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夠得著的幸福才是你的(2 / 3)

夠得著的幸福才是你的

文|積雪草

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老子

生活中常常會有一種錯覺,總覺得那些得不到的東西才是最好的,總覺得那些夠不著的東西才是最想要的。被這樣一種錯覺左右著,我們總是在不停地仰望,不停地尋找。仰望那些看似離我們很近,但實際上卻並非唾手可得的東西。尋找那些可望而不可即的東西,如鏡中花,水中月。

仰望那些夠不著的東西,實際上是一種煎熬,倘若你想要的東西,就是那個高高地掛在樹梢上的果子,即便你踮起了腳尖,即便你搬來了梯子,即便你找來了長長的竹竿,仍然夠不著那枚掛在樹梢上的果子,你會做何打算?選擇放棄還是選擇繼續?

生活在紅塵中的人,都會遇到那枚高高地掛在樹梢的果子,聰明的智者會繞樹三圈,夠得著就摘下來,夠不著就想想辦法,實在夠不著就選擇離去。那些貪婪的笨蛋會在樹下左三圈右三圈,夠又夠不著,走又不舍得走,被折磨得精疲力竭,最終倒在樹下傷心欲絕。

一種可能,樹梢上的那枚果子,是你真心想得到的。還有另外一種可能,就是樹梢上的那枚果子,並不是你必須得到和最想得到的,可是別人都有,你就想擁有,所以想盡辦法,哪怕被折磨得精疲力竭,哪怕被碰撞得頭破血流,得到是你唯一的選擇和目的。

這種時候,往往還有另外一種可能,不知道你想過沒有,很多事情並不是你努力就能做成的,還要看天時地利人和,要看自身的條件,多方麵條件都成熟的時候才可能達成你的願望。

人生就像一場長途旅行,在這場旅行中,我們都會遇到很多人事,會遇到美麗的風景,會遇到很多想要或者不想要的東西,譬如鮮花美酒和掌聲,譬如沮喪抑鬱和絕望。貪心的人總想把所有的東西都據為己有,從不會想到,東西太多自己是否能拿得動。豁達的人總是選擇自己最需要的東西,簡單快樂才是好滋味。

倘使樹上的那枚果子就是幸福,我希望去觸摸那枚夠得著的果子,而不是高高地掛在樹梢的那枚。也許你會說,夠得著的果子早被別人摘走了,那你就錯了,因為每個人都有自己夠得著的果子,也就是自己夠得著的幸福。

別人的果子或許是香車豪宅,我們有一間自己的房子就好;別人的果子或許是妻妾成群,我們有一個愛自己的人就好;別人的果子或許是成為金融大鱷地產精英,我們有一份工作就行;別人的果子或許是歐洲遊世界行,我們能在家門口微旅行一圈就好。

也許你會說了,這人不求上進,不思進取,阿Q自娛,沒救了。

其實不然,與其追逐那些夠不著的幸福,被折磨得死去活來精神分裂,還不如守住和珍惜手裏已有的幸福,觸摸那些看得見夠得著實實在在的幸福,抬頭能看見藍天,低頭能聞到花香,親人安好,朋友快樂,身體健康,不都是夠得著的幸福嗎?

行走紅塵,別被欲望左右迷失了方向,別被物質打敗做了生活的奴隸,給心靈騰出一方空間,讓那些夠得著的幸福安全抵達,攥在自己手裏的,才是實實在在的幸福。

原載於《格言》

幸福就像是樹上結滿的果實,夠得著的,才是自己的,那些才是可以稱之為幸福的東西,那些夠不著的,即使長得好看,也不是自己的。

淡定人生更美

文|雪子

一個人的自信心來自內心的淡定與坦然。

——於丹

老子曾說過“物壯則老”和“功遂身退,天之道也”,所以“月圓則虧、月虧則圓”,人也該如此,不然為何富可敵國的沈萬山和仙兵神帥的韓信均遭人妒忌,被迫害而死?

