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二下午,一個眼大如銅鈴的男生在廁所門口攔住了我。他小心翼翼地問:“哥們兒,普曉江是不是你女朋友?”我莫名其妙地搖搖頭。
“太好了!幫幫忙,把這封信送給她,回頭我請你吃十頓大餐,成不?”還沒等我回答,這個人就逃之夭夭了。
這封信隻有三個字:“我愛你。”普曉江撥通了信紙背後的電話,溫柔至極地說:“兄弟,我也有三個字要告訴你,你去死!”
掛完電話,普曉江補了一句:“除了靛藍小孩,我誰也不稀罕。”
秋日的落葉在晚風中戰抖,像是兀自哭訴無人聽得懂的哀怨。我默默地蹬著自行車,始終沒有勇氣問普曉江,是不是我對她十一年守護堅持,也敵不過梁樸樹的一句甜言蜜語。
易拉罐的心
普曉江再沒給我機會儲備勇氣。
她沒有坐上我的自行車,隻是安靜地站在我的後麵。猶豫了片刻,她終於對我說:“嗯,我和梁樸樹開始交往了。他不太喜歡我和其他男生靠得太近,你以後還是別載我了吧。”
我故作從容地笑笑:“丫頭,祝賀你,你一定會幸福的。”
為了躲開“希臘人”和普曉江,每天放學,我總是第一個衝出教室,第一個騎著自行車上公路。我不想看見“希臘人”和普曉江齊頭並進的背影。
普曉江說,她和靛藍小孩很有緣分,他們的名字都是三個字,且有一個字的讀音相同。
“這世界,有多少人來過又匆匆離去,他們都有著自己的姓名。同名同姓尚且比比皆是,為何你非得把不相幹的兩個字看成上天賜予的緣分?”
因為這句話,普曉江徹底和我斷了聯係。她說,她不明白,為何與她最要好的我,總是要反對她的愛情。
普曉江當然不會明白。易拉環拚了命地護著易拉罐的傷口,可易拉罐的心裏,永遠隻裝著可樂。
奮 不 顧 身
在開學典禮上,普曉江跑到我們班的方陣,和“希臘人”站在一起。
普曉江把外語課本的扉頁疊成了老鷹飛機。她晃著手裏的重大成果問“希臘人”:“喂,靛藍小孩,你敢不敢?”
“希臘人”向來是個循規蹈矩的膽小鬼。他一本正經地說:“曉江,別鬧了,現在正在開會呢!”
普曉江有點兒生氣,她幾乎想都沒想,就把手裏的飛機扔了出去。結果,這架乘風而去的飛機,不偏不倚,恰好撞在禿頭校長那張唾沫橫飛的嘴巴上。
“誰?給我滾出來!到底是哪個班的壞分子,啊?簡直無法無天了!”
人群一陣騷動。
“肯定是中間這條線的,飛機就是從這個方向飛過來的。請中間這個方陣的各班班主任迅速查明,這樣的壞學生,我們一定要嚴厲處分!”
普曉江和“希臘人”瞬間噤若寒蟬。
我知道,如果沒有人站出去,這場典禮永遠都不會完結。
一分鍾後,我主動走上了講台。因為這件事,我不但遭到了所有領導的斥責,還在廣播裏連續念了三天的檢討書。
普曉江在小區門口對我說謝謝的時候,我笑了。她知道嗎,為了她,我可以對任何事情都奮不顧身。
靛 藍 小 孩
普曉江並沒有因為我的犧牲而感動。她的心,從始至終都是一個冰冷的易拉罐,裏麵隻有可樂一般的靛藍小孩。
填報誌願那天,不知為何,我忽然有了一股充滿惆悵的勇氣。我知道,如果這次再不坦白,那麼,我將會錯過一切可能出現的奇跡。
清晨,我一個急刹車把普曉江攔在了十字路口。“咳,普曉江,記得你說過,你很想去海濱小城看看。如果,我報考了沿海城市的大學,那麼,你會不會跟我一起走?”
