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夠得著的幸福才是你的(3 / 3)

由於沒有天敵,而且食物豐富,哈斯特鷹任意進食,並讓自己的身體瘋長。身體越大,力量會更大,捕食也越多,進食則更多。如此循環,讓它們從最初不超過一公斤的小鷹,慢慢地達到原來的十五倍,進食量自然也達到原來的十五倍。

據新西蘭某生物雜誌介紹,在公元1500年左右,哈斯特鷹便滅絕了。滅絕的原因,不是遭遇了天敵,而是因吃不飽而餓死的。在沒有天敵的時候,自己便是自己的天敵。

對比哈斯特鷹的“兄弟”們,我們現在依然能看到它們的身影,聽到它們的叫聲。它們的個子不大,但靈巧異常,盡管它們的名字稍有不同:老鷹、雕、鳶等,但在一百多萬年前,它們與哈斯特鷹同屬鷹類。

原載於《青年博覽》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有些東西是注定要消亡的,正所謂盛極必衰。

生命在於“靜止”

文|張珠容

優勝劣汰,適者生存。

——達爾文

在澳大利亞,有一些生物具有逃避時間的能力。夏季,圍巾蜥蜴會在食物不足的時候進入半休眠狀態,來逃避難熬的時光。此時,它們新陳代謝的速率隻有正常狀態下的三分之二。這個狀態下的圍巾蜥蜴每周才進食一次,因此隻需花很少的時間去覓食。但這並不意味著它們不會碰上天敵,黑鳶就常常盯著它們。為了逃脫獵食者的捕殺,蜥蜴會迅速將自己切換到安全狀態。它會出人意料地奔跑,然後以驚人的速度跳到最近的一棵大樹上。大樹是安全的避難所,無論是對付獵食者,還是太陽的高溫,都是如此。躲到樹上之後,圍巾蜥蜴又迅速恢複到半休眠狀態,它隻能對太陽的移動做出反應,保證自己始終處於樹蔭之下。依靠假死狀態,圍巾蜥蜴度過了整個夏天。

動物界還有狀態更深的假死,那就是將休眠狀態的身體冰凍起來。淩蛙會在冰雪到來時進入冬眠狀態。冰對一般的動物都是致命的,這種蛙也不例外。但是淩蛙可以在每個細胞內分泌葡萄糖,這些葡萄糖正是天然的防凍劑,能保護淩蛙的重要器官。同樣,在冬天的時候,北美洲小井龜一半的身體組織也被凍結起來,它們在深度冰凍的狀態下度過冬天。這兩種動物處在假死狀態的時候,心髒會停止跳動,就像是死了一樣。到春天冰雪融化的時候,淩蛙和小井龜就複活了。它們的解凍順序都是從內到外,先是心髒,然後是身體。一旦解凍,這些動物就會充分利用僅有幾個月的活動季節。

對於哺乳動物來說,生命的長短和身體的大小也是成正比的。象鼩很少能活過兩歲,而大象則可以活過六十歲。但是在生活的步調上,大象比象鼩要慢上三十倍。大象的心跳每分鍾隻有二十五下,而象鼩的心跳則可以達到每分鍾八百下。在如此不同的生命速率下,它們很難意識到對方的存在,或者說,很難意識到對方的動作的結果是什麼。象鼩不僅以比大象快三十倍的速度度過它自己的日子,而且它的身體老化進程也同樣在加速。看起來,大個頭的遲緩動物比小個頭的敏捷動物有著更長的壽命,但實際上,它們卻有著近乎同樣的心跳總次數——心髒在跳動八億次以後,大多數動物都會死去。

當然,捕食者也會在壽命極限到達之前提前倒下。處於食物鏈頂端的食肉動物唯一麵臨的威脅,就是隨年齡增長所帶來的身體壓力。肌體的不斷勞損和修複會漸漸要了它們的命,畢竟肌肉隻能被修複一定的次數,而不是無限。舉例來說,一隻年邁的獅子在捕食一頭斑馬時,斑馬的反抗和逃跑在無形中折損著獅子的壽命。所以,在不必要的情況下,獅子是絕不會奔跑的。

我們常說,生命在於運動,但圍巾蜥蜴、淩蛙、小井龜、大象、獅子等動物卻在靜止中保存了自己的體能儲備,從而活得更長久。它們的生活方式告訴我們,在等待中積蓄力量,也是一種生存智慧。

原載於《知識窗》

等待是生活的哲學,那些動物界的霸主,無一不是在等待中積蓄力量,等待機會,因此才能厚積薄發,一招製敵。

時間去哪兒了

文|孫道榮

如能善於利用,生命乃悠長。

——塞涅卡

時間對人說,如果你願意,我可以每天幫你存儲一分鍾,在你最需要的時候,再還給你。

人說,這個主意很好,但是,我非常非常忙,時間根本就不夠用,一丁點多餘的時間都沒有,恐怕你沒辦法從中拿走任何一分鍾。

時間笑笑,我隻從你多餘的,或者閑暇的,或者無所事事的時光中,拿走一分鍾,再幫你存儲起來,絕不會影響你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人點點頭。心想,時間本來就是你給我的,正好讓你看看,你給我的時間是多麼少,多麼不夠用。

時間發現,人的一天,真的非常忙碌——

早晨起來,甚至來不及吃一口早飯,就得往單位趕。到了單位,就開始打電話,接待客戶,上網查閱郵件,看看新聞,忙得像陀螺一樣。下午馬不停蹄,連開了三個會,讀了一遝文件,簽了一堆名字;晚上陪領導和客戶,喝酒吃飯,飯後又唱了幾個小時的歌,還打了幾局牌,直到深夜,才疲憊不堪地回家。

