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10月11日 第二章 國際
1531年慈溫利於卡佩爾戰役中戰死
慈溫利(1484-1531)曾提出《六十七條目》以反對教皇的權威。
1885年法國作家莫裏亞克出生
弗朗索瓦·裏亞克(FranoisMauriac,1885-1970)法國作家。出生於波爾多市一個信奉天主教的守舊的資產階級家庭。少年時期起就沉緬於宗教文化和文學作品。中學畢業後,考進巴黎文獻典籍學校,但幾個月後就毅然拋棄學業,轉而從事文學創作。
莫裏亞克是彈奏著詩人的七弦琴走上文壇的。1909年發表詩集《握手》,深得名作家雷斯的讚賞。1911年發表第二部詩集《告別青春》。1912年開始寫小說,但一直未被世人注目。1922年發表的中篇小說《給麻風病人的吻》,是他的成名之作,從此莫裏亞克蜚聲文壇,陸續寫下了一係列以資產階段形形色色的家庭悲劇為題材的著名小說。1925年發表的《愛的沙漠》獲法蘭西學士院小說大獎,這個書名可以概括他的全部小說的主題。1932年發表《蝮蛇結》。此外還有小說《吉尼特裏克斯》(1923)、《苔蕾絲·德斯蓋魯》(1927)等。1933年,莫裏亞克當選為法蘭西學士院學士。莫裏亞克的小說充滿鄉土氣息和宗教色彩。他善於提示資產階級家庭的內在悲劇,因而被譽為"描寫痛苦的大師"。1952年,"因為他在小說中深入刻畫人類生活的戲劇時所展示的精神洞察力和藝術激情",獲諾貝爾文學獎。
莫裏亞克是一位富於正義感的作家,他勇於跳出宗教樊籬,站在正義和進步的一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人,他參加了法國地下抵抗運動,戰後,成為最傑出的記者。在政治上,他積極支持戴高樂,維護民族獨立,曾獲"榮譽團大十字勳章"。戴高爾高度評價他,說他"一直忠於法國,選擇了法國"。莫裏亞克具有多方麵的,他既是小說家,又是詩人、戲劇家、文學評論家。他辛勤寫作一生,留下了一百多卷各種體裁的文學作品。1970年莫裏亞克去世時,戴高樂將軍在唁函中讚譽他"代表了法國文學的精萃,是嵌在法國王冠上最美麗的一顆珍珠。"
1889年英國物理學家焦爾逝世
與邁爾同時,英國著名的實驗物理學家焦爾(1818-1889)經40年的實驗研究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1.發現了電流的熱效應:焦爾定律
2.1843年,發表《論磁電的熱效應和熱的機械值》,對能量相互轉化做出了解釋,他指出,自然界的力量是不能毀滅的,哪裏消滅了機械能,總會得到相應的熱;
3.1845-1850年,他用了5年時間作了科學史上有名的攪拌實驗,精確地測定了熱功當量4.157焦耳/卡(現值為4.1840焦耳/卡)
4.1849年6月,發表一篇總結性論文《論熱的機械當量》,公布了熱功當量的精確值。至此,能量守恒與轉化的觀點被廣為接受。
1919年丹麥作家吉勒魯普去世
吉勒魯普(1857-1919)生於牧師家庭,1917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代表作《米娜》、《朝聖者卡馬尼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