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如果愛意可以快遞(2 / 3)

六一節?不是隻發一個嗎?那你怎麼會有兩個蘋果?你偷人家的?我瞪大了眼睛看著你。

沒有,沒有,媽媽你誤會了。坐我前排的小胖,他被老師罰掃教室,沒人幫他,我就去幫他啦,結果,掃完之後,他就把他自己的那個蘋果送給了我。媽媽你是知道的,碰上這種情況,不收不行,況且,你都倆月沒吃過水果了。

那兩個蘋果,我至今都還放在抽屜裏。

第四天?晴

不知不覺,我已在複烤廠幹了整整兩年。轉眼,你就10歲了。

每天放學你會跑來這裏默默等我。你和門口的保安早已混得很熟。為了不耽誤學業,一到門口你就會很自覺地攤開書本,坐在花壇上寫家庭作業。

保安們被你感動了,說從來沒有見過像你那麼懂事的孩子。於是,破例讓你進門,並允許你去保安室的辦公桌上寫作業。

也是因為這樣,你才有機會看到我工作時的狼狽模樣。

當我扛著80斤重的煙筒踉踉蹌蹌地跑出倉庫時,你恰巧從男廁所裏出來。我沒看到你,我隻能低著頭,一袋一袋地數著背。有幾次,我腿軟得差點跪下,但一想你正在門口笑眯眯地等我回家,又忽然有了氣力。

我得早點搬完這30袋出去見你,我不能讓你等得太久。

一切都被你看到了。回家的路上,你執意要我坐在三輪車的車鬥裏,你說以後都是你載我。我笑了,兒子,你才10歲,你能載得動我嗎?

上坡的那條小路,你蹬了上去,又退了回來。我說:崽,坐著,讓我來吧。你不肯,你說我累了一天了,不能再辛苦。

最後,你不蹬了,直接把車連我一起推上了大坡。兒子,看著你一路大汗淋漓卻又無怨無悔地推著,我心裏真是有種說不出的難過。

你才10歲。這個年紀,你本該享受媽媽的寵愛和無憂無慮的童年,可我,卻讓你受了那麼多苦。

後來,你聽說撿飲料瓶可以賺錢,便懇求班裏的同學把喝完的飲料瓶都給你。你攢了一段時間之後,把瓶子賣了出去,賺了九塊八毛錢。

那夜,你躡手躡腳地走進我的房間,並把那九塊八毛錢悄悄裝進了我的上衣口袋。兒子,你知道嗎?其實,我根本沒睡著。

淩晨,我偷偷去看你,手裏攥著你給我的那九塊八毛錢。

桌上放著你昨晚寫下的日記。我才看到其中一句,就掩麵逃了出去。

你說,從今天起,你再也不會讓媽媽受任何委屈。

第五天?晴

你上中學之後,家裏的負擔更重了。為了幫我減輕負擔,你把課餘的所有時間都用去撿塑料瓶,故此,成績下降得特別厲害。

老師找我談話,問我是否對你疏於管教。你說沒有。老師接著問:要是沒有,為什麼你的成績會下降得那麼厲害?你說,你把時間都用去撿塑料瓶了。

我氣壞了,幾乎想都沒想就朝你臉上揮了一巴掌。說!為什麼你有書不好好讀,偏要去撿塑料瓶?

你哭了,捂著臉說:媽,我隻是想給我買一件像樣的新衣服。

兒子,我該對你說點什麼好呢?是責罵你呢,還是好好抱抱你?你看,你都和我一樣高了。

你一直沒有告訴我,你經常腿疼得厲害。你知道家裏沒錢,所以每次感冒你都隻吃廉價藥,並且告訴我,老師說了,昂貴藥裏的抗生素多,對身體不好。

體育課上的突然昏厥,致使你再也隱瞞不了腿疼的實情。

檢查報告出來那天,我蹲在醫院的廁所裏哭了整整一下午。兒子,我最最親愛的好兒子,媽媽不能給你富足的生活也就算了,可為什麼,媽媽連一個健康的身體都不能給你呢?

我真恨自己,甚至想過去死,可一想到孤苦伶仃的你,就馬上打消了這個念頭。不管貧窮還是富有,健康還是疾病,媽媽都應該不離不棄地陪著你。

醫生說,白血病雖然存活的概率很低,但不是代表沒有。

為了這十萬分之一的希望,我決定把破舊的房子和叮當亂響的三輪車賣出去。

你不允許我這樣做。你說無論如何,我都得好好活下去,如果把房子都賣了,那麼,你走也會走得不安心。

病房裏的很多人知道了你的故事。

接著,當地媒體找到了我們。

在熱心市民的幫助下,我湊足了你的第一筆手術費。就在曙光微微朝我招手的時候,你狠心拋下了我。

你在最後的遺言裏寫道:媽媽,對不起,我不想再拖累你。我知道,我好不了,我不想再這麼眼睜睜地看著你為我操勞。媽媽,手術費你留著吧,一定要好好活下去,因為,我會一直在天堂看著你!

