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譽"嫉妒那些在各方麵做出了一定成績、成果、從而有了一定名譽的人,也是嫉妒心理的一個重要誘因。其特征是本來存有比較強烈追求名譽的私欲,但由於自己能力有限,無法通過自己的能力取得的名譽,便對別人因工學習或科研成績突出而獲得一定讚譽、獎勵、職稱、學等產生極盡貶低、敗壞的心理,這也就直接誘發了嫉妒心理的滋生。
宋太祖曾因為某件事遷怒於周翰,經對他施以廷杖。周翰對宋太祖說:"下臣因為才氣而享譽天下,遭受杖刑,實在太不雅觀。"太祖聽後感到有道理,就寬待了了。明神宗萬曆初年有個秀才以"怨慕章"為題作文,文中用了"為舜也父者,為舜也母者"一句,被當時的考官判為四等,並批上"不通"二字。這個秀才向考官陳述,說這句話出在《禮記·檀弓》?!"這個秀才的文章又降判為五等。
通過這些事例,我們便也可知曉,人情世故,在聲譽之中的利弊。宋太祖之所以寬待周翰,是因為並沒有對他產生什麼嫉妒之情,所以能夠以周翰的聲譽為重。但這其中就蘊含了一個問題,即宋太祖如果對周翰施延杖的刑罰,恐怕不僅僅是於周翰不雅觀,而同時也會宋太祖有嫉妒周翰聲譽之嫌。而第二個例子就更有意思了,那位秀才看來是個"不識時務"的讀書人,他不知道他的辯解是直接傷害了考官的名譽,這對考官的名譽是個極大的威脅,這就不能不讓考官對他產生嫉妒之情,無怪乎考官對他說:"就你一個讀了《禮記·檀弓》?!"
由此看來,對名譽如何處理是個很難的問題,稍有不慎就有可能產生嫉妒和被人嫉妒。其實,之所以弄得如此複雜,都是不能正確看待名譽的結果。
嫉財:一般來說是指嫉妒那些比自己收入高,或是一些有特殊收入的人。這種直接誘因實質上是物質欲的一種直接表現。別人通過一些渠道富裕起來,物質生活好起來,相比之下,自己富裕不起來,物質生活明顯不拮據不堪,此時難受、不滿、埋怨等心理感受會接踵而來。這些情緒的累積,進而會產生憤恨、泄憤的心理。為了達到情緒渲泄的目的,就會采取中傷、誹謗等手段。然而,如果是單純因嫉財而引發嫉妒還並不複雜,由於錢財與一個人的能力、才能有關,就使問題複雜化。請看下麵這個例子:
範雎是戰國時期秦國的一代名相。他本是魏國人,因家境貧窮,開始隻在魏國大夫須賈手下門客。有一次,須賈奉命出使齊國,範雎作為隨從前往。到了齊國,齊襄王遲遲不接見須賈,卻因仰慕範雎的辯才,叫人賞給範雎十斤黃金和酒,但範雎辭謝了。須賈卻由此產生了嫉妒之心,認為範雎是把秘密情報告訴了齊國,才得了贈送禮物。回國後,須賈將自己的由嫉妒之心而引發的推想告訴了魏國宰相魏齊。魏齊下令把範雎傳來,刑拷打,打折了肋骨,打落了牙齒。後來,範雎設法逃出魏國,改換姓名,輾轉到秦國,當了秦國的宰相。
我們舉這個事例在於說明錢財產生嫉妒的引發性之大,是令人難以想象的。其實須賈對範雎產生嫉妒之情,主要並不是因"十斤黃金和酒",而主要是因為嫉妒範雎的"辯才"。因為範雎是因為"辯才"才得到"十斤黃金和酒"的。但是,畢竟是"十斤黃金和酒"才直接引發了須賈的嫉妒之情,同時也為須賈發泄嫉妒之情找到了莫須有的口實。
嫉情:這是愛情中的常見現象,有直接和間接的誘因。這種日常生活中經常出現的誘因,其具體表現形式又是多種多樣的。例如,看見別人花前月下,成雙成對,而滋生了的心情煩躁感;自己喜歡的人與別人相悅相愛時,所滋生出的憤恨心情等等。這種情緒的滋生,實際上就是嫉妒心理的滋生。應當指出的是,由嫉情而直接誘發的嫉妒心理,產滋生最迅速,嫉妒情感最快速膨脹的一種誘因。這是應當特別引起注意的。而且這種嫉妒心理一旦產生,其中傷性和攻擊性是極強烈的,常常是處於一種非理性的狀態之中。雖說在這種直接誘因發生時,人們習慣上稱之為"吃醋",但是其醋意大發時,其勢頭是格外凶猛的,所造成的後果也是難以想象和預料的。
