,發生了口角,所以後麵的車堵得像長龍一般,好不容易警察趕來了,才把糾纏不休的兩個人分開。大趙舒了一口氣,趕緊打道回府,誰知到了家門口,自己的車位又不知被哪個臨時停車的占住了,他情急之中,把車子停在花壇邊,趕緊回家去WC。

剛剛打開家門,兒子衝過來,撲到他的懷裏說:“爸爸、爸爸,早晨我讓你買的奧特曼,你給我買了嗎?”大趙說:“乖兒子,爸爸忘了,明天再給你買。”孩子不幹了,“哇”的一聲哭了,一邊哭一邊嚷:“爸爸騙人,爸爸是壞蛋。”

一直急於去WC的大趙,至此,壞情緒終於被全麵引爆了,他怒不可遏,大罵:“這是什麼破路,這是什麼破車,這是什麼破家,還讓不讓人活了?”

孩子哭得更凶了,大趙的愛人以為他打孩子了,從另一間屋子裏衝出來,指著大趙嚷嚷:“嫌破車不好你別開啊!嫌破家不好你別回來啊!嫌孩子不好你把他扔了啊!”

至此,好好一個周末,以為全家三口可以聚在一起,加兩個菜,吃個輕鬆舒適的晚餐,結果全被破壞掉了,兩個人來言去語,吵得翻了天了。

大趙的妻子本來心裏就堵得慌,她在公司裏生了氣,和同事鬧別扭,上司偏袒,心裏有氣,像被搖晃了的可樂瓶,結果大趙回家,把憤怒的壞情緒帶回家,點燃了她這隻待爆的汽油桶。

原本一個輕鬆愉快的周末,結果孩子哭,老婆叫,大趙憤怒到想跳樓,一個家亂成了一鍋粥,這日子還怎麼過?

生活像一個萬花筒,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一些開心或不開心的事兒,遇到不開心的事兒,心中難免會抑鬱憤怒,可是回家時,把在外麵遇到的不開心的事兒或者憤怒帶回家中,那種場景,你自己都會想象出來。

任何人都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任何人都會有不開心不快樂的時候,這種時候,最好的辦法就是自己克製一下,忍耐一下,別把壞情緒傳染給別人,別做引爆家庭戰爭的凶手。

家是一個溫暖的港灣,我們每天都要在這個港灣裏休養生息。家裏的人都是我們最親的人,每天我們都要和家裏人在一起。

每天回家前,把煩惱、鬱悶、憤怒、所有不開心的事、所有的壞情趣,全部丟開拋過打掃幹淨,調整好情緒然後再回家,因為你把家裏人弄得不開心時,你自己會更不開心。

帶上好心情回家,美好的生活需要大家一起去創造。

原載於《智慧背囊》

每個人都有壞脾氣的一麵。工作不順利,戀愛不順利,就把這種糟糕的情緒帶到家裏,傳遞給每一個人。這是不好的,一個環境裏就該有一個環境裏需要做的事,不要把壞情緒帶回家。

把美麗移進心裏

文|沈嶽明

最慘的破產就是喪失自己的熱情。

——阿諾德

在一位攝影家朋友處看到了不少美麗的圖片,特別是有一張,正在讓我驚訝不知是哪國的何種建築時,朋友告訴我,那隻不過是咱們家鄉隨處可見的一個廢棄的喜鵲窩而已。我帶著疑惑仔細看時,還真是喜鵲窩。

一個破敗的鳥窩,竟然被拍成了如此“宏偉”的建築,實在令人驚歎。還有一張圖片,我反複研究,也說不出拍的是世界上哪個大峽穀,隻是深深地被那份幽深和神秘所傾倒。朋友卻告訴我,他拍的是一塊幹牛糞。一塊幹牛糞,置於路邊,路過它身邊的人,可能連看一眼的欲望都沒有,可是卻被攝影家拍出了它無比美麗的一麵。

還有許多平凡甚至是醜陋的東西,都被他拍出了特別的效果,可以說不俗,或者說美麗。我不解地問他是怎麼做到的,他說,隻要心存美麗,以美麗的眼光去看世界,那麼世界上所有的東西,就都是美麗的。

想起一個人。她是我多年前供職的雜誌社的副主編。70多歲的人了,無論走到哪裏,都讓人覺得非常美麗,不管是穿著、談話,還是行動。那種由內而外的美,總是讓人由衷地欣賞、讚歎。