雖然,你在生命的最後一刻仍然掛著笑容,可我還是無法原諒自己。給了你生命,卻又不能完完整整地好好愛你。

第六天?晴

天氣很好,和我第一次見她一樣。

這些天,她一直在斷斷續續告訴我那些關於你的動人故事。

醫生說,她的時間不多。

我捧著彩色信紙又去見她的時候,病房已經空無一物。

手術失敗,回天乏術。其實,你走之後,她便已經心死。哀至如此,什麼藥物均屬無用。

她把角膜捐給了另外一個孩子。那孩子和你同歲,今年17。他有著烏黑的頭發和修長的手指。

你母親昨天還給我留了一些話,我現在補進信裏,轉投給你。希望你一切安好。

兒子,原諒我沒有聽你的話,原諒我不能再愛你。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一封給你的信,要記得來天堂的門口接我。沒有眼睛,媽媽找不到你所在的路。

原載於《青年文摘》

愛子心無盡,歸家喜及辰。寒衣針線密,家信墨痕新。見麵憐清瘦,呼兒問苦辛。低徊愧人子,不敢歎風塵。

隻能愛到這兒

文|羅靜

忠誠的愛情充溢在我的心裏,我無法估計自己享有的財富。

——莎士比亞

與他初逢之時,她恰巧18。人生裏所有絢爛的風景,都在那一秒裏瞬間聚攏。如席慕蓉《一棵開花的樹》中所希冀的一般,她在最美麗的時刻與他相遇了。

他幽默、大方,寫一手好字。談吐間,那優雅的文人氣質若蘭悄綻。這些,無一不吸引著情竇初開的她。

相愛半年,他體貼備至,每夜都將她送到宿舍樓前的食堂旁邊。然後一邊酷酷地雙手插袋,一邊微笑著看她走。起初,她會撒嬌、哄騙,硬是要他把自己送到宿舍樓下。後來,她興許是累了,更或者是習慣了這樣的相送,再不去強求。

隻是,她實在不明白,為何其他的男孩都可以將自己心愛的女孩送到宿舍樓下,而他卻不可以?再者,他不都已經快到宿舍樓下了嗎?這麼多的路都已經過來了,為何他不能為她再多走上幾步?

她不去問,他也不肯說。這樣獨特而又讓人不解的相送,好像成了他們之間最默契的交流方式。隻要一到那兒站住,女孩就自然明白,她該一個人走剩下的路了。偶然,她會回頭。每次回頭都能看到他傻傻地站在那兒,保持分離時的姿勢一動不動,像個木偶。她衝著男孩笑笑,轉身飛也似的上樓了。

後來,她發現,他不僅僅是相送會留那麼一段路,就連苦苦哀求他幫忙寫個作文,他也會留下一個結尾等她完成。

她不明白,為何他給的愛就那麼不徹底?她哭過,她鬧過,可男孩卻說,人生有很多事兒都是要自己親自去完成的,我這是在幫你,這也是我愛你的方式。

女孩不語,可她忽然覺得,他不可能是自己這一生最堅實的依靠。因為,他給不了全部,他的愛,從始至終都是那麼不徹底。

外語四級考試,她連報兩次,都以失敗告終。最後,她隻能央求他在考試中給她發答案,卻不料,被他一口否決了。原本以為這是最後的,也是最可靠的一根救命稻草,怎知,會是如此脆弱,禁不住半點考驗。

艱難的考試過後,她毅然與他分手。忍痛,另覓新歡。雖缺少了初始的心動,卻多少有些安慰。後來的他,會安穩地把她送到宿舍樓下,幫她專心地做完作業,甚至,會大膽地在考試中給她發正確答案。

她對後來的他無比依賴,以至於自己都時時懷疑,是否真愛過他。可盡管她如此想著,卻也無法改變一個最終必將發生的事實——訣別。

之後,她奔入了四處找尋工作的大潮之中。幾年後,稍有一席之地的她才逐漸明白,自己是有那麼多不懂之處,事事力不從心。悔不當初。

在享受愛的歡愉時,她忘了如何去實現自己來世上一遭的真正意義。她和許多塵俗女子一般,都不明白,真愛你的人,很多時候隻能到這兒。

原載於《文苑》

溺愛不光發生在父母對孩子上,也會發生在同齡人身上。如果我們遇見一個人,他會把你寵上天,什麼事都替你做得圓滿,那就須得小心了,因為到後來的後來,你總要一個人麵對生活,所以不要沉浸在溺愛裏,要在獨立中逐漸長大!

