嫉妒心理因素雖然最先投胎於潛意識中,此時顯意識並不能清醒地感覺到,但是卻隻是不能直接清醒地感覺到。事實上,如果顯意識修養水平很高,潛意識也是很難接受嫉妒心理因素這個怪種的。精神動力學派認為,嫉妒的根源與潛意識的情緒有關,不是意識的自我所能完全控製的。或者說,嫉妒主要是但不完全是意識活動,因此不完全是理性的產物。它所反映的情況往往與實際情況不符,至少是程度上不成比例。這種說法雖說從一定程度上說有一定道理,但是卻並不完全正確。如果說連作夢都是"日有所思夜有所夢",那麼,如果一個人主觀修養水平很高,嫉妒心理因素也是很難在潛意識中投胎的,既或投了胎,也應當或多或少有所覺察 ,隻不過不是那麼清晰、主動而已。處於潛意識中的嫉妒心理因素雖然不能用清醒的理性來感覺到,但是種種征或苗頭的反複出現,還是能夠逐漸意識到。特別是當我們從理性上把握了處於潛意識中的嫉妒心理因素的表現形式或特點之後,就更為理性的預見帶來了一定的可能性條件。
□及時控製顯意識的嫉妒心理
顯意識嫉妒心理是指嫉妒心理由潛意識進入顯意識,由無意識(或下意識)到有意識。其主要標誌是嫉妒心理的指向性和發泄性明顯化,不再把嫉妒心理深埋在潛意識中,而是自覺或不自覺地表露出來。其具體方式是對被嫉妒者進行挑剔,或散布對其不利的言論。嚴重者則是地被嫉妒者進行人身攻擊或誣陷、誹謗,使被嫉妒者感到壓力或痛苦,而嫉妒者則以此求得心理平衡滿足,或是達到一定的目的。這一層次的嫉妒心理有明顯的外部表現,主要體現在言論和行動方麵,其具體方式或者是對被嫉妒者製造、散布流言蜚語,以達到傷害的目的,或是從中取得某種預定的目的。而嚴重者則是直接對被嫉妒者施行中傷、毀謗或攻擊。
顯意識嫉妒心理者的形象可以從古希臘劇作家歐裏庇得斯的名著《美狄亞》中的美狄亞形象中得到充分體現。這一名著可以說是關於嫉妒題材的世界性經典作品。劇中情節大致如下:
美狄亞是科爾喀斯公主,她是一個美麗、聰明、倔強、有辦法、 有膽量的女性。當伊俄爾喀國王埃宋的兒子伊阿宋,因為父親死後,他的叔父自篡奪了王位,為了奪回王位,到科爾喀斯國來取金羊毛的英雄。她的幫助他殺死了自己的親兄弟,搶走她父親的金羊毛,到希臘同伊阿宋結婚。當他們已經有兩個兒子的時候,伊阿宋卻又愛上了科任斯公主,並想同她結婚,其中的條件是遺棄美狄亞及兩個兒子。美狄亞對這種不公的遭遇頓生嫉妒之心,她被取了極端殘酷的報複方式:先是同伊阿宋假意和解,派兩個人兒子將兩件有毒的禮物送給新娘,害死了新娘和國王。為了進一步懲罰伊阿宋,使他斷絕後代而痛苦不堪,她又親手殺死了自己的兩個兒子,最後帶著兩個兒子的屍體乘龍車逃往雅典。劇中美狄亞有這樣一個句發自內心的話:我是否因為伊阿宋而妒火中燒?他確實早已在我心中沒有位置。由此看來,被嫉妒惡魔所操縱的美狄亞,想找回她自己所曾經擁有的一切,已經並不在乎伊阿宋了。當美狄亞把自己完全交給伊阿宋時,她是用拋棄家庭、國家以及所有的一切換來的,而一旦這一切將要因伊阿宋作出新的選擇,要拋棄她時,她不能產生嫉妒之心,她不能不報複,她不能不複仇。從這一點說美狄亞是一位忠實於愛情的複仇女神。然而,悲劇的性質還有在於她被嫉妒之火燃昏了頭腦,失去了應有的理性和節製,這突出表現在她新手殺死兩個自己新生的兒子來瘋狂的報複伊阿宋。是的,她曾對兒子說,你們的父親偷走了你們的生命。但是,兒子畢竟是她新手殺死的。然而,她卻沒有去殺死伊阿宋,因為殺死伊阿宋不能奪回她想得到的。隻有當伊阿宋被擊敗,完全喪失了權力;隻有當她看到伊阿宋變得虛弱、無能,他的希望也因兒子的夭折而徹底破滅時,她才能尋回自我。對美狄亞來說,複分遠遠不夠,她要的是毀滅,超越人類範圍內的毀滅;要摧毀一切,推毀整個世界。