時間搖搖頭,人確實太忙太累了,似乎真的一點多餘的時間都沒有。

不過,時間還是神不知鬼不覺地,每天從人的身上,拿走一分鍾。

第一天,時間是乘人打一個電話的時候,悄悄拿走了他的一分鍾。這個電話已經打了半個多小時,沒完沒了。類似的電話,人經常打。有時候是因為感情上的事,有時候是和合作夥伴談判,有時候僅僅是閑扯。時間拿走了其中的一分鍾,人毫無知覺。

第二天,時間是從飯局上拿走了人的一分鍾。一幫人酒都喝高了,為了其中的兩個人要不要再幹一杯,你來我往地拉扯了十幾分鍾。時間就是這時候下的手,拿走了人的一分鍾,人醉意朦朧。

第三天,是雙休日,人和幾個朋友相約,打了一下午的牌。時間輕而易舉地從中拿走了一分鍾,誰也沒有察覺。

有一天,人為了一件事,生悶氣,整整一上午,什麼事也沒做。時間拿走了其中的一分鍾。

還有一天,人坐在電腦前發呆。時間躡手躡腳地拿走了一分鍾。

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時間每天都從人那兒偷偷拿走一分鍾,人一直渾然未覺。

直到有一天,死神找到了人。

生命眼看走到盡頭了,人心有不甘。人哀傷地對死神說,請再寬限幾天,我還有很多事情沒來得及做呢,我沒來得及孝敬雙親,我沒能好好陪陪妻子和孩子,我雖然天天忙忙碌碌,但自己喜歡的事情卻一直沒做。請再給我幾天,讓我盡盡孝心,陪陪孩子,做做我自己的事。

死神堅決地搖搖頭,你已經沒有時間了。

人忽然想起來,若幹年前,時間曾經答應,每天為自己存儲一分鍾。但他不能確定,這個約定有沒有效。因為,他從未覺察哪一天,少過一分鍾。

時間站了出來。時間說,四十年前,你身強力壯的時候開始,我就每天幫你存儲了一分鍾,直到今天,四十年總共正好是十天。

人一聽,激動不已。人對時間說:“謝謝你在不知不覺中,幫我存下來這十天,我一定要好好珍惜這最後的時光。”

時間搖搖頭,“可惜這十天,你也已經使用完了。”

人絕望了。死神準備帶走人。人哀號:“求求你,今天你不是還拿走了我一分鍾嗎?請還給我!”

時間說:“沒錯,我剛才就是利用這一分鍾,告訴你這一切的。”

人一聲大叫,從床上驚醒,一身冷汗。

原載於《瘋狂閱讀高中版》

時間都去哪了,還沒好好愛,就老了。我們真的應該反思,當初是為什麼出發。有時候走得太著急了,以至於忘了愛,忘了感悟,忘了停留。珍惜身邊的每一分鍾,去愛、去享受生活吧。

得其反,適

文|淩雲

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是以見故。

——屈原

很多人都在為上下班堵車而煩惱,堵也罷了,偏偏總是自己堵著,而對麵反向的車道,卻往往車流稀疏,暢通無阻。看著一輛輛車迎麵疾駛而過,被堵的人,心裏真是充滿了羨慕嫉妒恨。他就是常常愜意地行駛在對麵車道的那個人。每天早晨,他進城上班的時候,正是很多人出城的時候,進城的人少,出城的人多,所以,他堵不著;傍晚,他下班出城的時候,又正是大多數人像歸巢的鳥兒,往城裏趕的時候,而出城的路,空空蕩蕩,他又沒堵著。他的家在郊區。市區的房子,先是沒趕上趟,後來是買不起,隻能住到郊區。

一般人,都怕春運的時候出門,一票難求啊,多少人,為了能買到一張回家的火車票,冒著寒風,連夜排隊。雖然到處是人潮,但人潮湧動是有規律可循的,春運的上半場,是人流由東往西、由南而北的大遷徙;而下半場,春節一過,則是由西而東、由北而南的回頭潮。每年,她都回老家陪父母過春節,卻一次也沒擠著,不但沒擠著,往返的火車,竟然都出奇地空。她工作在成都,老家在杭州。她從成都回杭州過年時,正是大量的農民工由東往西往家趕的時候;反過來,又是如此。春運的時候是這樣,“十一”長假的時候,也是如此。她與洶湧的人潮是正好相反的,因此,她來去總是很方便很舒坦。

他是一家單位的副職。在這個位子上,已經坐了十幾年,卻裹步不前,沒再進步。不是他能力不夠,而是他不入流,與班子成員沒打成一片。迎來送往,他不樂意參加;推杯換盞,他能拒則拒;所有人都鼓掌通過了,他偏偏還有不同意見;最可怕的是,好處大家都拿了,唯他那一份,被他斷然拒絕。總之,他遊離於組織這個大家庭之外,不合作,不隨大流,不講組織紀律,在班子中,他成了孤家寡人,少數派,反麵人物。結果是顯而易見的,他被排擠在外,很孤單。他樂得逍遙。最後,這家單位的班子因違法違紀,幾乎被一鍋端了,唯他清白,得以光榮退休,頤養天年。

別總是害怕自己沒隨大流,不合節拍,好像總是沒趕上趟。事情往往就是這樣,有時候適得其反,有時候呢,又是得其反,反而適。

原載於《特別關注》

有時候我們是盲目的,不得不隨大流,有時候我們是清醒的,卻也隨了大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