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用幽默挺過艱難的日子(3 / 3)

1999年,成傑17歲,剛讀初中。那一年,父親生病了,家裏陡然少了一個主勞動力,家裏的經濟狀況也不能讓他繼續上學。他含著淚水主動輟學了,他要代替父親成為家裏主勞動力。

他開始了沒日沒夜地在田間地頭勞作,酷烈的日頭將他的皮膚曬得黝黑。白天,他埋著頭默默地扛鍬揮鋤,與農田裏許許多多的村裏人一樣汗濕衣裳。然而夜深人靜的時候,他常常睡不著,他問自己:這就是我一輩子的生活嗎?我才17歲,難道這就是我的人生嗎?

兩年後,他19歲了,父親的病也好了很多。2001年2月16日,春節剛過,他說服了父親,告別親人和家鄉,懷揣夢想遠行。經過10多個小時的顛簸,終於到達了綿陽,投奔一個同鄉老友。他以為,腳下的未來之路會像畫卷一樣展開。

然而,現實卻給他重重一擊。沒有學曆,沒有背景,沒有資金……幾乎什麼也沒有的他,在長達兩個月的時間裏沒有找到事做。老鄉能力有限,也幫不上什麼忙。最後,他隻能流落街頭。

生存,成了最大的問題。流浪在熱鬧的街頭,他的內心卻無比落寞與蒼涼。有時他的心裏會出現這樣的聲音:“還是回老家算了吧。”但同時被另一個聲音很快壓倒:“不,我不能回去,為了我心中的夢想,為了對父母的承諾,所有的苦和累我都能承受。”

成傑在社會上摸爬滾打一番後悟出一個道理:要成功,就必須要學習,必須“投資在脖子以上的部分”。投資其他都會有風險,可是唯一投資知識是任何人也拿不走的。可是自從輟學,他真的沒有時間也沒有錢去專門學習,怎麼辦呢?他想到一個既可糊口又接觸知識的辦法:白天去當報童賣報紙,晚上擺地攤賣書。

他每天早上七點半到報社領報紙,然後穿梭於大街小巷售賣,三毛錢從報社批發來,五毛錢賣出去,賺兩毛錢差價。一開始他不好意思放開喉嚨叫賣,結果常常剩下一摞報紙拿回去自己看。

他發現有一個地方的書特別便宜,他想先買一點拿到綿陽高新開發區去賣,那裏的人素質不錯,書應該賣得掉。可是手裏沒有本錢,他硬著頭皮向家裏要點錢,父親將家裏的400斤大米賣掉給他湊了350元錢。

晚上他邊擺地攤賣書邊看書,雖然寒風如刀,但他心裏卻是暖烘烘的,一本本書就像一簇簇小小的火苗溫暖著他。他常常看書看入了迷,直到城管來了也沒有察覺,旁邊擺攤的人提醒他:“貓來啦!”他才猛然醒悟過來,兜起地上的書跑得麵無血色。

可是他一個月的努力才賣出307份報紙,得到61.4元錢,這些錢連交房租都不夠。再這樣下去,他就要被房東趕出門了。

為了多掙幾個錢,他又找到一個“賣苦力”的活兒,在烈日下安裝空調。那時候,他常常想到白居易的《賣炭翁》:“可憐身上衣正單,心憂炭賤願天寒。”他們空調安裝工也是,雖然越熱越辛苦,但他們還是希望天熱。天氣越熱,空調賣得越好,他們的活兒就越多,掙錢也越多。那時候安裝空調還要打排水孔,牆厚的話還要在電鑽上加一個鑽頭。電鑽慣性很大,不好操控,打一個孔有時要兩個小時。安裝好空調,往往是滿頭滿臉滿鼻孔的灰。

有一次,他幹著幹著,忽然發現新空調上血跡斑斑,他正疑惑,卻猛地發現自己的手指都磨破了,鮮血直流,而他由於幹活太集中精力,都沒感覺到痛。

他白天給人家安裝空調,晚上賣書。書還是要賣的,那不僅多一份收入,自己還可以看書學習。有一天晚上,地攤邊圍了不少人在看書,但看的人多買的人少。成傑就想到一個辦法,說:我給你們演講吧,你們聽聽,如果有道理呢,就買一本書,沒有道理呢,就不買。人們被他這種新奇的賣書方法吸引住了,演講完之後,聽的11個人中有9個人買了書,他們都說小夥子你講得有道理,這書值得買。