《美狄亞》這一句著允分表述了顯意識嫉妒心理的危害性。處於這種心理狀態的人,總是在嫉妒心理的支配下去想、去做、去行動。雖然看來是在清醒的心理狀態下去行動,其實質卻是在嫉妒惡魔操縱下去行動的。
在我們日常生活中,處於顯意識嫉妒心理層次的人雖然不如美狄亞這樣典型,但他們的嫉妒複分心理,或是戰勝對手心理的頑強性和長期性,是不亞於美狄亞的。
處於顯意識嫉妒心理者,在理性上是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是在嫉妒心理的支配下去危害他人,這也是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具體地說,此時也有二難心理存在,即一方麵要按照自己的嫉妒心理去達到自己的目的;另一方麵也為自己的嫉妒心理所將產生的危害他人的後果而悔恨。此時如能夠嚴格自我抑製,便能控製嫉妒心理不再繼續向前發展,這需要做出一定的犧牲和有一股頑強的意誌力。但這又是 一般情況下所難以達到的。也許有的人會像戒煙一樣一次次地做過嚐試,力圖控製自己的嫉妒心理,但也一次次地遭到已然形成的嫉妒心理的蠱惑。之所以說嫉妒心理是綠眼惡魔,恐怕也就表現在這裏。難是固然難,但是隻要有一定的毅力,不斷加強自己的品德修養,還是完全可以達到控製嫉妒心理滋生的目的的。關鍵就在於能不能清醒地意識到嫉妒心理的嚴重危害性,特別是要認識到它不但危害別人,也同時危害著自己。而要真正控製自己的嫉妒心理就要從調整自己過多的某種俗望入手。至於其中的一些具體方工方法我們將在如何克服嫉妒心理的章節中專闡述,這裏就不細論了。
顯意識嫉妒心理由於是潛意識嫉妒心理因素的積澱,所以,當嫉妒心理由潛意識剛剛過渡到顯意識時,也就是在你清醒地意識到自己有了嫉妒心理時,在此關鍵時刻一定要及時控製自己,最好不要錯過了這個機會,否則再發展下去,就要費很大精力和時間了。認識這種過渡層次是至關緊要的。
□變態嫉妒心理的危險
所謂"變態心理",一般認為是指人格畸形發,離開正常範圍,以致不能適應正常社會生科學研究的心理和異常行為表現。根據有關資料分析,變態心理的主要特征是:一般意識清醒,智能良好,思維過程無異常,有一定的判斷能力,能正常料理自己的生活。也就是說,變態心理是在沒有意識障礙,智力活動滑明顯缺陷的情況下出現的情感和意向行為障礙。但是,有變態心理的人也不是沒有特殊的表現症狀,但不明顯,需經細心觀察、分析、了解才能發現。如,有心理變態的人往往表現為個性嚴重缺陷、情緒不穩定、易波動、易激怒、愛感情用事、反複無常、對人冷酷無情、人際關係不融洽、自製力較差、心理不協調、極易走向極端、短期效應思想嚴重、隻顧滿足眼前欲望不計後果等。甚至可以超越社會的倫理道德規範,作出擾亂、傷害他人或危害社會的事情。
當嫉妒心理超出顯意識嫉妒心理層次,再向前發展時,則進入了變態嫉妒心理層次中,進入這一層次的嫉妒心理主要有兩種表現形式:一種是嫉妒者更加猖狂地向被嫉妒者進行攻擊,表現出種種損人早已的卑劣行為。這種形式的嫉妒心理容易引起嚴重的後果,錄事人可能喪失理智做一些後悔莫及的蠢事,如自殺或殺人。其中有些嫉妒者是表裏如一的,有些則刻意偽裝自己,即一方麵要盡量裝出正人君子的嘴臉,另一方麵則做盡害人害己之事。另一種嫉妒者則是變成一種無事不嫉妒的人,甚至於本不該嫉妒的事也要嫉妒。在江城曾發生過這樣的案例,有個流氓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他接連用刀劃破女表年臀部20餘起。作案者一位嫉妒心理變態者。他的童年、少年時代是灰色調的。幼年時父母離婚,他被法院判給父親,母親從此杳無音訊。兩年後,父親續弦,他成了家中多餘的人。他嫉妒他的生父,更嫉恨冷若冰霜的後母。不幸的家庭生活使他的幼小心靈滋生了嫉妒心理,並養成了沉默、內向的個性。參加工作後,他就搬到了單位集體宿舍,一心撲在工作上,很快得到了領導的讚賞。沒想到生活中又出現了曲折,他兩次戀愛,再次受挫。漸漸地,埋在內心深處的嫉妒心理滋生了,膨脹了,直到發生了心理變態:對根本不認識的女性進行報複。他白天卻仍是一如既往地在車間埋頭苦幹,隻是在夜晚去發泄心理的變態嫉妒情感。
