暇時打開衣櫃,各色衣裳可謂多矣,卻很少有幾件是真正喜歡的。有一則小故事再好不過地說明了女人的一般購物心理:有位太太看到一家商店裏掛著一件美麗的服裝,十分可愛,但當時帶錢不多,且看到別人似乎對這件衣裳並無興趣,便沒看買。回家後越想越悔,她想那件衣裳一定被別人買走了,便終於在幾天之後,風急火燎地趕往該商店,一看,那衣裳仍掛在那裏,於是她長長地舒了口氣,決定不買了。
隻有真正成熟的女人才能繞過圈套與誤區,我為此努力著。
我們的紅領巾合唱團
我上的那所小學叫作青塔院小學,名不見經傳,卻有幾項活動始終是在海澱區拔頭籌的。其中之一,便是由我校紅領巾合唱團參加的每年一度的“紅五月歌詠比賽”。
還沒上學的時候,便曉得兩個姐姐都是合唱團的主力。看到她們的演出,我心裏總是癢癢的。又佩服,又有點不服氣。總算盼到了九周歲,戴上了紅領巾,有資格考合唱團了。那一天,高年級的音樂教室裏比肩接踵,擠滿了學生。合唱團負責人李老師在前麵彈琴,考生們一個個地上去唱。輪到我了,我忽然發現教室裏和窗外的人似乎陡然增加了一倍,人頭攢動,還夾雜著女孩子們的尖嗓門兒:“快看快看,是徐小冬的妹妹!……”我的臉通紅了。二姐是紅領巾合唱團的領唱,站在台上好神氣的——我自然不能給她丟臉,於是振作精神,唱了一支《我們的田野》。現在三十歲以上的人大都記得這首歌。不知為什麼,我始終覺得這歌有它特別動人之處我們的田野,美麗的田野,碧綠的河水,流過無邊的稻田,無邊的稻田,好像起伏的海麵……”第一段還沒唱完,李老師就微笑著向我點一下頭,同時打了個停止的手勢——真沒想到這麼輕易被錄取了。我的心這才撲通撲通跳起來,背起書包撒丫子便往外跑,同時聽見背後李老師悅耳的聲音:“記住下星期三參加活動!”
就這樣,我正式加入了紅領巾合唱團,每周活動兩次。那是些多麼有趣的日子啊!每次都要學習新歌,什麼“八月桂花香,九月菊花黃,哥哥當紅軍,弟弟上學堂”啦’什麼“一竿子紅旗半天價飄,受苦人一心把革命鬧”啦,什麼“參加勞動過星期呀,我在隊上放小@@
驢兒”呀……俗話說,兒時所學終生難忘,的確是。現在,我還能把那時學的歌一字不落地唱下來。
轉眼我到了四年級,姐姐她們那屆學生畢業了。我擔任了少先隊大隊學習委員,工作學習很忙。盡管如此,合唱團的活動卻是一次也沒落過。記得四年級第二學期的一天,李老師把我們年級和五年級的四個女同學叫到辦公室,笑眯眯地請我們每人唱一遍《唱支山歌給黨聽》——那時,正是舉國上下學雷鋒的熱潮時期。我們不知老師用意何在,便都很認真地唱了,結果李老師把我和另一個叫李四雁的同學留了下來。她的神情變得嚴肅了:“畢業班的同學離校了,其中有我們合唱團的骨幹力量。他們走了,我們的合唱團不能垮。今年的紅五月歌詠比賽,我們要推出大型組歌《雷鋒之歌》。初步打算,請你們兩位同學擔任領唱,就唱《唱支山歌給黨聽》。”我和四雁對視了一下,一下子感到又興奮又緊張。
自那以後,每天晚上李老師和劉老師都輪流帶我和四雁在音樂教室練聲。兩位老師都是音樂學院畢業,要求十分嚴格,特別是劉老師,簡直是一個音一個音地校正。那時,我才真正懂得唱歌竟然也很苦。
比賽的日子一天天迫近了。彩排的那一天,我們合唱團全體同學早早就上了車。女同學白襯衫花裙子,男同學白襯衫藍褲子。一色的紅綢領巾像火苗兒似的在胸前飛舞。我站在第一排正中間,唱高音部。從我左邊開始全是低音部。劉老師擔任指揮。唱到雷鋒童年那一段的時候,我看到劉老師那“滿臉舊社會”的樣子,忍不住想笑。雖沒笑出聲來,但眼睛裏恐怕是笑盈盈的,因為我看到劉老師好像怒視了我一眼。
接著,八一學校上場了。女同學一律是白襯衫、金黃的綢裙、金黃的蝴蝶結,金花銀蕊一般光彩照人,更襯托出紅領巾的鮮明奪@@
目,從氣勢上便壓倒了我們,把我們都看傻了。
“人家八一學校是高幹子弟集中的住宿學校,有錢,咱們怎麼比得了?!”回來的路上,五年級一個男同學小聲嘟囔。
“這是沒出息的話!”劉老師狠狠瞪了那男孩一眼我們是唱歌比賽,又不是時裝表演!”