他在擺攤賣書的過程中讀了不少書,總結出一個小結論,那就是:一個人在沒有學曆、沒有資金、沒有關係的情況下,最有可能接近成功的辦法就是從事銷售工作。李嘉誠、鬆下幸之助、王永慶,都是從銷售員做起,就連比爾·蓋茨也是親自推銷他的微軟軟件。《窮爸爸富爸爸》中的富爸爸說:“沒有成為銷售冠軍,當一個老板是不夠資格的。”

機會永遠是為有準備的人準備的。成傑想做銷售,卻不得要領,他想,不管怎樣我要先提升自己。他租住的小屋後麵有一座小山,他每天早晨都會爬到小山上去讀書,大聲練演講。2003年7月的一天,一位新結識不久的朋友問他要不要聽一個老師的演講,可以去學習學習,這位老師是成都一家教育培訓公司的董事長,姓張。

成傑去了。聽完兩小時的演講,他被演講者極有風度的舉手投足和詼諧睿智的語言所折服。兩個小時,數百人被演講者的智慧與自信所感染。成傑想這不就是我要的人生嗎?我一定要加入這個團隊。

說幹就幹,第二天成傑就追到了張董事長的辦公室。當時的成傑,幹瘦黝黑,衣裳陳舊,張董事長並不太接受他。成傑就跟他講自己的夢想,自己的決心,講了30多分鍾,他說他不要一分錢底薪,幹好了再說,幹不好他自己走人。張董終於被他執著的精神打動了,說,給你一個機會,看你自己的了。

當天成傑就拿著資料包開始了陌生拜訪,一幢幢陌生的大樓,一間間陌生的辦公室。開始,他陌生拜訪時站在門口連門也不敢敲,終於鼓起勇氣敲門,得到的往往是冷眼與嗬斥。有一次,他鼓起勇氣敲開一個辦公室的門,老板看到他提著個包,就知道是個推銷員,他說:小子,你馬上離開,不要踩髒我的地板!這句話在瞬間像一柄刀子紮進了成傑的心上。

他不是沒想過退縮、放棄,可是他又想,既然選擇了就不能輕易放棄。他想起老師說過的,教育培訓業是最有前景同時也是最富有挑戰性的行業,很多人在成長的過程中吃不了那份苦,就半途放棄了,這個行業是“剩”者為王。他以常人難以想象的堅韌精神堅持著、付出著,第二個月,他就成了公司裏的銷售冠軍。

他的夢想是成為一名傑出的演說家和企業家。可是要成為一名出色的演說家,需要實地演練,可是他的資曆決定了沒有人會請他去演講。他就想出了一個辦法,那就是免費到大學進行公益演講。雖然沒有報酬,但這對自己是一種鍛煉。

他打電話給大學,屢遭拒絕。但他不灰心,他打電話給綿陽創業學院,同樣遭到了拒絕,後來他又堅持打了多次電話。整整兩個多月,創業學院的教務主任被他感動了,說,好吧,你來講一次吧。第一次去大學演講,他既激動又興奮,那天正巧碰到狂風暴雨,學校說雨太大了,取消吧。他堅決地說我已經約了這麼多日子,千萬不能取消。他趕過去,給300多個大學生做了第一場演講。萬事開頭難,後來,他在西南地區近百所大學巡回公益演講,聽眾過萬人。

在大學積累了演講經驗,就要向企業培訓進軍了。可是他一沒名氣二沒資曆,哪個企業都不會願意花錢請他去培訓的。怎麼辦?還是免費去企業講。雖然是無報酬,但他也一樣一絲不苟,有一次一天講了七家企業,從早上七點講到深夜兩點,第二天嗓子啞了。

終於有一天,一家企業主動付費邀請他去培訓。這是他第一堂有償培訓課,一天的培訓費400元。

2005年,他23歲,他帶領團隊攻打市場,一直在公司保持銷售冠軍位置。

2007年,他25歲,他的年薪突破了百萬元。

2008年11月,他在上海這個萬商雲集的國際大都市創建了自己的教育培訓公司。他多年的教育培訓實戰經驗讓他以一個高起點起步。短短兩年,他的眾多課程在全國各大企業深入人心。他巡回120多個城市,培訓演講2000多場。