普曉江停頓了片刻,仰麵看著我。她的眼眸第一次深邃得使我害怕。
“很感謝你這些年對我的照顧,但我一直都把你當成哥哥來看。對不起,我已經答應梁樸樹,陪他一起去西安。”
在風起的路上,我獨自眯著眼,把自行車的前後輪騎得嗚嗚作響。
就算梁樸樹懦弱得不肯為普曉江做一點點犧牲,就算我慷慨到可以為普曉江不顧前程,忘卻生死,那又怎樣?普曉江喜歡的照樣還是擅長明哲保身的梁樸樹。
普曉江要走那天,我朝她的背包裏塞了一本新書,名叫《靛藍小孩》。我說:“希望你的靛藍小孩,能和這本書一樣,終身對你不離不棄。”
傍晚5點30分,飛往西安的客機準時越過小區的樓頂。我衝著轟隆隆的飛機大喊了一句:“普曉江,我喜歡你!”
那顆蘊釀了十一個春秋的少年淚,終於在十七歲的秋天落了下來。
原載於《瘋狂閱讀》
有沒有那樣一份情,縱使無比癡情,可還是換不來在一起的機會?可是,正是這份情,讓我們懂得,怎麼去愛一個人,不是嗎?
看看你有多富有
文|秦清秋
健康是人生第一財富。
——愛默生
第一次,我感覺自己是個很富有的人。
那天出差途中,我隨手買了一份當地的報紙,看到這樣的一則報道。報道的主要內容是在全球經濟危機影響下,許多人探求不同的生活方式,尋找一些普遍價值標準,在一定程度上取代金錢掛帥的價值觀。
排在第一位的是健康。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價值200萬元人民幣。
人,是脆弱的;生命,也是脆弱的。這是每個人漸漸長大之後都能深深體會到的感受。有一位富有的企業家在生過一場大病,從死神手裏逃出來之後,說道:“現在我過的每一天,都是感恩的生活,如果用1後麵無數個0來代表人生,1就是健康的生命,後麵無數個0代表的是地位、權力、金錢等。某天一旦前麵的1失去,後麵無數個浮華的0都歸於沉寂。當一個人躺在病床之上奄奄一息時,銀行裏有億萬錢財,那也不過是個抽象的數字而已。”
所以,追求所有的東西之前,要有一個健康的身體。
這樣的財富——幸好,我有。
排在第二位是聽到有人向自己說“我愛你”,價值182萬元人民幣。
這讓我非常感動。在調查過程中,當受訪者被問及人生中最開心最幸福的時刻時,猜猜他們說了什麼?對,是有人對他們說“我愛你”的時候。
這是個已有許多人不相信愛的時代。其實,人們的心底是多麼渴望被愛溫暖。西方有一句話叫作:“為愛而愛,是神;為被愛而愛,是人。”更多的時候,被人深愛和深愛一個人,都是人生裏最讓人珍惜和動容的感覺。
在這個寂寞的世界上,有人深深愛著自己,有人輕輕對自己說“我愛你”,這是多麼幸福、多麼令人歡欣鼓舞的事!那是一種足以令人熱淚盈眶的溫暖。
所以,愛我所愛,珍惜愛我的人。
這樣的財富——幸好,我有。
排在第三位的是在安全與和平的國家生活,價值144萬元人民幣。
每當看到當今世界上的一些國家的百姓被戰爭、饑餓、恐怖、死亡等時刻籠罩著的時候,我很慶幸自己生在一個安全與和平的國度裏。雖然她說不上盡善盡美,但生活在這樣的國度裏是踏實和安全的。
這樣的財富——幸好,我有。
排在第四位的是擁有自己的孩子,價值138萬元人民幣。
沒有親曆不能擁有自己親生骨肉痛苦的人,永遠理解不了那種痛苦。我的老家有一對夫婦,結婚十多年就是沒有孩子,檢查結果是妻子小方的問題。夫婦倆什麼方法都用盡了,什麼醫院都跑過,也來上海治療過,甚至我還陪著他們跑了不少趟醫院。結果負債累累,什麼苦都吃了,就是治不好。外人的異樣眼神、公婆的白眼、丈夫的冷淡,無數心理、生理的折磨,讓三十來歲的小方憔悴蒼老。回想起醫院裏那一雙雙渴求孩子的眼睛,令人心痛。
擁有自己聰明的、可愛的、美麗的孩子,是多麼幸福的事。
這樣的財富——幸好,我有。
排在第五位的是閱讀,價值60萬元人民幣。
我愛讀書,這已成為我的習慣。記得剛來上海的那幾年兩手空空,不得已要奮力工作來改變現狀,那時讀書與寫字於我是一種奢侈。待一切基本安定之後,回首過去,我痛惜流逝的光陰。好在我還年輕,書仍可以讀,字仍可以寫。
有同事告訴我,不知怎麼回事,他一拿到書就哈欠連天。我笑笑說,因為他沒有這種習慣。
讀書,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養心。我很少有感到非常無聊的時候,哪怕漫長的出差途中,因為我的手裏有一本書,我的手、心都不空,何來無聊?羅曼·羅蘭說過,讀書,就像迎著朝陽走路。我真的有這樣的感覺。
這樣的財富——幸好,我有。
好了,就這些。你也看看,上麵這些財富你是否也有?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麼,就趕快收起你的歎息、抱怨、苦惱、失意,朝前看,迎著朝陽走路。因為,你瞧,你都已經有價值幾百萬元的財富了!