“不過,在服裝上整齊劃一,也是重要的印象分呀!”李老師沉思地說,“還有幾天呢,我們再想想辦法!”
“還有,個別同學唱歌一點不投入,不帶著感情怎麼唱好!”
我當然明白劉老師這是指的誰,立即把頭低下去,臉上火辣辣地燒起來。當天晚上,我便借來《雷鋒的故事》,細細地讀了雷鋒苦難的童年,又把歌詞在心裏默唱了兩遍,總算找到了一點“感覺”。兩位老師又找到我反複叮嚀了一番,讓我千萬克服愛笑的毛病。劉老師還提醒我,如果我臨場感情進不去,就想想自己的什麼傷心事。我輾轉反側了一夜,覺得自己的傷心事很多,可就是一件也記不住。
三天之後,正式比賽開始。頭一件糟糕的事:李四雁因病無法參加比賽!李老師的臉一下子漲得緋紅,緊緊地拉著我的手說:“低音部沒有了,你隻領唱你的高音部,唱片裏也是這樣的,問題不大,不影響大局,關鍵是你千萬不要緊張,要沉得住氣!”天哪,我怎麼能不緊張?!可我感到她比我還緊張,拉著我的那隻手都沁出了冷汗,又濕又涼。
快輪到我們了。兩位老師忽然變魔術似的拿出了兩捆一色的紅裙子,讓我們在後台趕緊穿上。這種石榴紅色非常好看,可拿到手裏才發現,原來這裙子竟是用紅色皺紋紙做的!“同學們,這是咱們高年級全體老師在這兩天之內趕做的,穿的時候一定要小心,後麵是用別針別上的,大家互相幫助一下。”劉老師說完之後,把我@@
拉過去,親手為我把這紙裙子用別針別好。
大家覺得十分新鮮有趣,都嘰嘰喳喳地議論著,很快穿上了裙子。別說,這裙子遠看一點兒也看不出是用紙做的,在燈光下,那紅色皺紋紙呈現出一種特殊的效果,既鮮麗,又挺括,像一片半透明的紅雲彩。真不知是哪位聰明的老師想出的招兒。
比賽地點是在中關村禮堂。大約都是彩排那天得到的啟示,各合唱團這次特別注意衣著。遙遙望去,女生們五彩繽紛的花裙子,似乎構成了一個個花圃的圖案,而黑發上係著的蝴蝶結,就像花圃上飛舞的蜂蝶。最前麵的一排坐著評委,我們的李老師也是評委之一。
這次,八一學校、實驗二小等強隊都排在我們前麵。八一學校又換了一色的綠裙子,很像一排排生氣勃勃的小鬆樹,比彩排時顯得更活潑有朝氣,也更具有一種整體的美。可惜,領唱的那個男孩子大概因為過度緊張沒有唱好,樂隊也出了點小毛病,看來奪魁是無望了。可誰知半路上又殺出一匹“黑馬”:中關村小學的一個獨唱,忽然大放異彩!
那是一個穿淺藍色裙子的小姑娘,個子不高,卻十分活潑可愛,上次彩排的時候,我們就看見她的老師拉著手風琴幫她練聲:咪——嗎——咪——。她的音色淳美清越,選的歌也十分適合她:“參加勞動過星期呀,我在隊上放小驢呀,小驢兒小驢兒馱著我,的個兒的個兒走得急……我把小驢兒趕一鞭兒呀兒喲,小驢兒生了我的氣呀兒喲,連踢帶蹦蹶後蹄呀,摔了我個嘴啃泥兒……”連唱帶舞,表演十分自如,天衣無縫。現在回想起來,她當算作中國早期的“流行歌星”了。當時大家著實被“震”了一下。看來我們不能有任何一點失誤。我們隻有唱好,沒有別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