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輯

每個人在一開始都是空白的,亟待自己用彩色的畫筆勾勒出最美最成功的自己。可是後來很多人都成了別人的樣子。你的命運是掌握在自己的手裏的,別人再風光,那也隻是別人,今生,你要為自己活!

讓煎餅“賣萌”文|李曉燕

人生是花,而愛是花蜜。——雨果

達瑞克在一家速食店上班,他每天的任務就是為顧客做出美味可口的煎餅。那天傍晚,當達瑞克把客人要的煎餅都做好後坐在角落裏休息時,他看見一個小女孩正對著眼前的煎餅哭泣。而她的媽媽坐在她的身旁,看著淚流滿麵的女兒,一副手足無措的樣子。

達瑞克很奇怪,難道是自己製作的煎餅有什麼問題嗎?他一問才知道:原來這位對周遭的一切都興趣盎然小顧客,唯獨對食物不感興趣。每次吃飯時,無論家人怎麼哄,她都隻吃一點點。家裏的每個人都很為她擔心。偶然一次,聽小朋友說這裏的煎餅很美味,她就吵著要來吃,可到了這裏,任憑媽媽怎麼勸,她又不想吃了。因為擔心,這位媽媽非常焦急。

既然不是自己的煎餅有問題,他就可以不管,可他看那位母親焦急的樣子,他還是決定幫忙想想辦法。沉思之即,他看見自己隨手放在桌上的那本漫畫書,一個好主意閃現在他的頭腦中。他對這對母女說了聲:“請稍等!”就飛奔進廚房裏。

不一會兒,一塊與眾不同的煎餅被達瑞克端了上來。當達瑞克把熱乎乎地煎餅放在小姑娘麵前時,小姑娘立即張大了眼睛,興奮地喊:“呀,米奇,竟然是米奇!”

原來,業餘時間喜歡畫卡通漫畫的達瑞克為小姑娘製作了一塊“米奇”形狀的煎餅。栩栩如生的“米奇”一下子就勾起了小姑娘的食欲,擦幹眼淚,她大口大口地吃了起來。此時,她的媽媽站在一旁,卻流了下了心慰的淚水,她握著克瑞克的手,一再表示感謝。

很快,達瑞克會製作“卡通煎餅”的消息就傳開了。很多孩子們都被吸引過來。他們興奮地把自己喜歡的卡通人物的名字告訴達瑞克,而達瑞克也努力滿足每一個孩子的願望,為他們製作出喜歡的“卡通煎餅”。後來許多成年人也加入了進來,他們品嚐著達瑞克的煎餅,仿佛自己又回到了快樂的童年。

因為“卡通煎餅”,達瑞克也被大家親切地稱作“煎餅達人”。也因為“卡通煎餅”,達瑞克所工作的速食店營業額大增,達瑞克自然也因此而增加了薪水。

達瑞克的故事告訴我們:其實,善心和溫情是潛藏在我們人生中一筆最大的財富!

載於《遼寧青年》

愛心是件很奇妙的東西,散播在哪裏,它就會在那裏開花結果。

蕭敬騰咋從“惡魔”變“王子”文|苗向東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 —— 愛因斯坦

他是第24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也是在小巨蛋開個唱的最年輕的歌手,2013年,他開始擔任北京衛視《最美和聲》導師。

從星光一班踢館成名,然後踏上歌唱道路,蕭敬騰在娛樂圈的發展可謂順風順水。但誰又知道,青少年時期的他相當叛逆,儼然是同學中的“惡魔”,父母眼中的“逆子”。

出生在台北市的蕭敬騰從小住在魚龍混雜的萬華區。這裏居住的人們大多經濟困難,很多小孩從小抽煙喝酒偷竊,蕭敬騰交了一些不三不四的朋友。小學三年級他就偷著抽煙,還曾去文具店偷了兩把玩具槍,塞在大外套裏。那次被老板發現,大喊“站住”,他卻隻默默交出其中的一把。他學習差,在學校裏從來沒有受到過老師的表揚。他就開始想歪門邪道來吸引人——耳朵上戴著大大的耳釘,染著五顏六色的頭發。這樣的結果不但沒有引起別人的誇獎,相反讓人更加側目。蕭敬騰迷失了,他開始逃課,成了小混混。

於是,同學一見他,一臉嫌惡地皺眉;老師見到他,隻是搖搖頭,希望他這樣的小混混早點離開視線。越是這樣,越是把他推到了對立麵。他腦袋永遠傾斜45度角,看誰不爽,就衝過去打人。

蕭敬騰的無惡不作讓父母傷透了心。父母經常因為蕭敬騰的倒蛋被老師批評,被學校點名。但是又沒有一點辦法,隻好經常到訓導處向老師賠不是,代替兒子挨罰站。每當蕭敬騰惹了事,父親便一手拎茶葉,一手拎著水果去跟對方道歉。然而父母為蕭敬騰做的一切,不僅沒有讓他悔改,反而使他變本加厲。他還一度從家裏搬出來獨自在外居住,隻為了“有自己的空間做自己想做的事”。