愛情是個比較複雜的,情感暖流,也是傳統觀念和新觀念相互碰撞的情感交流。再加之愛情的自私性,使這種本來已十分複雜的情感變得越發複雜。所以,稍有不慎就會引發嫉妒心理的滋生、發展而且迅速達到一定高潮。"文革"期間,遼寧省營口市某區樹嶺汪霞雲是出名的美人,由於家庭出身不好。不得不嫁給矮小、麻臉、長得醜的大隊長葛誌忠。這種婚姻在前提條件上就埋下了心理不平衡的種子。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後,葛誌忠一落千丈,甚至不得不將自己如花似玉的老婆汪霞雲嫁給葛誌忠曾有一夜失眠的肖德貴,如今汪霞雲發起進攻,汪霞雲起初是抵抗的,但接著就放棄了。她想到她那麼美好的年代都已擲在那個她並不愛的醜男人身上。那時抵抗不了。現在還抵抗什麼呢?......二人的戀情終於傳到了葛誌忠的耳朵裏,他妒心怒燒,拿著獵槍去捉奸,當他麵對床上的一對男女要殺人時,他又被汪霞雲的話打動了,他想到:我麻臉何德何能娶這樣漂亮的老婆,何況與她已有了親生女兒......,然而當他由憤怒化為沮喪時,肖德貴趁機轉到他背後,一錘結束了他的性命。汪霞雲和肖德貴毀屍滅跡,妄圖逃脫法網,然而第三天他們就被捕了,原來是汪霞雲和葛誌忠的親生女兒葛惠穎報的案。他父親去鹿場的事她事先知道。肖德貴被處死,汪霞雲被判處8年徒刑,出獄後她到了女兒葛惠穎家,此時葛穎已與一名叫李虎的男青年結婚。汪霞雲來女兒家之前 ,對女兒產生了嫉恨之情,她認為是女兒報案才毀了她與肖德貴權的歡樂。在汪霞雲的心中形成了一個勾引女婿李虎,破壞女兒美滿生活的報複想法。汪霞雲雖然此時已四十出頭,但風韻猶存,她很快將李虎引誘上手,多次同居後終於被女兒發現,母女二人有一番對話:"媽,這是為什麼?"汪霞雲說:"你還不清楚,你不是喜歡報案嗎"現在還去呀。""媽,你是我的親媽嗎?""不是!肖德貴一死,我就不是了。從今天開始我再不踏入你家一步!"女兒終於還是報了案。
以上所說的各種引發嫉妒心理的誘因也許都不是孤立的,都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係。有時會形成一種連瑣反應,這也是應當引起高度重視的。
事實上,如果僅僅是上述一些誘因能直接引發嫉妒還好說,可是除此之外,引發嫉妒的直接在還很多,如機遇、長相、家庭出身等不為個人所決定的因素,也可能成為某些人嫉妒直接誘因。總之,一切別人比自己強的因素,不管是主觀的還是客觀的,都有可能成為嫉妒心理的直接誘因。
嫉妒心理產生的幾種相關的心理因素
在複雜的嫉妒心理形成的過程中,還有一些相關的心理因素在起著或明或暗的作用。這些相關的心理因素大多是經潛意識長期積澱而形成的。因此,這些相關心理因素雖說不比引發嫉妒心理直接因素那樣強烈,但由於是經潛意識長期積澱而形成的,因此它似乎在嫉妒心理產生中充當了本能的角色。一旦有適當的條件和時機,就必然由相關性的迅速成為一種比直接誘發性還要反應迅速的嫉妒心理的成因。在這些相關因素中,以投射心理、參與心理、自我現實心理為主。
□參與心理
人們的參與心理,是指人們都有參與社會活動,並在其中展示自己才能,不甘人後的心理需求。這是一種極普遍的意識,男女老少皆有。如果參與心理得不到應有的滿足,就會滋生一種不滿情緒,這種不滿情緒有時就會滋生嫉妒心理,以達到一種變相的參與和滿足。
