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淬煉過的金子才發光(2 / 3)

眾僧頓悟。

原載於《思維與智慧》

大愛無言,大音稀聲。隻有實實在在的行動,才能將自己的價值體現出來,否則,一切都是空談。

陳舊的美麗

文|君燕

因寒冷而打戰的人,最能體會到陽光的溫暖。經曆了人生煩惱的人,最懂得生命的可貴。

——惠特曼

一直覺得,隻有嶄新的東西才最美。春天樹杈間的那一抹新綠,愛美小女孩身上嶄新的連衣裙,雨後清晨清新的空氣……是的,這些新鮮的東西似乎都有一個另外的名字,那就是美麗。沒有人能阻擋新鮮帶來的生機和活力,就像沒有人能拒絕它帶來的愉悅的視覺和精神享受。嶄新的事物就像一張鋪展開來的畫布,潔白、幹淨,充滿了未知和希望;又如頭頂那一抹高遠的湛藍,清新、透亮,讓人產生無限遐想和渴望。最讓人動心的應該數正值花樣年華的少女,巧笑倩兮、美目盼兮,如水的肌膚吹彈可破,清新美麗得仿佛不染一絲歲月風塵。

那次和朋友們去旅行,在一座寺廟裏,我看到了一口古舊的大鍾。這口大鍾不知道經曆了多少次風雨的侵蝕,底部的花紋變得暗淡、模糊,表麵還隱隱生出一層綠色的銅鏽,似乎在昭示它的年邁和蒼老。我的心情突然變得莊嚴肅穆,也就是在那一刻,我突然愛上了這口大鍾,愛上了它的滄桑和內涵。低沉、悠揚的鍾聲緩緩響起,仿佛穿越了千年的時光,帶著遠古的氣息撲麵而來。我知道,這應該是歲月賦予它的獨特的魅力——這是任何一口新製的鍾永遠都達不到的效果。

原來,有些事物,隻有經曆了歲月的流逝和打磨,才會煥發出獨特的美好。這是一種與嶄新的事物截然不同的美,它沾染了流光的印記,經曆了歲月的風塵,因而變得厚重而內斂,這是其他嶄新事物永遠無法比擬的美。

還有一次,朋友喬遷新居,我們去她家裏做客。嶄新的家具配著剛裝修好的房子,一切看起來都賞心悅目。然而,朋友手裏捧著的那個陳舊的茶壺卻吸引了我們的目光。“這是爺爺當年留給我的。”看到我們注視的目光,朋友笑著解釋,她用手輕輕地摩挲著茶壺,目光裏滿是愛戀和不舍。在朋友的講述中,我們知道了這個茶壺對於她的意義,那是一個老人對子女的牽掛,對晚輩的愛惜,也是她緬懷爺爺的一種方式。

“茶壺上每一條陶瓷的紋絡,都有爺爺當年撫摸的痕跡,我甚至能感覺到爺爺當年的體溫和味道。”朋友凝視著茶壺,動容地說道。是呀,這把陳舊的茶壺因印上了親人的痕跡而變得與眾不同,朋友用著的時候,不僅得心應手,更能體會到一種特殊的情感。這不得不說是一件極為美妙的事情。

當一件事物被賦予特殊的情感時,它便不再是一件簡簡單單的事物,它更成了一種寄托,成了全世界獨一無二的東西。想必用再多的東西也換不來這件斑駁的舊物,正是這一點點痕跡才讓這件舊物有了它存在的價值和意義。

見到這個年過半百的女子時,我一時竟不知該用什麼詞語來形容。一直認為美麗屬於年輕的女子,從來沒有想過年過半百的女子竟也可以如此美麗!得體的著裝和談吐,優雅的氣質和舉動,做事永遠不疾不徐、淡定從容,仿佛根本不知急躁、生氣是何意,和她在一起簡直有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和她在一起的時間越久,越會不自覺地被她身上散發出的魅力所吸引。“你們都害怕變老,我從來不擔心這個。”她笑著說出這句和杜拉斯雷同的話時,由內而外的魅力在她臉上的每一道皺紋和頭頂的每一根白發上閃耀,這是一種無與倫比的美麗,是歲月和經曆賜予的寶貴財富。

往事終究像一場雪,被陽光雨露點綴成過眼雲煙,隻留下純粹的愛或者不愛,讓你我永遠珍藏。這世界,沒有哪一天不像雪泥鴻爪,路過了,愛過了,便是福,便是雅,何苦糾纏於非要握住複雜的舊時光?就像花,像海,像你、我,還有他,在表演著屬於你我的雪月風花。美酒隻有經曆歲月的沉澱才會更加香醇,人生就是一個不斷積澱、經曆的過程,如此,才會愈加豐富多彩!