有人大膽地開她的玩笑,說:“您年輕時一定是個大美人。”她毫不介意地,甚至是俏皮地笑著反問:“難道我現在就不美了嗎?”人們都開心地笑了起來,說:“美,比年輕時更美!”她不僅人美,隻要與她在一起,周圍的人都會覺得自己也一樣很美,就連氣氛也是美的。

有記者隨機采訪她:“每個人都會隨著年齡而衰老,所以美麗不再,您為何能做到長久地保持自己的美麗呢?”她說:“因為我把美麗從臉上移進了心裏。”

這就是為何有些人不管變得多麼衰老依然不失他們的美麗了,原來,他們將美麗從臉上移進了心裏。有一顆年輕美麗的心,遠比年輕美麗的容貌重要。隻要人人心存美麗,世界也就會變得更美麗。

原載於《文苑》

容顏的蒼老是擋不住的,歲月是把殺豬刀。可是心態是可以永葆青春的。你的心還依然年輕嗎?

假幣變真鈔

文|顧文顯

言無常信,行無常貞,唯利所在,無所不傾,若是則可謂小人矣。

——荀子

退休工人於老大正趴在小桌上寫稿子想賺稿費呢,他的老伴興衝衝跑進來說:“老於,你還罵我,看這是什麼?”於老大抬起頭一看,老伴手裏拿著一大把票子,他不知哪的事呀,直愣愣地看著對方。老伴笑著說:“那張假錢,讓我花出去啦,看你還罵我笨不!”老大一愣,反問道:“怎麼回事?你說。”“我越想越窩囊,腦子一轉彎,他們熊我,我就不會熊他們?我上了一輛中客,嘿,買1元錢的票,找回來99元。”於老大一聽,頓時黑了臉:“你混蛋!咱們已經吃人家坑了,怎麼還好再坑別人!”老伴讓他罵得不敢吭聲,心想,我上當你罵我笨;我補救了,你又罵我混蛋,這老婆還怎麼當。她退到灶間悄悄地抹眼淚。

事情是這樣的:老於單位裁員,他下了崗。老伴早就沒了工作,更是無生活來源。為生活,她隻好批點幹菜到市場上賣,多少折騰賺個油鹽錢。可是,老伴沒經驗,在市場上忙活一天,到天黑帶回來一張假幣,氣得於老大連聲罵她不中用。沒想到老伴挨了罵,又拿假幣去害了別人,於老大能不生氣嗎。

於老大越想越窩火,他這人脾氣暴,一賭氣躺到炕上,晚飯不吃啦。

老伴左哄右勸,於老大就是不吃飯。她能不心疼嗎,想想也是,窮死也不該再坑別人,她就說:“老頭子,你也別上火啦,這錢能還給人家:我坐那車時記住車號啦,尾數是3544,跟咱路口電話廳號碼一樣,當時我就覺得一定有好運氣,花出假錢時,我還仔細端詳賣票的小媳婦,心裏話,你要是給車主打工的,這錢可就坐蠟啦。老實說,我心裏也一直膽突突地,我這就領你堵那車去。”

聽了這話,老於這才爬起來,飯還是不吃,跟著老伴來到大街上,站了兩個小時,到底讓他堵著了尾數是3544的那輛中客,車上可不就是那位女售票員。

於老伴紅著臉遞過去一遝子錢,對那女售票員說:“閨女,你看我這老臉沒場放啦,我家老頭子弄張假錢,我把它花給了你,我得還你,雖然錢零碎一點兒,這可是真的。”

一句話把女售票員說愣啦。“大媽,您說啥?我倒是記得仿佛有這麼個老太太拿張百元票坐過這車,可那錢我細看過,沒錯呀。”老太太說:“你看得太多,難免有馬虎的時候,不過我可不能坑你,也絕不讓你再坑別人,那假錢你得還我。”

售票員感動得盯住老兩口看了又看:“真是兩位善良的好老人。這車不幹啦,幫您二老查找假錢去。”原來這車是她自己的,開車的是她丈夫,她講了當然算。車子掉頭開往江邊。

去江邊做啥?女售票員記得清楚,她總共收了8張大票,都交給朋友買皮衣去啦。馬上去討,錢沒出手,也許來得及。她領老兩口很快找到那位賣衣服的朋友,說明情況。那朋友也很感動:“您二老這樣做太對啦,這假幣真害死個人,它擾亂市場,把不少人的思想都扭曲了。哎,我數錢時認真看過來著,那些大票裏沒假幣呀?”她把那遝錢找出來:“大媽,您細看,哪張是?”

老太太找了半天,確實沒有。也很奇怪:“莫不是當初看花了眼?”