10年光陰,實則彈指一瞬。對於一般人而言,在生活與人生的諸多磨難與失意中,可能會增多一些皺紋,增添一些白發,甚至一蹶不振。

而如果真正讀懂了“瘦鵝精神”,它一定能讓你從堅硬殘酷的生活樊籬裏突圍而出,翩飛在芬芳四溢的人生之春裏。

原載於《做人與處世》

“瘦鵝精神”,是真正意義上的絕處逢生,是精神與行動的高度結合。當你堅持不下去的時候,你是否真正做到了思考與行動並肩作戰?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開出繁花

文|阿杜

我寧願靠自己的力量打開前途,而不願求有力者垂青。

——雨果

1

14歲那年,我比同齡人胖了很多。

我很自卑,亦很苦惱。我不知道自己怎麼長著長著就長成這個樣子。我害怕被人關注,害怕同學口無遮攔的玩笑話,寧願自己被當成“隱形人”,可是,連這個想法都很奢侈。

麵對嘲笑,我沒有勇氣“反抗”,想哭卻不敢哭,14歲了,我不想當眾哭鼻子,唯有偽裝堅強。可即使這樣,他們也會說:“胖子修煉到家,真是皮厚到極致。”

有很多次我都不想再去學校上學了,麵對沒完沒了的嘲笑太累了,可是不去學校,我能去哪兒呢?

2

我以為我會這樣過完一個“暗無天日”的中學時光,然後和當年的同學再也不相見。可是有一天,因為座位的調動,語文課代表韓江成了我的同桌。

因為他,改變了一切。

韓江是個安靜的男生,不愛說話,隻喜歡用文字表達。他把東西搬過來時,禮貌地對我點頭微笑,我愣住了。在這之前,沒有人這麼禮貌地對待過我,我一時心裏充滿感動和欣喜。

我和韓江從前沒有講過話,位置離得遠,雖是同學,但彼此很陌生。我不了解他,隻知道他的成績是年級裏最好的,還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在整個班上,唯有他沒有嘲笑過我。

韓江人緣好,大家都很喜歡他,那些比他高半頭的男生還一臉臣服地叫他“我們韓哥”,驚得我落了一地的雞皮疙瘩。

我的性格並非沉默,我隻是被人排斥得無話可說才不得不沉默;麵對嘲笑我也不是不想反擊,而是沒有勇氣,我又不想用“眼淚”武裝自己……

我自卑,但我又不甘自卑。可能每個胖子都有一段辛酸史吧,特別是胖女生,那種難過無處傾訴。

3

韓江成為我的同桌後,我的日子終於安靜了下來,再不會一下課,耳邊就響起“胖子,胖子”的聲音。

韓江很少主動與我交流,但我已經很滿足了,至少他不會嘲笑我,至少他對我總是彬彬有禮。我可以安靜地看自己喜歡的書,不被打擾地做“白日夢”。

每天晚上的自習課,韓江總是很快就寫完作業,然後埋頭寫文章。剛開始我不知道他在寫什麼,很好奇,於是有一次趁課間休息他不在教室時,偷偷地看了。直到那時,我才知道韓江在寫小說。

那是一篇精彩的懸疑小說,才看了一個開頭我就被吸引住了,直到韓江進了教室,站在我麵前,我都沒有發覺。

“好看嗎?”韓江問。

他的聲音突然響起,我嚇了一跳,趕緊把稿件塞回去,臉早已漲得通紅,囁嚅說:“對不起!寫得太精彩了,我好奇翻看一下就被吸引住了。”

說完話,我就深深地埋下頭,準備迎接他的“怒吼”。畢竟我沒有經過他的同意就翻看他的稿件被罵是應該的。隻是等了好一陣,韓江都沒有發出“怒吼”,他還高興地問我:“故事真的精彩嗎?”見他沒動怒,我興奮地抬起頭說:“精彩!”