原載於《遼寧青年》

酒越久越香醇,路遙知馬力,日久見人心。去認真感悟生命吧,把其餘的交給時間!

淬煉過的金子才發光

文|唐仔

烈火試真金,逆境試強者。

——塞內加

去浙江遂昌的金礦國家礦山公園遊覽,恰逢一隊參觀的學生團。領隊的老師,拿起兩塊礦石,問同學們哪塊是金礦石。

老師手裏的兩塊礦石,在燈光下,呈現出兩種截然不同的形態。一塊礦石裏麵,像撒了金粉一樣,每一個角度,都發出耀眼的光芒;而另一塊礦石,則像被墨塗過的一樣,周身是黑色的,幾乎沒有什麼光澤,與我們平時見到的石頭,似乎並無二樣。孩子們嘰嘰喳喳地爭論開了,很快,一個聲音占了上風:那塊閃閃發光的,肯定是金礦石,沒看到裏麵全是金粉嗎?但也有人小聲地質疑,如果答案是明擺著的,老師為什麼還拿來考大家?

見同學們各自表達了看法,老師揭曉了答案:那塊黑色的礦石,才是真正的金礦石。而閃閃發光的那塊,則是普通的硫鐵石,裏麵沒有任何黃金的成分。它就是人們常說的“愚人金”。

同學們炸了鍋。很顯然,大部分學生,都被那塊硫鐵石的閃閃亮光給迷惑了。

有人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不是說是金子總是會發光的嗎?為什麼金礦石裏的金子,卻黯淡無光,沒有呈現出金子應有的光芒?

老師讚許地看了一眼那名學生,這個問題問得非常好,這也正是今天我想和大家探討的。老師揮揮手中那塊黯淡的金礦石,環視一遍大家,說道:“這塊石頭裏麵的金子,需要粉碎、淘洗、提煉,才能從石頭中分離出來,成為我們平常所見的熠熠生輝的金子。而淹沒在石頭和其他礦物質中的金子,是看不出它的光澤的。也就是說,真正金光燦燦的金子,是經過了一遍遍淬煉之後,才最終呈現出金子的本色的。”

我一直默默地站在旁邊,好奇地注視著他們。聽到這兒,我恍然明白了老師的良苦用心,這真是一個聰明的老師,他不僅要告訴他的學生這些知識,還潛移默化地向孩子們傳授做人的道理呢。

果然,老師話鋒一轉,對圍在他身邊的學生們說,在老師的眼中,你們每個人都是這樣的一塊金礦石,但是,必須經過一道道的淬煉,你們才會成為一塊金子,散發出你們青春應有的光彩。

老師的話,引來一陣陣掌聲。我留意到,在孩子們稚氣未脫的臉上,都流露出興奮的神采。

忽然,有個學生,高高地舉起了手。

老師示意他說話,那名學生遲疑了一下似乎是鼓足了勇氣,大聲地說,老師,我在上海的一家黃金博物館看到過一種“狗頭金”,它通身都是金黃的,耀眼的,據說,這就是它本來的麵目。我覺得,真正的金子,就應該是這樣的,天生的氣質,“腹有詩書氣自華”嘛。學生越說越流利,也越說越興奮,語氣中充滿了自信。看得出,這是一個很聰明,也很自負的孩子。

老師不停地點著頭。學生說完了,老師讚許地說,你的課外知識很豐富,很好。你說的“狗頭金”,確實是一塊完整的金疙瘩,它是黃金家族裏麵的瑰寶。不過,它並非天生就是一塊金磚,事實上,它是天上富含黃金成分的隕石,在墜落地球的過程中,因為與大氣層發生劇烈的摩擦、燃燒,其他的物質都燃燒掉了,隻剩下黃金,才凝集成完整的金塊的。也就是說,它不但經過了淬煉,而且是更加嚴酷的淬煉。如果沒有經過大氣層嚴酷的淬煉、燃燒,那塊金子,就會一直黯淡無光地散布在礦石之中。

老師再次環顧大家,動情地說,我剛剛說過,在老師的眼中,你們都是金礦石,你們都具備金子一樣的潛質。但是,如果不經過千錘百煉,你可能一輩子都無法發現自己的潛能,也一輩子都不會發出金子的光芒。

老師喝了一口礦泉水,繼續說,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一塊金礦石,隻是太多的人,沒有被開采出來,或者沒有經過淬煉,而錯失了自己本該燦爛的人生。因此,我想告訴大家,別以為自己是塊金子,就一定會閃閃發光,發光的金子,都是經過一遍遍淬煉的。

沉默。忽然,同學們都鼓起掌。

我也鼓掌,為這位循循善誘的老師,也為了我們本該熠熠生輝的金子般的人生。

原載於《少年兒童研究》

從前孱弱不堪的自己,終於在時光的磨煉中變得強大起來。社會本就是殘酷的,隻有經曆摔打的人,才更加具有抗打壓的能力。正所謂,物競天擇,適者生存!