根據發生在我們身邊的現實事例,我們可以闡明實際變態心理的形象。為了進一步說明問題,我們再舉一個文學作品中的變態嫉妒心理的典型形象。這就是魯迅名著《阿Q正傳》中的阿Q。阿Q的變態嫉妒心理的典型性就在於為了勝過對方而喪失理智,不管是好是壞,凡是自己有而別人沒有的,都拿來作為壓倒對方的資本。如阿Q在捉虱子上想到王胡一籌時,魯迅先生是這樣描寫的:看到王胡,卻是一個又一個,兩個又且個,隻放在嘴裏畢畢剝剝的響。他先是失望,後是不平,很想尋一兩個大的,然而竟沒有,好容易才捉到一個中的,恨恨地塞在厚嘴唇裏,狠命一咬,劈的一聲,又不及王胡的響。當實在比不過王胡時,妒火更是燒昏了頭,竟和王胡動手打起架來。
那麼,哪一種變態嫉妒心理者更嚴重一些呢?我們說是後一種。前一種雖然采取一些比較激進的行為,但是,畢竟滑有達到一切都嫉妒的心理程度。而後種雖然形式平緩,但嚴重的是失去了嫉妒心理的正常指向性,而將嫉妒的指向泛化和擴大化,這就異常嚴重了。嫉妒心理發展到這一步,根治起來就十分困難了。為了說明這種變態嫉妒心理的嚴重性,我們再舉一個令人難以置們的實例:奧大利著名作曲家施特勞斯的父親老施特勞斯,其實是一位患有"嫉妒狂"的變態嫉妒心理的人物。這位號稱"圓舞曲之王"的作曲家,由於嫉妒兒子的才能,竟發展為欲置兒子於死地的地步。最突出提有一次施特勞斯要開音樂會,老施特勞斯非常害怕兒子會動搖他的"圓舞曲之王"的地位,,竟不擇手段地用自己在音樂界的權威,迫使維也納各大舞廳都把小施特勞斯拒之門外。小施特勞斯走投無路,隻好在近效的一家咖啡館的花園裏舉行露天音樂會。後來,小施特勞斯獲得了成功,老施特勞斯狂怒不止,以至終於病例。在病中,他還對此耿耿於懷,並說:"我但求速死!"這種嚴重的變態嫉妒心理可以說已經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但是,作為嫉妒本人,可能是絲毫沒有一點察覺,而且很可能將其視為理所當然之事。
情緒異常的變態心理,往往是精神疾病的先兆。但這一現象卻常常不為人們所重視。隻有在情緒變態或精神變態達到嚴重的程度時,才能當作病人來看待,而好些輕度的異常情緒不予注意,甚至於當作思想意識問題來看待。因此看來,不僅應當注意那些顯然已經達到疾病和度的情緒,更應當注意所謂正常的焦慮或憂鬱或其糨情緒表現。這也就是說。情緒的異常有一個很大範圍的量變幅度。正常的或輕微的變態情緒幾乎是人人都體驗過的,說起來老施特勞斯還是屬於政黨的變態嫉妒心理,但是卻已到了病態的邊緣。我們平常所說的嫉妒成性,,或是嫉妒成病就是指變態嫉妒心理已經發展到了非常嚴重的地步,再往下發展,很可能就要變成精神疾病了。再願意嫉妒的人恐怕也不願意自己發展成為一各精神疾病患者。但是這並不以個人意誌和主觀願望為轉移。如果不注意及時控製自己嫉妒心理的發展,那麼一旦越過變態情緒階段,就不是你願不願意進入精神疾病的行列了,因為那時也許你還仍然不承認自已是精神病患者,但事實上你已經是名符其實的精神疾病患者了,這種下場是每個嫉妒心理的人都應當知曉的。否則就隻能是以害人始,而以害己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