我雖然成績一般,但喜歡看書,大把的時間都在看各類小說中度過。

“你喜歡看小說?”韓江在老師進教室前,繼續問我。

很難得有人這麼主動地與我說話,我很興奮:“我喜歡,我看過很多小說,你的文風灑脫,語言詼諧,故事又很抓人……”話未說完,老師已經來了,我隻好閉嘴,抱歉地朝韓江笑。

“下課後我們繼續聊,你很棒!”沒想到,韓江匆忙地遞了張紙條給我。

那一堂課,他很認真,我卻沒法靜下心來聽老師講課,一顆心仿佛飛到了雲端。

4

我對小說的認識拉近了我和韓江的距離,直到這時,我才知道他發表過很多文章,還出過書。不過,韓江很謙虛,他喜歡聽我的意見,他說我的眼光很獨到。

得到韓江的認可,我自卑的心多了些自信,而且我很榮幸地成了他小說的第一個讀者。那種喜悅的心情我無法用語言表達。一個向來被大家嘲笑的胖女孩,突然得到一個男生的尊重和肯定,該是多榮耀的一件事。

韓江還鼓勵我跟他一起寫小說,他說:“你看過那麼多小說,而且眼光精準,我相信你動筆寫,也會很棒的。”

其實我一直有寫小說的想法,隻是懶,大把的時間還是打發在看小說上,但後來完全不同了,有韓江的鼓勵,而且我能成為他“誌同道合”的同桌,多幸運。

韓江還對我說:“作為學生,學習永遠是第一位,別的時間就可以用來寫小說和看小說,這樣父母才不會幹涉……”

我很認真地聽取了韓江的話。就像他自己,合理安排時間,學習寫作兩不誤。從那時一直到現在,我都在堅持寫作,因為韓江說,愛寫作的人都有一顆晶瑩剔透的心。

我相信這句話。在寫作中,我還找回了久違的自信,對學習也充滿了熱忱。

除了韓江,沒有人知道我也在寫作,我很享受這個隻有我和他才知道的秘密。

5

有一天下午,我比平時早了些到學校。剛要進教室時,突然聽到有幾個同學又在議論我,他們嬉笑著你一言我一語,幾個人一起奚落我,然後哄堂大笑。

我不安的心緊張地縮了縮,習慣性地低下頭,恨不得挖個地洞鑽進去。雖然一直被嘲笑,但每一次麵對,我還是會傷心難過。

“你們怎麼能這樣說阿杜呢?誰希望自己胖呀?她已經為此很難過了……雖然她很自卑,但她很有才氣,你們沒發現嗎?其實自卑的窗外也可以開出繁花。”

聽聲音,我就知道是韓江在說話。他說得多好呀,“自卑的窗外也可以開出繁花”,這個美妙的句子仿佛一帖靈丹妙藥在瞬間就讓我蒼白的心充盈起滿滿的自信。

我在教室外站了一會兒,回味韓江的話,然後昂首挺胸地走進了教室。就算自卑,我也可以通過努力讓平凡的自己變得不那麼平庸。

看見我進教室了,嘲笑我的同學立即噤聲,而我卻第一次勇敢地麵對他們展露出笑容。看見我笑,那幾個同學反倒尷尬起來。

“我有好消息告訴你。”才坐下,韓江就悄悄告訴我,編輯在QQ上留言給他,我和他的小說都通過了終審。

6

人生往往就是這樣,有一個好的開始後,沿著正確的方向走,總會有收獲。我知道這一切都是因為韓江,他的鼓勵讓我開始有自信,他的監督讓我不再放棄自己。

很多年以後,我一直都會回憶起當年的情形,心裏依舊充溢著滿滿的感激。我的第一篇小說,是韓江幫我找雜誌社投稿的,他說我一定行。

後來在韓江的帶動下,我就一直堅持寫作,我們約定好——要用一生的時間經營文字。

初中畢業後,我再也沒有見過韓江,聽同學說他家在那年夏天就搬去了廈門,後來又移民去了加拿大。

我很遺憾沒有親自感謝他,是他在我最迷茫最自卑的時候,把我拉出了自卑的爛泥潭,找到了一條適合自己的路。

“自卑的窗外也可以開出繁花”——這是韓江說的,是我在倉皇流年中印象最深的一句話。這句話溫暖了我孤單寂寞的流年時光,也鼓起了我的信心,讓我從此有勇氣從容地麵對未知的人生。

原載於《做人與處世》

我們因為生長環境的緣故,從而產生個體差異,誰都有或多或少的自卑。但這並不代表你一無是處,你有自己獨特的一麵,你很優秀,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