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頭羊”的作用雖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國旗護衛隊員都有一種集體榮譽感,他們把每天準時升降國旗,看得比自己的生命都重要,無論天氣如何,無論他們的身體如何,國旗必須每天與太陽同時升起。國旗衛士們說:“無論遇到什麼困難,都不能阻止我們把五星紅旗升起在天安門廣場上空。”
1 雨中升旗
1997年7月23日淩晨4時30分。
寬闊的長安街上,華燈還在淡淡的霧中閃爍。
天安門廣場國旗杆四周,已經圍滿了數千名前來觀看升旗的群眾。山東夏令營的,海南旅遊團的,來自天南海北的群眾,都已經尋找好了觀旗的最佳傳置,翹首等待著。
然而,在人們期盼中,竟響起了一陣沉悶的雷聲,廣場上突然狂風大作,不等人們反應過來,如注般的雨水已經澆到他們的頭上。
大多數的群眾沒有帶雨具,慌亂的人們躲進了廣場惟一可以避雨的地方——旗杆兩側的地下人行過街通道。不一會兒,兩座總麵積達8000多平方米的地下通道被擠得水泄不通。雨越下越大,20分鍾之後,廣場上已經積水達十多毫米。此時,旗杆兩側的電子顯示屏,仍頑強地閃爍著信息:今日升旗時間5時零5分,今日降旗時間19時36分。
離升旗時間還有10分鍾,天安門城樓那邊沒有一點動靜,人們有些沉不住氣了,議論紛紛。
“今天真是倒黴,淋了一身雨還看不到升國旗
“下這麼大的雨,還升什麼旗。”
“……”
人們正議論紛紛的時候,不時有一兩位不懼風雨的勇士從地道衝出去,向城樓方向張望。
就在這時,在“嘩嘩”的雨水聲中,隱約傳來了一陣“哢、哢、哢”的腳步聲,嘈雜的地下通道裏立即安靜下來,人們側耳傾聽。
透過厚厚的雨幕,有人突然看到在供形的金水橋上,已經探出了國旗的紅色尖頂,像一支槍杆,那抹紅色隨著鏗鏘有力的腳步聲頑強地上升著,上升著。36名國旗手的身影漸漸走近了,人們可以看到雨水澆濕了他們的帽子、禮服、馬靴和馬褲。雨點打在他們的臉上,打亂了他們的視線,但是堅定執著的腳步跨過了金水橋,邁過了長安街,一步步地朝旗杆走去。每邁一步,他們的腳下便砸出一個個水坑,水花四濺,遠遠看去,他們腳下像托著一朵朵水蓮。
他們的腳步聲穿越風聲雨聲,震撼人心。這支行進中的隊伍如一艘乘風破浪的滿帆之船,航行在水天世界之中,氣勢如虹。
最先從地下通道探出頭的群眾被這奇觀驚呆了,半天才發出了一聲呼喚。通道裏的人們不顧傾盆大雨,蜂擁而出,年老的、年少的、帶行李的、抱小孩的,都以驚人的敏捷加入了奔跑的行列。雨傘收起來了,雨衣不穿了,人們隻是想著快速奔到國旗護衛隊身邊。
滂沱大雨沒有改變國旗護衛隊挺拔的軍姿,他們立定、轉體、下槍等每一個動作都一絲不苟。
大雨使他們顯得更加生機勃勃。
雨簾中傳出了一聲渾厚的口令:“敬禮!”
