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景在深山(三)(1 / 3)

四.美景在深山(三)

20.激奮的夜多彩的夜

雪原,無邊無際的雪原。

是誰給這白格生生的世界裏織出了一幅圖案似的地毯?

三道深深的輪印,展示著清晰的花紋,袒露在雪原上,向遠方伸去。稍許,落雪就把後麵的輪印掩埋

了,長長的線兒漸漸變短。它繼續向前延伸又變長……

昆侖山裏靜悄悄,一切都仿佛沉入了沒有太陽沒有星月的穀底。隻有漫天的雪花在無聲地飛飄著,拋

撒著……

轍痕裏疊印出自行車、三輪車、汽車三個大小不一、形狀各異的輪子,旋轉,前行……廣闊的天地間

這陣子仿佛隻剩下這幾隻輪子在吃力地滾動著,滿天飛舞的雪花便是它砸得濺起來的粉末……

今晚,除夕之夜。

山那邊,開汽車的司機,蹬自行車的廠長,踏三輪車的藏族老人,好像定了格似的,保持著不變的間

隔,向著山中駛去。

前麵,是一片禿禿的、矮矮的山丘。奇怪?這丘上怎麼沒落一點雪?

突然,傳來陣陣機器的轟鳴聲,時斷時續。但很有力,雪原都被震動了。

噢,敢情是山裏工廠的機器那熱烘烘的震動把山丘上的雪烤化了,抖掉了!

車輪衝著那飄著縷縷藍色絲絹樣濃煙的方向駛去。

今日傍晚,水泥紙袋廠在經過了一天的喧鬧之後,突然變得出奇的安靜。這是一年的最後一天的最後

時刻了,再過幾個小時就會有新的太陽升起。這瞬間的安靜,是新與舊在默默沉思中接交班嗎?

隻是一陣短暫的安靜,廠裏浮躁起來了。工人們陸續走出廠門,分散在四方鋪滿薄雪的小路上。過年

了,快點趕回家,步子好快。盡管路麵很滑。

最後一個走出廠門的是廠長陳誌輝,他推著自行車給傳達室的紮西老人笑盈盈地打了聲招呼,就一撂

腿騎上車子顛風雪加大。

“等一等!陳廠長,電話!”紮西邊跑邊搖手,朝著已經被風雪遮沒了的陳誌輝追上來。

原來,水泥廠下午接到為青藏高原某重點工程生產一批急需水泥的緊急任務。這樣,原定正月初五以

後要的那三萬個水泥袋必須提前到今晚運到水泥廠。告急!

陳廠長是個複員軍人,過去和現在都習慣於並經常執行突然而至的火急任務。他聽了紮西老人的訴說

後,撩掉大衣,連著撥通了幾個電話,嗓子都喊啞了。很快就把生產科長、車間主任、司機等有關人員召

回到廠裏。

沒說的,這些“兵”們都學會了廠長的性格,蠻能啃硬家夥。搬貨、裝車……沒出一個小時,得,整

裝待發!

汽車出發了,科長和主任押車。其他人都老老實實的給我回家過年。這是科長宣布的。他特別強調,

誰也不得違犯。

他肯定是有所指的,陳廠長爭著要去押車,是被他們兩個強行從車上拽下來,宣布了這條“紀律”。

一年360天,廠長沒有一天不是扛著整個廠走路,他歇過一天肩嗎?好不容易熬來個大年夜,如若再不回去

和嫂子團圓,不是太……

陳廠長望著汽車影兒被雪煙漸漸吞沒了。才推著車子沒精打采地往家走。剛挪兩步,他就收住了腳步

:不行!我不是平時對自己有個要求嗎!今晚水泥廠的同誌熱火朝天地幹,電話說好了的,我們廠的同誌

也去跟著忙,作為廠長,我怎能不在現場呢?走!

他掉轉自行車,身子一撲一躍,上了車。越蹬越歡,還不住地接著車鈴。鬼!山野空無一人,按鈴給

誰聽?年夜嘛,熱鬧熱鬧。

雪地上,一行細細的輪印在延伸。自行車迫汽車……

陳廠長走後沒有十分鍾,紮西老人就犯起了心事:大家都在忙乎,我也得找點事幹幹心裏才坦然。除

夕夜,光有機器的叫聲沒有爆竹響,這不是有點單調嗎?走,給在生產線上千活的水泥廠的同誌放鞭炮去

他出了門轉個彎就了家,讓老伴替他在傳達室守著電話,自己隨手把家裏準備的幾掛鞭炮拿上就走了

。他不會騎自行車,三輪車倒有一輛,他蹬那玩意還是好手呢!三隻輪子切開了凍結的雪路,發出吱吱嘎

嘎的聲音……

夜色濃濃,飛雪蒙蒙,除夕之夜因為有了這些飛輪滾動的聲音,肯定是激奮的;又因為有了這即將給

機器伴唱的鞭炮聲,肯定是多彩的……

21.“國慶留念”

戈壁灘猶如一片偌大的枯黃的葉子,細細而蜿蜒的公路,便是它的葉筋。

北京吉普使著勁在這張葉子上吭哧大半天,也見不到一戶人家,隻有那些跟戈壁差不多顏色的紅柳包

、駱駝刺,不時地從擋風玻璃上閃過。

這就是戈壁的生命嗎?

