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3(1 / 3)

第五章3

小小說的精致感

——讀周海亮小小說集《刀馬旦》有感陳爾耳

在不到二千字的篇幅裏,要想將一篇小小說寫得有聲有色有滋有味實屬不易,周海亮卻在這塊狹窄局促的空間裏閃轉騰挪,運動自如,寫下了一篇篇讓人感歎、驚歎、讚歎的小小說。

《刀馬旦》此文緊緊抓住武生情感的波動這條線索,將刀馬旦對愛情的堅持刻畫得格外動人。

“他(武生)認為,他終於找到了自己的愛情。他可以等。哪怕長久。”經曆一番波折之後,“刀馬旦說,真的不等了?武生說,不等了。”

—個“等”字,包藏著情感萬千。

《請求支援》一開始就將讀者引人到了一場劍拔弩張生死攸關的戰爭之中,讓人像觀賞一部武俠電影,在讀者一步步去關注主人公“你”的最終命運時,作者卻筆鋒一轉寫道:“即使在虛擬世界裏,最後一位給你支援的,也肯定是你媽。”原來文中的“你”就是一個沉迷於網絡遊戲的孩子。

在這篇小說中,作者仿佛設置了一個龐大的口袋,在你投身其中的時候,作者將口袋口一紮,會讓讀者一下亂了分寸。特別是作者運用第二人稱“你”,讓人有身臨其境之感。

《一條魚的狂奔》整篇小說是對現實生活中世風日下的刻畫,讀來讓人感到有種密不透風的壓抑,有種想狂奔、想逃離的感覺。我們或許都會為整日奔波在城市裏的那位安裝工感到不值,但是一句“謝謝你啊”卻讓安裝工“淚灑成河”。在他看來,這聲“謝謝你啊”的衝擊力不亞於他手中的衝擊鑽,因為這讓他感到這個城市還有光,還有希望,還值得自己待下去,所以“他想他明年,可能還會留在這裏。他知道這個城市需要他,用極度別扭和危險的姿勢,將堅硬的混凝土外牆,鑽磨出一個個大小不一的圓孔'但願這圓孔能透氣,也能透光。

《二叔的胡琴》中幾次出現:“二叔隻拉京戲。他的胡琴是給人伴奏的。卻隻有灰塵圍繞著演奏中的二叔。那些細小的微粒跳著細小的舞蹈,急切地想把二叔的抬頭紋填滿。”這個細致入微的細節刻畫出了二叔耿直、落寞的形象。這似乎在喑示二叔的一生注定是個悲劇。

《丟失的夢》中,父親去世後,“母親的夢千姿百態,千奇百怪,千頭萬緒,千變萬化。”

夢似乎與母親糾纏不清,千回百轉,不絕如縷了,但母親卻樂此不疲,正如母親說:“如果夢裏不能相見,我靠什麼活下去。”——夢成了維係母親生存的力量,這夢成了母親的所擁有的一切——“年輕的父親,總是固執地在她夢裏出現。

原來如此!愛情具有讓人愁腸百結、曰思夜想的力量!

《粉刺》中,當已近不惑的老張,借為汪麗擠粉刺的機會,抱緊了年輕的汪麗時,汪麗卻掙脫了,她說:“對不起張大哥你太幼稚和衝動了。然後她走了,臉上帶著那個擠了一半的粉刺。”

這個“擠了一半的粉刺”就像巨大的諷刺,使得整篇文章像個黑色幽默。這“粉刺”,難道不是潛伏在每個人身邊、每天都在潛滋暗長著的誘惑嗎?

我們又該如彳可拋卻這些誘惑呢?

《無奈酒闌時》,題目出自宋代詞人葉夢得的《虞美人》:美人不用斂蛾眉,我亦多情,無奈酒闌時。

此文哀婉動人,寫出了妓女糖兒多情時的無情和無情時的多情。

《長窩》一文因為一條長凳,竟然鬧出了人命。作者將農民小農意識中的斤斤計較,以及人性中存在的醜惡刻畫得令人不寒而栗。“我們撈到了很多東西,但我們依然貧窮。”一這是某種意義上,農民的集體的真實寫照。

《上帝的瓶子》中,那個酋長手中的瓶子,儼然成了最高權力的象征。但瓶子畢竟隻是一個普通的瓶子,不是無所不能的上帝。在我看來瓶子就是愚昧和麻痹無知人的工作。

《請她來吃頓飯吧》這是一篇讀完讓人心酸落淚的故事(這好像是作者的強項)。老家夥一輩子以修鞋維生,一生卑微,窮困潦倒,所以一直為兒子找不到對象自責。但是在他一遍遍地重複“請她來吃頓飯吧”後,卻仍然不知道能否挽回兒子失去的愛情。

《巢》是一篇對現代都市中拆遷改造的反思。拆了,遷了,改造了,城市越來越現代化了,人類最終就能生活舒坦嗎?人類又將去向何處?“傻子盯著柳樹看了很久,突然號啕。他跑上前,摟抱著樹幹,憂傷地親吻著古老幹裂的樹皮。然後他跟柳樹告別,轉身離開,一路揮灑淚水。樹幹上畫著一個白色的圓圈。圓圈裏寫著一個白色的漢字:拆。”