當敬騰15歲時,父母無奈之下找來輔導員來教育。輔導員試著將蕭敬騰從不良場所拉開,與壞朋友隔開,還陪他說話,想辦法進入他的生活。蕭敬騰沒事打撞球,他就陪他打。就在那時,一張邦喬飛的專輯讓敬騰迷上了搖滾樂。他本來就很想學音樂,但家中環境不允許。後來,媽媽才同意讓他去學打鼓。就這樣,青春期源源不絕的憤怒、挫折全部宣泄在隆隆鼓聲裏。而每次他一打上鼓,心情就非常好。

輔導員看到敬騰愛打鼓,同時發現他隻有這時,才“像個人樣”,於是對蕭敬騰說:“你為什麼不把打架的力氣用到音樂上?”蕭敬騰過去就是有勁沒處使,輔導員的這麼一指點,他突然頓悟了,找到了人生的目標,他當時誇下海口:“我21歲要成為名星。”就這樣,蕭敬騰苦練打鼓,勤學音樂,終於在台灣選秀類節目《超級星光大道》一戰成名。到現在成為了新一代“搖滾天王”。

載於《意林》

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未來,無論怎麼叛逆,怎麼瘋狂,那隻是沒有遇見帶自己飛的翅膀,對於蕭敬騰來說,音樂就是這雙翅膀!

300頁以後的故事文|順江

人生在勤,不索何獲——張衡

他出生在紐約,一家人住在布魯克林的林登小區,那裏是紐約最糟糕的廉租房區,是人們眼中的貧民窟。他的父親是郵件分揀員,母親是一家防盜警報公司的接待員,全家人的日子過得緊巴巴的。

作為長子,他7歲開始幫父母做家務,照顧弟弟妹妹。13歲時,他開始想辦法賺錢。那年,紐約舉辦全美籃球賽,他到現場賣蘇打飲料。雖然每杯飲料隻能賺75美分,且又累又熱,但他還是堅持了下來。

他為自己定下的目標是一定要走出布魯克林。16歲時,他參加了大學入學考試,並成功申請到哈佛的獎學金。初入哈佛,強手如林。他曾彷徨過,但他很快告誡自己:想成功,唯有苦讀、努力。

8年後,哈佛法學博士畢業的他成為紐約一家律師事務所的稅務律師。他給老板的印象是有膽識、有魄力、有智慧。然而,他對這份工作並不是十分喜好。沒多久,他就染上了賭博的惡習,並且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曾經的銳氣蕩然無存。很快,他得到了律師事務所的一紙解聘書。周圍的人也對他拋去了冷眼,他覺得前景一片渺茫……

一天,父親拿出一本書,對他說:“孩子,這是一本傳記,你看看前50頁的內容吧。”不到一個小時,他就看完了這50頁。然後父親又讓他翻到300頁看下。此時,父親問他:“書中的人物在自己生命的初期,也就是前50頁所描寫的內容裏,能知道300頁以後的故事嗎?他當時會知道此書描寫到300頁的時候他取得成功嗎?以後的路誰都無法預測,要不斷地使自己往正確的方向走,不要讓一時的妥協成為一生妥協的借口。”父親的話如同醍醐灌頂,讓他幡然醒悟。

振作起來的他最終進入一家名為J.Aron的大宗商品交易公司做銷售員,負責應對精明的交易者。很快,他就被晉升為金牌銷售員。這時,發現自己興趣和專長的他意氣風發。

後來,J.Aron被高盛並購,他成了高盛的員工,並且在J.Aron公司並入高盛後的業務調整中起到了不容忽視的作用。他掌管的高盛支柱部門——固定收益商品部創造了高達1270萬美元的收益。憑著一連串赫赫戰績,他在2003年12月成為高盛總裁兼首席運營官。2006年,他走上高盛集團的最高位置,他就是被譽為“華爾街最聰明的CEO”的勞爾德·貝蘭克梵。

每個人都會遇到人生的低穀,在困境麵前難免會有一時的搖擺和一絲的妥協。但是,困難是暫時的,妥協也是一時的,人生的精彩也許就在你傳記的300頁以後。隻有將妥協踩在腳下,轉向正確的道路,一步一個腳印,才會走出自己濃墨重彩的未來。

載於《意林少年版》

是啊,誰都不能知道以後的路,更不會知道未來的自己是什麼樣子。唯有努力,唯有不斷超越自己,我們總會遇到那個最好的自己!

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文|林玉椿

天生我材必有用。 —— 李白

李小龍在美國時,一直懷才不遇,但他從未感到消沉,他一直堅定地對自己,也對別人說:“我是最優秀的武術家,總有一天,我會出人頭地!等著瞧吧!”