似乎從天上掉下來一個風景點:一片青翠的綠蔭環抱著一泓小泉。

走近,你會看到那是幾棵沙棗和楊柳,臉盆大小的一眼泉正咕咕帶響地冒著水泡。泉周圍濕漉漉的地

上綻開著紅的、黃的、紫的野花。泉水極為明澈,陽光一直可以射到水底的小石子上,石子在水中投入淡

淡的、顫顫的影子。

這兒溢滿花香,連空氣也是香的。

一個戰士俯下身子,掬一把泉水輕輕洗去臉上的沙塵,又掬一把水連那花香一起灌進了肚裏。

這不是戈壁灘上的海市蜃樓,而是中蒙邊境老爺廟邊防站一個令人留戀忘返的邊防風景點。

原先這裏沒有泉,方圓幾百裏無人煙,吃水要到100公裏外去拉。戰士們摸爬滾打、巡邏訓練、施工生

產,常常弄得一身汗泥,清清爽爽的水隻能在他們夢裏出現。

一次,部隊在離界碑300米遠的地方施工,一個戰士意外地發現了碗口粗的一個泉眼,這事可把大夥兒

給樂壞了。他們掘開浮土,刨去亂石,那泉水越湧越多,越清,好爽人!後來,這裏就出現了一個人工泉

。戰士們在泉邊立了一塊水泥碑,上麵刻了三個塗著紅漆的大字:“映心泉”。

沙漠湖泉那鏡麵似的水波上,早早晚晚都映照著邊防戰士站崗巡邏的身影。戰士走過湖泉後,它又變

得像山穀一樣深邃,靜謐。

戈壁深處的小泉,你有多少寂寞!

突然,有一天它變得熱鬧非凡起來了。戰士種的草、菜、花、樹,在湖邊的濕地上蓬蓬勃勃地長了起

來;野兔、黃羊、山雞常來飲水。就連珍禽白天鵝也到湖邊來觀光!

戰士們變得神氣了,他們打一桶水,在爐子上燒熱,宿舍的門上掛一塊“正在洗澡,謝絕入內”的牌

子,盡情地在屋裏澆灌自己。他們風趣地說,這是單間澡塘,首長待遇!

戈壁有了泉湖,便有了色彩,有了笑聲,戰士們更愛照相了。也許是第一張照片吧,就一炮打響,上

了《人民畫報》。那真是詩畫配呀——太陽像一輪火炭從地平線上緩緩躍出,早起的白天鵝在湖中嬉戲,

蘆葦在微風裏似乎帶著響聲搖曳。一隊挎槍巡邏的戰士沐浴著朝陽路過泉邊。遠處,悄不聲地站著“業餘

攝影師”,“哢嚓”一幅恰如南國水鄉情趣的照片拍下了。

拍照,成了邊防站幾乎所有戰十八小時之外的一項極為興致的活動。每當有人探親、過生日、複員時

,總要在泉邊拍照留念。從內地來邊防看望兒子的鄉親,臨走前也要拉著兒子以泉為伴照張相。小小的泉

湖,留下了多少人的英姿,多少人又把它的碧波帶到祖國四麵八方。

最難忘的還是那張“國慶留念”。

從烏魯木齊市入伍的戰士小季,曾在老爺廟邊防站奉獻過三年,映心泉裏永遠地灑下了他的汗水。複

員後,他一直念念不忘映心泉,並把映心泉的故事講給大學畢業工作的未婚妻小呂聽,把他在泉邊的留影

拿給小呂看。姑娘也深深地愛上了映心泉。新婚,他們沒有去西湖,也沒有上北京,而是乘火車,坐汽車

,搭拉水車來到了映心泉邊。當時正值國慶節,戰友們為他們舉辦了簡樸熱烈的婚禮,自然也沒有忘記在

泉邊拍一張結婚照。更有意義的還有另一張留影:全站的同誌和新娘新郎一起在映心泉邊合影。這張集體

照拍得好開心啊,每個人臉上的笑容似乎都要飛起來了。

據說,後來戰友們把這張合影寄到廣州一家彩擴部,一再翻印,寄給家鄉的親朋友好。那合影的角上

印著四個字:

“國慶留念”。

(與韓萍合寫)

22.小鬆樹上的童話

夜幕悄悄地在昆侖山降臨了。我在山口的不凍泉運輸站下了汽車,又搭上一輛順路的膠輪馬車,吱吱

呀呀地顛了十多裏,才到了一個山間平壩。一輪浩月像一朵銀輝四射的睡蓮,開放在深藍色的夜空。馬車

剛一停住,我就看見黑絨般的夜幕上,有一片耀眼的燈光,猶如一幅美麗的綴金圖案,閃閃爍爍。走近一

看,原來是一棟三層樓房窗口的燈火。

到了,鳥圖美仁居民點!按計劃,我今晚在這裏住一宿,明日繼續進山。

這個居民點其實還沒有住上一家居民呢!它誕生得太倉促了,最新的地圖上也沒有來得及標上它的名

字。現在住在這裏的大都是臨時戶口,有水文站、運輸隊、勘察隊的探親家屬,有高原野生動物調查組的

同誌,有來自附近幾個礦廠出差的人員,還有深入生活的作家……我來到樓前,看到地上倒著一堆一堆的

垃圾,果皮壓著廢紙,爐灰挨著木屑,斑斑點點,高高低低,連道路都被擠窄了,弄不好就會撲你一腳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