原載於《才智》
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最真實的一句話。如果你曾經得過一場病,就會明白這個道理了。
價值70萬美元的建議
文|順江
良藥苦口利於病,忠言逆耳利於行。
——佚名
1903年,施瓦布到伯利恒鋼鐵公司擔任總裁。由於公司管理出現問題導致效率低下,施瓦布為找不到解決問題的辦法而苦惱。
有一天,施瓦布路過煉鋼高爐車間,看到高爐負責人艾維拿著扇子正在打盹。看到總裁來到身邊,艾維隻把屁股挪了挪,仍繼續搖扇子。
施瓦布對他說道:“這可是上班時間,你是車間負責人,要帶領你的團隊提高效率!光打瞌睡可不行。”溫和的話語裏隻有提醒,沒有批評。哪知道艾維聽後卻反擊道:“你製定那麼高的生產目標合理嗎?任憑員工如何努力也達不到,所以除了磨洋工,還是磨洋工!”
“全公司如果都在磨洋工,那效率哪兒去了?”施瓦布說。
“你隻是比我運氣好罷了,我如果像你那樣摸到一張好牌,絕對不會這樣做。”
施瓦布聽到這句話,真想上去揍他一頓。原來,施瓦布18歲在卡內基鋼廠做打樁工的時候,每天隻能掙到1美元。為了快速積累資本,實現自己的夢想,他經常到鋼廠附近的大型賭場試一把,後來一夜之間鹹魚翻身。由賭徒到總裁,神話般的逆襲,把施瓦布推到了社會上層。他沒想到會通過這種途徑成了有錢人,因此最忌諱別人談自己的發家史。艾維這句話明顯揭了施瓦布的短處,可是他並沒有大發雷霆,而是耐心地問道:“如果是你,公司效率這張牌該怎麼打呢?”
艾維看到老板一副急切的樣子,賣起關子道:“我能提高手下人的效率,甚至銷售量,隻要允許我跟每個部門主管談上15分鍾的話,看不到效果,一分錢不要。”施瓦布聽後欣然答應。
三個月後,公司效率果然大幅度提高,銷售量也突飛猛進。施瓦布堅持使用這套方法,使伯利恒鋼鐵公司在5年時間裏多賺了幾億美元,一躍成為世界最大的獨立鋼鐵生產企業。施瓦布也成了世界有名的鋼鐵巨頭。
其實,艾維隻是向每個部門主管提出了一個相同的要求:在每天離開辦公室前,都列出第二天必須要做的最重要的6件事,按照重要性順序排列。每做完一件就劃掉一件,然後接著完成清單上的下一件事。如果哪件沒完成,就把它寫到第二天的清單上去,這就是管理學中經常提到的“時間管理清單”。
當施瓦布給艾維寄去一張麵額2.5萬美元支票(按現在應為70萬美元)的時候,很多人都表現出吃驚的樣子。施瓦布卻說:“這是他給我上的最珍貴的一課,這個建議的價值遠不止這個數。”
不要把別人在自己麵前揭短全都看成敵意和傷害,在別人挑剔的目光和刻薄的言語裏,冷靜睿智的人更能看清並找到自己的偏頗之處並予以改正,從而使自己走上成功之路。
原載於《山海經打拚》
成長路上,一路坎坷,我們不是聖人,難免犯錯。勇於聽取別人的建議和批評,將使我們進入生命的另一個高度。
以音調增加味道的餐館
文|奇清
凡能獨立工作的人,一定能對自己的工作開辟一條新的路線。
——吳有訓
俗話說,條條大道通羅馬。倘若能找到一條前行的“快車道”,也許我們能更快更好地到達目的地。
斯特林是英國的一位歌唱家。2012年2月的一天,他突然失聲,經過治療,雖然恢複了聲音,但音質已大不如前,這就意味著他的歌唱生涯結束了。接下來的路該如何走,成了擺在他眼前的一個難題。由於他平時對吃有研究,享有美食家的聲譽,朋友便建議他去開一家餐館。他覺得這未必不是一條路。斯特林於是在倫敦開了一家名為“沃爾夫之家”的餐館。隻因餐館滿大街都是,半年過去了,這家餐館仍然是門可羅雀。