元朝中葉,舊名貞豐裏的周莊,隻是個名不見經傳的小村落。江南富豪沈祐卻看中了這塊風水寶地,由湖州南潯遷徙至周莊,周莊一下子銀光四射。而沈祐之子沈萬三是個理財高人,他又把周莊變得金光四射、富可敵國。沈家富得讓皇帝朱元璋動了殺人之心,朱元璋想把傳說中的聚寶盆占為己有。

財大氣粗的沈萬三除築洪武門至水西門城牆外,還以龍角貢獻,並獻有白金二千錠,黃金二百斤,甲士十人,甲馬十匹,建南京廊廡、酒樓等。在建築城牆時,督軍刁難,沈萬三不得已犒賞三軍,富氣也減去了大半,卻讓朱元璋心生猜忌,多虧馬皇後和大臣們多次善意勸阻,沈萬三才沒有被殺,但還是落得充軍發配,客死他鄉的悲慘結局。

悲劇卻沒有停止,明洪武十九年(1386年)春,“兄至以戶役故,縲赴秋官時伯熙亦獲戾京師,適與兄同係獄”(《周莊鎮誌卷三·塚墓》)。沈萬三子沈旺的兩個兒子沈至、沈莊(伯熙)又為田賦坐了牢,伯熙當年就死在牢中,後移葬於周莊杏村。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沈萬三女婿顧學文一家及沈家六口,近八十餘人全都被殺頭,田地被沒收,沈家遭到滅頂之災。

其間還殃及整個周莊,差點血流成河。

無獨有偶,這樣的悲劇同樣也發生在漢初三傑之一的韓信頭上。

韓信,西漢開國功臣,中國曆史上傑出的軍事家。為漢朝的天下立下赫赫戰功。但因為功高蓋主,遭到漢高祖劉邦的疑忌,最後以謀反罪處死。

韓信早年家貧,常從人寄食。後在漂母的“一飯之恩”的激勵下離開故裏。登台拜將,平定三秦,建立了豐功偉績。一切的一切證明了韓信不愧為一位誌吞山河、氣概天地的亂世英豪。

然而“物壯則老”是世界萬物的必然規則。擁有聚寶盆的沈萬三因為太過招搖,遭到朱元璋的忌恨,韓信功高蓋主,大建故裏,被認為意欲謀反,落得身首異處、讓世人惋惜的結局。

而範蠡在幫助勾踐打下江山後,立刻功成身退,不得不說是一種睿智的選擇。如果他張揚自我、妄自尊大,那麼,早晚也會成為勾踐的刀下之鬼。

財大不能氣粗,居功不能自傲,為人低調、從容淡定是做人的基本原則。

東漢名將馮異,是漢光武帝劉秀手下的傑出帥將,戰功赫赫,卻低調做人。每次戰役結束後,論功行賞時,他都坐在樹下讀書,把封賞讓給部下,人稱“大樹將軍”,深受將士愛戴。

低調者波瀾不驚、心靜如水,用對本質的渴望與追求遮蓋了身上巨大的光環,在自己的生活領域內過得踏踏實實。這樣的人生之路更長、更美。

原載於《初中生之友》

看天上雲卷雲舒,榮辱不驚。人生最好的狀態是,到什麼階段,便去做什麼樣的事,不妄想,不索取。

素心如簡

文|李玲

我們把美歸結為質樸無華,實實在在,恰到好處。

——愛默生

給小侄子買的萬花筒,他愛不釋手,拿在手裏不停地轉啊轉,用好奇和欣喜的眼睛看那不停變換的美麗圖案。即使在飯桌上,他依然不肯罷手。可是有一日,他的一個疏忽,萬花筒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碎了。他心疼地用肉嘟嘟的小手撿起,捧來問我:“小姑姑,原來這裏麵隻是一些碎片啊。”