教父親認字

文|宋敏

父愛同母愛一樣無私,它不求回報;父愛是一種默默無聞,寓於無形之中的感情,隻有用心的人才能體會。

——瓊瑤

當我決定教父親認字的時候,他早已年過半百。他時刻擔心自己會因記性不好,而無法領會我所教授的知識。我輕拍他的肩膀,像他當年哄我睡覺一般安慰他說:“爸,您別擔心,其實認字是很簡單的,隻是寫會稍微困難一點兒。”

我把新買的兒童看圖識字放在他的床頭,一遍又一遍地教他朗讀聲母韻母。在這座貧瘠的小鎮裏,他整整生活了50年。50年的地方口音,已經讓他無法分清平舌翹舌,前鼻音和後鼻音。

他每念錯一次,就會沉鬱片刻,細細思索,口中喃喃,慢慢自我糾正。而後,歡喜地跑來念給我聽,問我是否正確。

我心裏難受極了。對於這類將一生都貢獻給土地的中國父親來說,晚年學習知識,無疑是一種折磨。於是,有很多次,我板著臉告訴他,從此之後,再不讓他認字了。我以為,他會因此而喜悅狂呼,如同厭學的孩子忽聞學校放假一般。

豈料,他竟因此鬱鬱寡歡,久食無味。母親見他這般模樣,隻好又將我拉到屋中,再三囑托。她說,父親心裏一直內疚著,這些天,幾乎整夜失眠。他想,一定是自己過於笨拙,才會招致我放棄教授的工作。

我眼中瞬間泛起一片汪洋。經過小院的時候,我把新買的字典遞給了父親,並向他說明了其間種種緣由。我之所以不願教他,不過是想讓他少受些磨難罷了。

他聽出我的良苦用心,便忽然釋懷,忐忑地問我:“今天還能上課嗎?”我點點頭。他一個縱身從凳子上騰躍起來,跑進屋內,將他的看圖識字取了出來。

我再沒打斷過他的進程。我知道,我唯一能做的,就是以萬分耐心來對待他的一切提問。

教他使用字典查找所要寫出的字詞時,他經常因分不清平舌翹舌而找錯甚至找不到需要的字。有幾次,他翻得絕望了,竟撇開工具條,一頁一頁地翻著過去,細細尋看,一看便是一兩個小時。

母親擔心他這樣下去會把眼睛弄壞,又請求我想想解決的辦法。於是,我又花了幾天時間,把他常用的字詞羅列開來,注上聲母韻母,並且標明所在字典的頁碼。

他如獲至寶一般,將那張寫滿蠅頭小字的信箋紙平平整整地貼在門後,早中晚各溫習一次。母親時常笑話他,說他比大學教授們還要用功。

四月,假期結束,我再度回到湖南。臨別前,父親要走了我的聯係地址。當時,我並不明白他的真正用意。直到半月後,我在湖南的信箱裏看到一封筆跡拙劣的信件,才真正懂得他為何對學習如此百般刻苦。

信末,他寫了一句玩笑式的結尾。這句原本該讓我莞爾一笑的話,卻讓我失聲痛哭起來。他說:“兒子,這是爹這輩子寫的第一封信,寫得不錯吧?請多多指教。”

他所有努力的原因,隻是想親手給我寫一封簡單的家書。

原載於《情感讀本》

你有沒有思考過這樣一個問題:一些人改變自己的舉動,其實壓根就不是為了自己,而是為了所愛的人。

願母自私

文|李興海

全世界的母親多麼相像!她們的心始終一樣。

——惠特曼

我時常能讀到這樣的作文。年幼的學生們用稚嫩的筆跡給我寫著,他們的母親是多麼平凡而又偉大,因為她們吃足了人間疾苦。為了力求感人肺腑,他們不惜把自己的母親寫得萬般悲慘。或許他們認為隻有這樣,才足以打動我這位鐵石心腸的老師吧。

孩子們的目的達到了。我時常被他們這些不知真假的故事糊弄得淚眼漣漣。一整個清晨、午後,都沉浸在一種莫名的憂傷之中。

幾年後,這些孩子都長大了,陸續上了大學。再翻閱他們之前給我寫的作文時,我竟有了一種惶惑:為何所有的母親都得這樣悲苦?難道不悲苦的母親就不是好母親嗎?

經常能在報紙雜誌上看到類似的報道:某省某市的某位母親,為自己的孩子,甘願捐出腎髒,更或者犧牲自己的性命,以保全孩子。某鎮某村的某位母親,為了能讓自己的孩子步入學堂,接受教育,甘願下洞挖煤,過著牛馬一般的生活。

鋪天蓋地的新聞、紀實,讓我們感動,讓我們明白,並讓我們堅信,塵世中的每一位母親都有著一塊無私的角落,用以安放自己的孩子。我們為此哽咽,為此流淚,甚至覺得,這樣的母親是偉大的,也隻有這樣的母親才堪稱母親。

我們要求這樣的感動,要求用這樣的悲苦來填補我們日漸麻痹的心懷。我們需要有這麼一些母親站出來,作為代表,為我們詮釋母親這個職業的偉大。

實質上,從過醫的人,全然不用看這樣的報道或是故事。他們明了,一個女人要從妻子變成母親,勢必要經曆塵世中最強烈的苦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