文中的傻子真的傻嗎?一定程度上,難道他不是象征著最原始、最樸素的生存願望嗎?可是最終的結果怎麼樣?就連他居住在柳樹上,世人也容不下他。

傻與不傻,似乎很難判定,或許隻有時間才能鑒定。

《簾卷西風》與《無奈酒闌時》一樣,同樣寫愛情。女人似乎是善變的動物,當現世安穩,歲月靜好的時候,幾個人能守住自己內心的平靜。男人似乎也是如此。

“美貌是狐的天堂與地獄,幸福和悲哀。”但是當狐不惜自毀美貌,隻為追求所謂的真愛時,還是讓人唏噓不已。愛情是盲目的,所以我們能理解。

《冷夜》這篇小說極具畫麵感,卻讓人感到異常血腥。他,一位農民工,出門在外,但他戀家。文中一再強調:“他想起家鄉,想起父親,想起院子裏的無花果樹。”這給人溫暖,卻更加反襯結局的“冷酷無情”:因為在超市未結賬之前吃了一顆綠色的無花果,卻被超市保安口喊抓賊,不停追趕,驚慌失措中他遭遇車禍,文中小小的無花果藏著他對家人的無限思念,卻也成了他最終的歸宿。

《叫大瘤的孫再》全文圍繞著孫洱脖子上的大瘤展開敘述。文中寫道:“大瘤花掉六年的工資割掉了陪了他二十年的大瘤,卻割不掉隨了他二十年的外號。大瘤覺得這個錢,花得真不值。”通過此文我們可以想見:當大瘤聽到“孫搏”(往往被問道孫什麼玩意兒)時,他眼睛裏一定流露出光芒萬丈。

名字雖然是個符號,卻關係到一個人的尊嚴。

《酒醉的譚哥》一文中,譚哥的生存哲學:“隻要是酒局,就得有一個人站出來被別人當猴耍,這樣大夥才能高興,才能盡興。”而且“他的偉大之處在於,能把這樣的一個節目,天衣無縫地表演二十年。”此文無疑是對現實生活某些現象的揭露。

這不禁讓我們感歎:一個人的隱忍時間竟然可以這麼長久(直到譚哥退休〉,但一般入能隱忍到那個時侯呢?

《木槍》一文正如作者開篇所言:曆史有時候真的是“荒誕不經”的。

《立秋》一文讀完讓人感到好像寫得比冬至還要冷。戰爭是無比殘酷的,即使是親兄弟有時候也要兵戎相見,拚個你死我活。當讀到“他瘋狂地往豁開的肚子裏塞那團腸子。他塞啊塞啊,總塞不進去”時,不禁讓我想起了我弟弟。潸然淚下。

關注周海亮的文章,最初是從看他那些所謂的“心靈美文”開始的,不覺之間他已經華麗拷身。他以豐富的作品題材,充滿質感的文字,精雕細刻的精妙細節,汩汩流淌的充沛情感,讓人感受到他滔滔不絕的才情。

但是,我想如果文章過於拿捏,有時候會讓人感覺不自然。

是為我的一孔之見。與海亮兄及其他朋友交流。

周海亮小小說《請求支援》賞析

馮誌偉

初讀周海亮小小說《請求支援》的人都會驚讚且歎服作者那精湛而高超的構思,全文百分之九十的筆墨都在集中刻畫一個武功髙強、行俠尚義而又充滿個人英雄主義的“劍客”,即主人公“你”。非讀至文末,我們總會一直把它誤讀為一篇作者精於虛構巧於語言的武俠小小說。準確點兒說更像一篇古龍風格的充滿刀光劍影、血雨腥風的武俠小小說。心中會對文章的主題和作者的意圖揣測思量再三。等到了結尾,我們心中的疑團才豁然一一釋解:哦,“你”那樣“笑傲江湖”、“困於江湖”,原來是“你”指間操縱的網絡遊戲啊!我們驚歎於作者極其嫻熟且不露聲色的“抖包袱”技巧,同時更能從中真實感受到時下網絡遊戲帶給未成年人的莫大毒害,以及作為後盾力量的母親的偉大!

其實,在卷帙浩繁的文學作品中,歌頌偉大的母愛一直是作家們高舉著的鮮明旗幟。不管是飛黃騰達榮華富貴,還是潦倒落魄窮途末路,母親,永遠是我們心靈深處的依靠!偉大史學家司馬遷曾說:“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嚐不呼天也;疾痛慘慘怛,未嚐不呼父母也。”本篇小小說就是這句話最好的詮釋。“英雄末路”,能夠救援“你”的隻有“你”的母親。盡管“你”憑的是謊言,但母親的愛卻是真實的,永遠沒有虛假成分的!

Tip:书名会因各种原因进行更名,使用“作者名”搜索更容易找到想看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