一天,揪心的斯特林考慮著餐館是否該繼續辦下去,他一邊思考著,一邊隨手翻開一本科學雜誌,一則報道映入他的眼簾:味道和音調具有內在聯係,高音主要與酸味和甜味關聯,而低音則更多地與苦味和鮮味相關聯。斯特林饒有興趣地讀完後,感覺一條寬廣平坦的大道已鋪在了腳下。
通過連續半個月的苦心研究,他在蛋糕的外麵裹上巧克力,製作出了一種“音樂蛋糕”,其味道既苦又甜。如果客人喜歡甜味,就放上一段音調偏高的音樂;如果客人愛好苦味,則以音調偏低的音樂伴奏。
“音樂蛋糕”一經推出,人們紛紛前來品嚐這一新穎獨特的食品,感受這一別開生麵的“甜苦交響樂”。
首戰告捷,斯特林再接再厲,推出了更多的“通感音樂食品”。一個月後,他又推出了“音樂咖啡”。為這款飲品伴奏的是歌劇《圖蘭朵》中普拉西多·多明戈演唱的《今夜無人入睡》。經過多次試驗後,斯特林最終將《今夜無人入睡》鎖定為“音樂咖啡”伴奏曲,因為咖啡的苦味與歌唱家普拉西多·多明戈低沉的聲音很搭配。
人們品嚐了他的“音樂食品”,一致認為非常有利於身心健康。一天,有一對情侶因心情鬱悶來到了他的餐館,在品嚐“音樂咖啡”等後,進門時的不愉快竟然一掃而光。買單時,因特別高興,這對情侶表示願意多付幾十英鎊,被斯特林婉言謝絕。
不到半年,他的餐館聲名鵲起,引得許多非英國籍客人也慕名而來。然而,這些人品嚐了他的“音樂食品”後,覺得不像英國人所說的那麼神奇。後來斯特林發現,原來是“水土不服”的原因。於是,他又開發出了“異族音樂佳肴”,伴奏的是相應的民族音樂。就這樣,以不同民族特色食物為基礎,他先後推出中國、印度、法國、意大利等不同風味的“音樂食品”。選擇的曲子也許相同,但法國菜搭配法國酒,以法國手風琴伴奏;印度食品則以印度錫塔爾琴伴奏……
由於合適的音樂和食物大大地滿足了這些異國顧客的口感,因此這些客人除了一次又一次光顧外,還帶去了許多他們同一國籍的新食客。
客人爆滿後,為了不影響服務質量,斯特林又推出了一項新的服務,即每一道菜品或點心,皆附有一個手機號碼。比如說,在客人點了“音樂蛋糕”時,隻要撥通這個電話,食客就可以通過按“1”,聽到相應的高音音樂,味道就更甜些;或者按“2”,聽到的是低音音樂,點心味道也就更苦一些。
一個好的點子,讓斯特林賺得盆滿缽滿,他的年收入已在300萬美元以上。
斯特林的“音樂食品”得到包括牛津大學等高等院校和英國相關科研院所專家們的高度評價。他們說,不同的伴奏音樂能使食客對酸、甜、苦、鹹、鮮的感受改變5至10個百分點,以音樂和味道的互相搭配,讓人們吃得心情更愉悅,身體更健康。
食物的味道可隨背景音樂而不同,人生也可以通過智慧、奮鬥而改變。隻要有一顆向著遠方進發的心,一個人就不難走上通向成功的“快車道”。
原載於《當代青年》
一個人或者企業如果滿足於現狀,那無異於等死。勇於突破和挑戰,去追尋前麵未知的東西,也許會發現驚喜。
借一筆不能花的錢
文|幸運小嵇
如果一個人僅僅想到自己,那麼他一生裏,傷心的事情一定比快樂的事情來得多。
——馬明西比利亞克
借一筆不能花的錢,難道是新近出現的高利貸?非也!幾年前,美國一家機構推出這項借貸方案,不僅不是剝削貧窮者,反而是幫助他們走出困境。
這家社區發展機構名叫以往隻是單純從經濟上幫助各類弱勢群體,但實際效果並不好。很多人拿到援助後,出現在各類高檔消費場所。等錢被揮霍一空,他們又裝出可憐樣,對社會伸出雙手。能否找到一種方式,既能讓他們真正脫離貧困,又避免養懶漢?