嘹亮的《義勇軍進行曲》劃破雨霧,觀旗的群眾看到持槍行禮的國旗護衛隊員是那樣的堅毅、穩健,凜然不可侵犯。雨水順著帽簷注入衣領,淌過全身,從褲筒流入馬靴,又從馬靴溢出。
在國旗升起的2分07秒內,淚水和雨水在人們的臉上交融,構成一幅感人的畫麵。
升旗儀式結束,當國旗護衛隊返回的時候,人群中突然爆發出熱烈的拿聲,這掌聲覆蓋了雷聲和雨聲,在廣場上空回蕩。
2 風中降旗
1995年11月20日,一場秋風降臨北京。
北京的秋風,決不像南方的風那樣輕柔,它是狂風,夾帶著細沙,吹得人睜不開眼睛,吹得人東倒西歪。
下午4時52分,觀看降旗的群眾眯縫著眼睛,捂著口鼻,在七級大風中看著從天安門城樓走來的國旗護衛隊。人們正常走路,都被風吹得站立不穩,而國旗護衛隊員卻要走正步,擎旗手肩上還要扛著8公斤重的國旗,在風力的作用下,國旗的重量至少要增加十幾公斤。
國旗護衛隊剛走上金水橋,迎而一陣狂風襲來,他們舉步艱難。帶隊警官陳朝英一看不好,風力比預計的強度大得多,於是他果斷地下達了命令:“手挽手,正步前進。”
狂風中,人們著到雕塑般的國旗護衛隊整齊地前進,勢不可當。
大風天對升旗手來說是嚴峻的考驗,升旗儀式中要求旗手無論在什麼天氣環境下,要在5秒內將旗掛上旗杆,並順風拋展開;降旗時,要在10秒內將旗從旗杆上摘取下來,並利素地卷好,係上結扣。整個過程中,五星紅旗的任何一部分都不能著地。收旗的這些要求在大風天最難做到,因為而積近16平方米的大旗在狂風中漫卷著,弄不好就可能連人卷了進去。
負責升降旗的戰士劉建光平時已經練就了過硬的本領,隻見他敏捷地抓住了旗角,幾下將大旗打成了一個圓錐狀,並利索地係上了結扣。國旗護衛隊能否順利地走回去,與他係的這個結扣有著直接的關係,如果結扣係將不緊,大旗有可能在返回的路上被大風吹開,那將是一副不堪的景象。
盡管劉建光的結扣係得很緊,但是風實在太大了,擎旗手曲衍濤已經感覺到兜了風的旗像滿帆一樣,結扣處正一點點地鬆動。他心裏暗叫不好,如果大旗展開,就會把整個的隊伍兜住,潰不成軍了。他用兩個指頭死死地壓住結扣,一步一步地數著前進,當隊伍走迸城樓時,大旗的上半部分已經被風吹開了,但結扣處依然被曲衍濤牢牢地扣著。
回到駐地,曲衍濤的手指已經僵硬,費了好大的勁才從結扣處拿下來。
3 冰上行走
每年冬季,嚴寒和冰凍給國旗護衛隊執行任務帶來了很大的不便,為了適應在冰雪上走正步,戰士們不知摔了多少跤。
1992年1月15日晚,一場雨夾雪襲擊了北京城。
1月16日淩晨5時30分,國旗護衛隊清理冰凍的小組出發了。在零下20℃的嚴寒裏,雪落在地上,結了厚厚的一層冰,清理冰凍的戰士想盡了一切辦法,一點點地鏟除冰凍。
當天的升旗時間是7時34分。6時30分,國旗護衛隊員已經起床,在冰上開始演練,以適應冰上的正步行走。他們隻戴著一副薄薄的白手套,冰冷的鋼槍,很快就麻木了雙手。不時地有一兩個隊員在冰上滑倒和身體打晃,他們都默默地用力踢著正步,5個腳趾牢牢地抓攥著冰麵。在長期的訓練中,他們的腳趾已經有了抓撐地麵的特殊本領,腳趾看起來有些畸形,每隻鞋底的前半部分,都有5個深深的腳趾坑。
7時24分,謝輝帶隊來到城門樓下,發現金水橋上在戰士們清理過的地方,又結了一層亮亮的冰。謝輝小聲叮囑大家:“一定不能打晃。”
7時31分,國旗護衛隊瞎上了金水橋,然後又正步走過長安街的冰層,他們意氣風發的豪情,似乎可以將整個廣場的冰雪融化。
觀看升旗的群眾正相互猜測國旗護衛隊如何走過冰天雪地,當他們看到戰士走在冰層上如走平地一樣,都驚奇地把目光集中在他們的腳下,想看一看他們的腳下是否有特殊的防滑設施裝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