歧黃之路在延伸(2 / 3)

老專家們認定邱天道是塊璞玉,都對他真誠相傳。疑難病專家、中醫教育家魯兆麟教授破例收他為入門第子,讓他搬到自己家中住宿,傾心助教。在師父和中醫界前輩任應秋、劉渡舟、趙紹琴等名流的精心培育下,邱天道醫技猛進。

“善學邯鄲,莫失故步;善用仙術,莫為藥誤。”清人袁枚這句充滿智慧的警句,邱天道始終奉為座右銘,堅持“師古而不泥古”。每次隨師出診,他都要力爭談出自己的獨到見解,有時竟有老師意想不到的精妙之處。

1988年1月18日,邱天道所在部隊和牛街地區合建了軍民共建門診部,任命邱天道為門診部主任。

初到牛街,邱天道的門診部裏病人廖廖無幾。街道的同誌帶他挨戶走訪,對軍烈屬、社救戶、孤寡戶義務治病,並詳細給他介紹了這裏的風土人情,邱天道很快熟悉了情況。

一次,他單獨到軍屬崔大嫂家巡診,正巧碰上崔大嫂在外地工作的姐姐病臥在床。她3年前患了頸椎病,在太原市各大醫院求治無效。到北京走了幾家醫院,治療效果還是不明顯,她十分懊喪,正打算回去。

邱天道查看了病人的病情,發現是頸椎小關節錯位,病情並不複雜。當即對其正骨複位,輔以針灸治療,不到3分鍾,病人的病就好了,真是出人意料。姐妹倆連連說:“神醫,神醫,我們真遇到了神醫!”

邱天道高明的醫術贏得了群眾的信任,小小診所門庭若市。

“他心裏裝著病人,唯獨沒有自己”

邱天道象一部開足馬力的機器全速運轉了起來。他很少吃過安穩飯,也很少睡過安穩覺,有時一夜出診四五次。幾個月下來,他明顯消瘦下來。

居委會的大爺大媽們心疼了。居委會主任劉大媽親手做好飯菜,一連三次催不動他,便把門反鎖上,心想:屋裏的病人看完了,你總該吃飯了吧!

同年3月,邱天道病倒了,高燒40度,3天3夜沒進一口食。牛街的老人們聞訊紛紛前來探望。就在這時,一個大汗淋漓的小女孩跑來大聲喊道:“邱叔叔,我爸昏過去了,快去瞧瞧吧!”邱天道想起來,可一抬頭就覺得耳暈目眩、天旋地轉。

老人們勸小女孩快去找別的大夫。可小女孩卻說:“我媽說一定請邱大夫看。”說得邱天道再也躺不住了,他掙紮著爬起來,在戰友攙扶下走出了門!”

初春的北京,寒風襲人。邱天道被冷風一吹,“哇哇”地吐開了。從宿舍到病人家不過幾十米,可邱天道接連嘔吐了幾次。但他還是堅持來到病人家。

病人崔昆全身猛烈抽搐,嘴裏吐著白沫。邱天道強撐著身子走到床前,要給崔昆診病,可是一陣暈眩,他倒了下去。戰友把他從床邊扶起來,他臉色蒼白,坐在椅子上,從針灸包中抽出芒針,開始為崔昆治病。一麵進針,汗水一麵沿著他的帽沿往下滴,全身都濕透了。

針灸終於結束了。半響,他長長地籲了一口氣,斷斷續續地說:“病人……怎麼樣?”

向死神挑戰的人

邱天道,從死亡線上挽極救了多少個被大醫院判為“不治之症”的患者?他說不全。他常說:“病人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就要拚命把他從死神手裏搶回來。”

北京鼓樓大街住著一位趙大娘,患有冠心病、高血壓、肛裂等多種疾病,七八天未大便,完全靠輸液維持生命。

邱天道仔細查看了病情,見病人已氣若遊絲、舌苔黃燥、舌根厚膩、脈象弦滑,但未露凶險之相,主要是腑氣不通所致。可是,患者十分虛弱,用藥猛了可能會導致虛脫,藥量小則無濟於事。

病人家屬向他表示:“邱大夫,你就大膽治,就是出了意外我們也決不會抱怨你。”

為了防止病人虛脫,邱天道在泄藥中加了少量益氣中藥,親自煎好讓趙大娘服下,5分鍾後,藥性發作,老人麵部鐵青,身體猛烈抽搐。邱天道急得滿頭冒汗。

又過了5分鍾,趙大娘大便排出。邱天道長長噓了一口氣,一頭栽倒在病床上。

當他醒來時,趙大娘已能開口說話了。一個月後,趙大娘能到公園散步了。她逢人便說:“兩世為人,多虧了邱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