經過多年的社會調查,這家機構發現留下較好的信用記錄更有作用。在美國,信用記錄是一個人在社會上安身立命的基礎,甚至比銀行存款、職場地位更為重要。如果信用記錄上有汙點,那麼他將在社會上寸步難行。同樣使用信用卡,信用記錄好的人得到更多實惠,而那些記錄差的人就會受到很多掣肘。10000美元貸款,良好信用者要付1300美元利息,而不良記錄者要付7600美元利息。
要建立好的信用記錄,首先就是要按時還款。工作人員的頭腦中勾勒出一個方案:能否建立一個虛擬貸款項目?名義上是把錢借給窮困的人,實際上對方一分錢也拿不到,這樣他們就不會去花天酒地。貸款由公益機構保管,如期將錢還入銀行賬戶中。他們很快做了一套詳盡的方案,沒想到卻遭到一些人反對。
銀行方麵倒沒有什麼意見,反正把錢借給誰都是借,更何況是信譽良好的社會公益機構。問題出在某些議員身上,他們認為既然把錢借給受助者,就應該讓他們拿到現金。強行把錢扣留在機構手中,實際上剝奪了弱勢群體的自由支配權。由於爭論不休,不得不召開多次市民聽證會,各階層代表就方案的合理性激辯。議會對這個方案進行表決,最終以微弱的優勢通過。
方案通過後,公益機構立刻向全社會公布具體內容:每人可以借300美元,然後每次償還25美元,就有25美元打進受助者被凍結的儲蓄賬號中。當年年底,加上之前的300美元,賬戶上會有600美元現金。這時就能獲得按時還款積累的信用積分——接近689,這也是美國平均水平。有了好的信用記錄,受助者就可以申請信用卡、買車買房。
從行為經濟學角度來看,一個月存100美元很容易被消費掉,欠人100美元卻能提供強大動力去賺錢。從另一個角度來講,幫助低收入人群建立信用,也能提升整體經濟的健康程度。這項方案實施幾年來,已經幫助幾百位底層人士實現自食其力。很多受助者甩掉了頭上那頂不良信用記錄的“破帽子”,生活步入良性循環軌道。
傑克就是他們中的代表。此前,因為幾次信用卡延遲還款,在租房和買車借貸時遇到很大麻煩。他不得不求助這個借貸模式。一年時間過去,傑克因為努力工作得到升職,月收入增加50%。他租了一套五室三廳的住房,買了一輛不錯的車,並和心愛的女友登記結婚。
“我要感謝這個借貸方案,沒有它,或許我還吊兒郎當地活著,哪有現在的幸福生活?”麵對媒體的采訪,傑克動情地說出這句話。
隻有讓受助者自食其力,他們才算真正擺脫困境,迎來嶄新的人生。
原載於《青年時代》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幫助弱者擺脫困境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卻是讓弱者學會自食其力。所以,慈善也是一樣,不能讓受助者擺脫一個困境,然後進入另一個困境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