救命的地圖

文|鳳凰

信念是鳥,它在黎明仍然黑暗之際,感覺到了光明,唱出了歌。

——泰戈爾

父親是一名探險隊員,經常獨自或者與人一起闖沙漠進原始森林。兒子高考結束後,纏著父親帶他去沙漠探險。父親開始不同意,因為兒子太年輕,他怕出意外,可是他拗不過兒子,最終答應帶兒子去沙漠探險。

父親做好一切準備,然後和兒子向沙漠進軍。看到茫茫沙漠,兒子顯得特別興奮,不由得跑起來。父親見狀趕緊向兒子吼道:“不許跑,不許跑!”在沙漠裏,隻能慢慢走,跑的話,會消耗大量體力,會喝掉許多水吃掉許多食物,那樣的話,會完全打亂他的計劃。兒子聽話地停了下來,衝父親笑笑,兒子覺得太刺激了。

一路上,兒子不停地向父親問話,不停地拍照,不停地記錄,父親看在眼裏,樂在心裏,他想將來兒子肯定會比他更優秀。因為真正優秀的探險員,不隻是為了玩刺激,更是要為人類做出貢獻,把驚險與神奇與世人分享。

這天晚上,父子兩人住在了沙漠裏。開始的時候,父親和兒子還特別興奮,望著滿天的星鬥說說笑笑。可是突然之間就冷風大作,沙塵飛揚,父親和兒子都呆了,他們還沒來得及收拾他們的東西,更加猛烈的沙塵就將他們的東西一掃而光。父親和兒子都嚇住了,他們躲在睡袋裏不敢輕舉妄動。

第二天早上,父親和兒子才鑽出睡袋尋找他們的東西。可是,那些東西哪裏還有蹤影?父親和兒子找遍周圍,一無所獲。父子兩人麵麵相覷,他們的計劃,不得不終止,現在,他們不得不往回走。可是,往回走也麵臨著極大的困難,他們沒有了指南針,他們很可能迷失方向。一旦走錯路,就會延長時間,他們沒有了水和食物,能在沙漠裏待多久呢?雖然父親多次進沙漠,極有經驗,但是對此他也無能為力。

兒子上前拍拍父親的肩膀說:“爸,別著急,我有地圖呢!”兒子說著就從身上掏出一張紙條,上麵彎彎曲曲地畫有一條線,線上又畫著一些小圓圈。父親看看紙條,又看看兒子,問道:“這就是地圖?”兒子說:“對,就是地圖!一路上,我不停地照相,不停地記錄,還順便記下了我們走的路,沒想到這下可派上用場了!”父親拍拍兒子的肩膀說:“好樣的!”盡管這隻是簡單的線條,但這是他們曾經走過的線路,現在,隻要按照線條走下去,就能走出沙漠。這根線條,無疑成為他們的生命通道。

父親和兒子開始轉身往回走。他們不敢耽擱,怕再出什麼意外,他們走得很快。盡管一路上他們時常出點小意外,但他們都滿懷信心,按照線條一直走下去。終於,天黑的時候,他們走出了沙漠。

坐在草叢裏,父親鬆了一口大氣,他對兒子說:“孩子,這次多虧了你!”兒子笑嘻嘻地說:“爸,其實我那張地圖並不是畫的我們曾經走過的路,而是我看到你愁眉苦臉的時候才在紙上畫下的線條。”父親睜大了眼睛,他簡直不敢相信。兒子說:“我知道,那時候,其實我們需要的並不是一張真正的地圖,我們需要的是走出沙漠的信心!”父親笑了,兒子的確比他更優秀。

原載於《博愛》

有時自己被打敗,並不是因為環境,而是心裏的妥協和無力感。人真的應該時時刻刻存有信念,這樣可以支撐你走好長一段路!

困境裏的上帝

文|入世無塵

如果人生的途程上沒有障礙,人還有什麼可做的呢?

——俾斯麥

傑克和邁克喜歡冒險,他們經常一起去森林裏探險。這次,他們閑著無事,駕駛著小車去了一片人跡罕至的沙漠。

傑克和邁克駕駛著小車在沙漠裏行駛了一天,天黑的時候,他們往回走,就在這時,他們的車突然拋錨了,兩人趕緊下車檢查小車。兩人呆了,他們查不出毛病,束手無策。兩人麵麵相覷,他們鑽進小車,打開車燈,決定坐著等待。也許沙漠裏有別的探險隊,隻要看到了他們的車燈,肯定就會走過來。他們後悔自己走的時候沒有帶足夠多的食物和水,他們根本沒有想到小車會出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