“瞎說。那假錢能認出來的,咱樓下小賣店不是也幫著看來著?”於老大扒拉了那些錢後也直了眼:“不對呀,閨女,你是不是搞錯啦,那假錢我可絕對認得。”

賣衣服的女子一拍大腿:“糟啦,我可能要丟大人,趕緊補救。二老還得跟我跑一趟,做個證,別讓老師誤認為我們做生意的人見錢壞良心。”她不由分說,拉上大家就走。

原來,那小販接到售票員的錢,剛回家,兒子在家噘嘴:“給你傳呼怎麼老是不回?學校號召同學們捐款支援災區,大家都捐了,隻剩下我自己,多丟人!”小販連忙哄兒子:“媽事多,沒聽到摳機響。這樣吧,咱捐100元夠不夠?”她就是從這些錢裏抽出一張百元大票。兒子歡天喜地,接過錢,立馬到老師家補捐去啦。

“老師若是發現捐的是假幣,那對我們孩子、對我們做生意的會是什麼印象!”小販急得臉通紅。

到了老師家。老師也奇怪:“這張錢我看啦,不是假的!”她把錢遞到老兩口麵前:“您二老看,學生還沒走,我家就這一張錢,白天捐的都送儲蓄所暫存了。”

幾雙眼大的瞪小的:這張錢也是真幣!

果然出鬼啦?於老大抓耳撓腮,半天,一拍大腿:“跑不了,是他幹的!老師閨女,假幣案子破啦,他即使想賴賬也沒門!”

於老大年紀大不假,可是他搞文學的年頭短,就認了位年輕作家小高為師。這小高老師時常到老於家輔導他,也覺得老於生活底子很厚,聽他嘮嗑挺有收獲,經常謙虛道:“切磋,互補。”老伴不在家,小高可不來過一次嘛,看老於正生氣,問明情況,討過那假幣看了看,沒說什麼,又給夾回那本雜誌裏了。二人談了一會文學,對方突然要喝點酒,老於笨手笨腳去切了點鹹菜。肯定他乘這功夫,把假幣換了去……“他這是看我們老兩口日子艱難,又擔心我們為此事總吵架,才故意偷換走的……”老於頭不住地晃頭。

女教師聽著,竟然被這故事深深地打動了。她說什麼也要陪著老兩口一道去破這個假幣案,說是要把這故事講給她的同學聽,這高尚的品格和高尚的友誼,本身就是一個絕好的教材!

找假錢的人越聚越多,找到那小夥子的“家”,原來是藝術館的辦公室。人家剛轉到這單位不久,清水衙門,還沒分到房呢。

老於說:“小高老師這人,他不會承認偷換了假錢,我得智取。不信你們瞧。”

見了麵,老於問:“小高老師,你是不是換走我的假幣啦?”

“那錢,我不是還給您了嘛。”小高果然矢口否認。

“不對,你看過後,再沒有別人到過我家,我有數的。”

“於大叔,我真的還給您啦,您肯定是喝多酒記串了。”

“哎呀,小高老師,你可坑了我啦。我那張假幣非同一般,今天我才知道,它有收藏意義呢,人家給我2500元要收購……”

“這……”小高臉立刻漲得通紅,他從一本雜誌裏找出一張大票,雙手遞到二老大麵前:“於大叔,我確實不了解這裏麵的實情……可是,即使有人要買您的,也一定要搞清楚他是不是真的收藏,我覺得收藏假幣也未必合法。”

於老大接過假幣,看了一眼背麵,哈哈大笑:“是它。我怕它再害人,特意在背麵做了個作廢的記號……”

一直躲在後麵不語的女教師在身後開口啦:“小高……”她進門時用圍巾遮住臉,這回掀開,露出真麵目。

“怎麼是你?”小高也愣了。

女教師對大家說:“這事也不算丟人,我實說了吧。今年春天,有熱心同事給我倆介紹做朋友,見了幾次麵,我嫌他話不多,談著談著老是溜號,當老師的,頂不喜歡思想溜號的人,我覺得他有些呆氣,就提出中斷朋友關係。沒想到,小高有這麼好的心腸……你能原諒我嗎?

小高瞅瞅這個,看看那個,越看越糊塗:“到底怎麼啦?”

於老大心裏可明白:“怎麼啦?你害我折騰了半夜,差點沒餓死老夫……不行,大家得陪我喝一盅去,明天還要為倆人的事慶賀慶賀,一個也不興推辭!”

原載於《小小說選刊》

作為社會上的一份子,我們每個人都有責任在假幣麵前說不。抵製假貨,讓生活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