是啊,他小小的年紀愛慕熱鬧、紛繁和絢爛,可終有一天,他會長大,會漸漸明白,許多炫目耀眼的光華,看穿了,也隻是些簡單的人和物而已。

喜歡林風眠老先生的畫。他的畫並不題詩,隻在不顯眼的邊角處,簽名、鈐印了事,但格調高雅、意境清新、內蘊醇厚。尤賞他的仕女圖。他筆下的仕女,黑發挽起,纖眉一帶,朱唇一點,或坐或立,或衣或裸,或倚或臥,不怨不怒,不悲不喜,或凝神,或撫琴,或觸花,或讀書,自然、單純、真實,猶如一泓山泉,清澈見底,流動著永恒的美妙。

是誰說的,“豔麗之美,隻適於遠觀,不適於沉潛”,好畫作,好文字,好歌聲,好人生,終究是要以素樸麵對著素樸。

少年時期,我們買香水、挑口紅、置粉底、看胭脂,將自己打扮得花枝招展、芳香鬱鬱,追逐房子的平米數,存款的多少,服飾的品牌度,可是年齡越長越會明白,一切姹紫嫣紅、花滿風塵都比不過歲月俱靜,素雅純粹。

家門口有一家麵館,起名就叫“如家”。主人是一對五十多歲的夫婦,相貌普通,但看上去清爽明亮。店麵不大,但收拾得幹淨整潔,筷筒子、醋瓶子、辣椒罐子被整齊地擺置在每張餐桌的右上角,完全沒有用得久了汁液濺出又染上灰塵的醃臢痕跡。夫妻二人配合默契,一個和麵,一個盛飯;一個報單,一個收錢。鍋裏的麵條沸騰地煮著,熱氣上揚,男人的臉和脖子沁出了汗,女人取毛巾過來浸了水再擰幹,熟練地為他擦拭,他的笑臉,她的笑臉,暖在心裏。三十多年的相依相伴,她成了他骨頭裏的鈣,他成了她的氧氣和呼吸,不言情愛,隻是左手和右手已在一粥一飯裏分不開。

當年,在十裏洋場的上海灘演戲唱歌的周璿,在華燈與掌聲之間,對著麥克風搖曳腰身,三次婚姻善始卻未得善終,璀璨如她,不也隻是想要一樁普通安穩的婚姻來安放浮萍一般的身心嗎?

喜歡一首歌,“我能想到最浪漫的事,就是和你一起慢慢變老,一路上收藏點點滴滴的歡笑,留到以後坐著搖椅慢慢聊”,真正到了這個時候,一扇窗,一杯溫白開,一張搖椅,一卷書,一個相守的人,已是圓滿。

素心如簡,是繞過歲月裏的萬紫千紅,峰回路轉,跌宕起伏,於時光深處,打撈起平和自在的內核,與真正的美相遇。

原載於《文苑》

簡單是種美。每個人的心應該是簡單的、樸素的。生活賜予什麼就承接什麼。不用物質衡量生活的意義,卻用精神去表達。

哈斯特鷹的悲劇

文|沈嶽明

太強必折,太張必缺。

——《六韜》

小時候看武俠小說,裏麵有一些諸如獨孤求敗、武林盟主、東方不敗等這樣的稱號,這些名字,都是天下無敵、唯我獨尊的意思。

別說做到天下無敵是件不可能的事情,就算真正達到了天下無敵的境界,也未必就是一件好事。因為不管是武俠小說裏,還是現實生活中,那些追求天下無敵的人,沒有哪一個落得了好下場。

人類如此,其他動物也是一樣。在新西蘭南島,曾經生活著一種鳥類,名叫哈斯特鷹,是當時陸地生態係統中“最高級”的掠食者,位於食物鏈的最頂端,完全算得上“天下無敵”了。

最大的哈斯特鷹重達十八公斤,翼展長度達三米,站立起來達一點四米。它能以每小時高達八十公裏的速度捕食獵物,可以捕食重達四百公斤的恐鳥。當然,其他動物,包括人類,也是它們的捕食對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