在美國,李小龍的中國功夫打遍天下無敵手,他進軍好萊塢之後,曾扮演過好幾部影視劇的角色,但由於當時華人在美國沒有地位,他隻能在裏麵演配角、反角。為此,李小龍很不甘心,因為他覺得自己有實力,不應該隱沒在不起眼的角落裏。後來,他一手策劃了一部表現中國功夫的影片《無音簫》,準備自己擔任主角。正當他對這部影片充滿期待的時候,華納兄弟公司卻決定放棄此片。

盡管滿懷失望與沮喪,但這並沒有讓李小龍對自己的能力產生任何懷疑,隻是他看清楚了這樣一個現實:在這樣的時代背景下,華人在美國沒有地位,華人在西方影壇的發展也會深受阻礙。無論自己在影片中表現如何出色,好萊塢都不會輕易給自己機會。正所謂“良禽擇木而棲”,與其在這裏等著渺茫的希望,還不如轉回香港發展。

在李小龍的心目中,自己是最優秀的,理應在實力最雄厚的公司的麾下施展才華。當時香港最大最有實力的電影公司就是邵氏兄弟公司,邵逸夫開始時確實也對李小龍很感興趣,然而當李小龍開出自己的條件時,邵逸夫立刻表現得冷淡起來。李小龍開出的條件是:主演一部影片的片酬是1萬美元;拍攝時間限定在60天內;必須有自己滿意的劇本,否則不拍。

顯然,李小龍認為自己的優秀完全值這個價(當時這個片酬在好萊塢隻是很一般的片酬標準,但對於香港來說,卻是很高的了),而且既然自己是“最優秀的武術家”,那就應該演出最好的影片,那些自己不滿意的劇本就不應該出演。

然而,邵逸夫那時並沒有看出李小龍的巨大價值,對李小龍的“苛刻”要求非常不屑:“開什麼玩笑,我手下那幫年輕漂亮的女明星,一個月才600港幣。他不就是一個教人打拳的武師嗎?邵氏300元一個月的武師有一大把!一個從來沒有演過主角的武師,我出幾千港幣讓你來試演,夠抬舉你了。”於是,邵逸夫讓人轉告李小龍:片酬隻能是港幣3000至9000元,拍攝時間不能限定。

邵氏的輕慢態度換來的是李小龍這樣的回答:“No!”

雖然屢受挫折,但李小龍仍然對自己,也對別人說:“我是最好的,我是最優秀的!總有一天,我的伯樂會出現,那時我會讓全世界都感到驚訝!”

很快,李小龍的“伯樂”果然出現了——他就是邵氏的對手“嘉禾”。那時的嘉禾公司正處於困境中,他們極度缺乏人才和成功的電影。邵氏“店大欺客”的事情傳到嘉禾後,嘉禾的“掌門人”鄒文懷立刻決定用誠意來打動李小龍。他先讓嘉禾的導演羅維的太太劉亮華代表自己登門拜訪李小龍,然後表明了自己對李小龍發自內心的欣賞。那時,嘉禾盡管資金非常困難,卻開出了7500美元的片酬給李小龍,並承諾對於其他條件,他們將會盡最大努力去滿足。嘉禾如此的誠意讓李小龍非常感動,於是他決定跟嘉禾簽約。

其間,李小龍通過電話跟鄒文懷對話時,他將香港武俠片的功夫貶得一無是處,“虛假得很”,“香港的武星沒有一個會武功”,“有本事就表演真功夫”……後來,李小龍和鄒文懷見麵時的第一句話就是:“你等著瞧吧,我會成為全世界最偉大的武打明星!”

李小龍的“狂妄自大”並不是沒來由的,因為他對自己的功夫精益求精,對自己的演技精益求精,對劇本的要求也是精益求精。因此,他完全有理由相信,自己是最好的,是最優秀的,自己主演的影片也會是最賣座的。

後來的事實證明,李小龍的確是個天才。他主演的第一部影片《唐山大兄》就立刻讓全世界感到震驚。影片上映不到三個星期,就大破港產片紀錄,隨後在台灣、澳門、新加坡等華語電影市場,也很快打破了當地影片的票房紀錄。憑借“李小龍旋風”,嘉禾一下子從生死存亡的邊緣成為了一家頗有實力的電影公司,這令邵逸夫懊悔不已。接下來,李小龍主演的《精武門》令全世界的影迷感到瘋狂。在香港,影片上映僅兩個星期,票房就突然了400萬元;在新加坡,成千上萬的影迷湧向電影院,造成嚴重的交通堵塞,當局不得不宣布《精武門》停映一個星期;在菲律賓,《精武門》連續上映6個月久盛不衰,打破了菲律賓所有影片的紀錄;在美國,甚至在日本,這部電影也引起了巨大轟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