參與心理有時會以相反的形式表現出來,即明明是要參與,但卻表現出一種不願參與的姿態。這正如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在其《人性心理的陷阱》一書中所說的那樣:"支配、征服欲望極度強烈的人,往往會壓抑原來的欲求,避免在眾人麵前發言或采取行動。譬如,他們在會議席上往往默不作聲,而喜歡坐沒注意的角落,嚴重者甚至會達到連話都說不出的地步。"這種愈想高人一等,愈不想在人前發言或采取明明顯行為的心理表現,實質上就是參與心理的一種表現形成。反映的是一種支配心理,即高人一等的心理表現。參與心理在外表上表現出的種種不願參與的行為,都是為了列多地參與。而當這種心理在實際上得不到一定的滿足時,即它的相反形式得不到理解時,自然就要轉化為不滿,這也就自然要過渡到嫉妒心理上去。因此說,參與心理為嫉妒心理提供了一種前提條件,而且有時是一種極費解的前提條件。
□自我實現心理
人們自我實現心理,是指捉使自己的潛能得以實現的心理趨勢。如,隨著近幾年來歌星地位的提高,人們也渴望成為一名歌星,具有歌星的風度、知名度,但種種原因的存在這種願望就隻是一種願望而已,但自我實現心理又驅動自己把"潛能"表現出來,卡拉OK恰恰迎合了人們這種正常的心理需求,滿足了消費者的自我實現、自我表現欲。而一旦這種喜愛得不到應有的滿足,也就是自我實現心理不能得到實現時,嫉妒心理就有可能引發。日本心理學家多湖輝曾形象地在《人性心理的陷阱》一書中進行表述說:"譬如,當你在閱讀小說或觀賞電影時,傾心於內容的精采而幻想自己成了其間的主角;站在鏡子麵前擺弄姿態,幻想自己是一個肌肉發達的人;有的則梳著某女明星的發型,幻想自己就像她一般美麗。這就是渴求健壯、美麗不可得而產生的幻想。"幻想是滿足自我實現心理的一種安慰形式。但是,自我實現心理絕不能永遠滿足於這"水中月,鏡中花"的形式之中,而是要在現實中得到真正的自我實現。這就必然產生事實上不能實現的一種失落感,不滿足感。這自然也是引發嫉妒心理的一種重要心理基礎。□身射心理
所謂投射心理,是把自己內心不被允許的衝動、意識推向其他事物,以此來逃避良好的譴責,求得心理平衡。這種心理常常發生在不便表達的情境中,在渲泄心中積鬱的愁怨,表達某種決心,訴說別離之苦或暗示自己的情懷等情境時。
心中的內容不可積存太多,否由心理壓力過大,很容易導致疾病,通過某種宣渲泄形式表達出不便宜真言的心聲。而收"心有靈犀一點通"的功效,實乃是最好的一投射方式。
中國有句古話,叫做"已所不欲,勿施於人",這當然是一種美德的規範性語言,而當"已所不欲,'務'施於人"的時候,則變成一種十足的投射心理的座右銘。通俗地說,所謂投射心理,就是自己內心深處所想到的,或已經形成的,但又是不情願的想法,投射給別人一種心理活動。例如《嫉妒:男女情感的困感》一書的作者南茜·弗賴達是這樣描述這種投射心理的:"不少女人感到內疚,假如在街上走路時想同一個過路的男子有風流韻事的話,她們反而投射:有這些欲望的並不是她們,她們的丈夫才有這種欲望。她們構造一個在關丈夫與他的女秘書的幻想,不太具有莎翁之風格,不太具有史詩之莊嚴。這些女女人對她們的幻想感到內疚之極--這些幻想甚至都不是有意識的--因此嫉妒無辜的丈夫要更加舒坦。"
投射心理在嫉妒心理形成的過程中起到了引發的作用,具體來說是使嫉妒心理得到投射的假想,即將嫉妒者自身的設想投射到了嫉妒者的身上,這就如同是將膠片上的形象投射到銀幕上一樣,使嫉妒者心中設想得以形象的觀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