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隨著科學技術突飛猛進的發展,各種新技術、新裝備不斷地應用於航空母艦,航空母艦性能大幅度提高,各種功能日臻完善:它不僅可用於攻擊對方水麵艦艇、潛艇和運輸艦船,而且也可以襲擊對方海岸設施和陸上目標,奪取作戰海區的製空權和製海權。
航空母艦的區分方法有多種:按戰鬥使命分,有攻擊航空母艦,反潛航空母艦;按排水量大小分,有大型航空母艦、中型航空母艦和小型航空母艦;按動力裝置分,有核動力航空母艦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目前世界上共有9個國家擁有各型航空母艦約30艘,此外還有不少國家現正在研製和建造。航空母艦噸位從l萬多噸到10萬餘噸,最大航速多在30節左右。
作為巨型"海上浮動機場",航空母艦上一般搭載有戰鬥機、攻擊機、反潛機、預警機、偵察機、電子幹擾機、加油機及直升機等多種飛行器。根據排水量大小和任務不同,各型航空母艦搭載的飛機和直升機從十幾架至近百架不等。為了對付各種威脅,有的航空母艦上還分別裝備艦艦導彈、艦空導彈、艦潛導彈、艦炮及水中兵器等。與陸地機場相比,現代航空母艦上的飛行甲板仍顯得十分窄短,因而均設有斜角甲板、升降機、彈射器、助降裝置、攔阻索五大"法寶"。核動力航空母艦續航力高達40萬海裏一100萬海裏,而常規動力航空母艦續航力一般在l萬海裏左右。
航空母艦由於目標大,較易遭敵方攻擊,因此通常總在巡洋艦、驅逐艦、護衛艦和攻擊潛艇等艦艇的護衛下組成航空母艦編隊共同行動。
盧泰愚醜聞震驚韓國
1995年10月,韓國政壇再次進入多事之秋。一樁盧泰愚秘密資金醜聞,攪得舉國上下沸沸揚揚,遊行示威不斷,內幕曝光不斷,就連以反腐倡廉贏得民心的金泳三政權也陷入了嚴重的危機之中。
事情起於10月19日,這一天在野黨民主黨議員樸啟東在國會會議上出示了盧泰愚在新韓銀行利用假名帳戶存有秘密資金的證據,他說盧泰愚任總統期間曾從國內數家大企業手中接受巨額政治資金,並且這筆資金現在還有剩餘。消息傳出,公眾輿論嘩然,韓國政府立即命令檢查機關對這一事件進行調查。在調查過程中,曾做過盧泰愚總統警衛室室長和安全部部長的李賢雨證明,在新韓銀行以假名存放的錢就是盧泰愚的政治資金。於是,1000多億韓元的秘密資金接二連三曝光。
在這種情況下,盧泰愚已經沒有退路,隻好於10月27日舉行記者招待會,承認自己在1988年至1993年任總統期間秘密籌集了5000億韓元(約合6.5億美元)的秘密政治資金,剩餘的大約1700億韓元現仍保存在銀行的假名帳戶裏,盡管他痛哭流涕,表示感到很慚愧,並說願意接受任何形式的懲罰,但對此事倍感憤怒的國民已經不相信他的眼淚,紛紛要求將其逮捕法辦。
這樁醜聞被公之於眾後,當天新政治國民會議總裁金大中也披露了一個同樣令人震驚的消息。他說盧泰愚在1992年總統大選期間給過他26O萬美元的政治資金,他還有可靠的情報證明盧泰愚當時也給過現任總統金泳三巨額政治資金。執政黨民自黨主席金潤煥認為,當時盧泰愚會向金泳三提供競選所需要的巨額經費。
隨著調查的深入,首先揭露這一醜聞的民主黨議員樸啟東又披露說,盧泰愚還向另一名總統候選人、自由民主聯合總裁金鍾泌提供了巨額政治資金,至此,韓國的主要政黨及其首腦全都卷進了醜聞之中。
在迫切要求查明真相的呼聲中,總統金泳三於10月30日否認曾經接受盧泰愚的巨額政治資金,在此之前他發誓要公正地查明這樁醜聞,以證明他的政府是公正的。但反對黨立即予以反擊,他們說金泳三本人也與這樁醜聞有牽連,金大中也聲稱金泳三在1992年的總統大選中花費了12億美元,這些錢大多來自盧泰愚。後來,金泳三承認他在1992年的總統競選中可能得到過前總統盧泰愚的資助,但他否認自己知道這件事情,說這可能是盧泰愚主動為黨提供資助,但他金泳三從來沒碰過一分錢。
現在,對這件秘密資金的醜聞的調查已經全麵展開,盧泰愚也於11月2日到大檢查廳接受了長達16個小時的審問。但盧泰愚回避關鍵性問題,沒有說出任何實質性的東西,隻是以"不知道"和"忘記了"來對付。盡管如此,檢查機關已經確認,韓國許多著名的大企業參與了為盧泰愚把其秘密資金轉入銀行帳號的活動,檢查機關將對有關的六七家企業進行調查,以搞情盧泰愚秘密政治資金的來源。此外,檢查機關還開始調查盧泰愚家人資產方麵和海外存款以及不動產投資方麵所存在的問題。
其實,秘密政治資金在韓國可以說是公開的秘密,各政黨彼此都心照不宣。韓國前總統樸正熙、全鬥煥和盧泰愚常被輿論稱為通過不正當手段當選的"缺乏正統性"的總統、因此盧泰愚秘密政治資金醜聞也正證明了這種輿論。籌集政治資金的手法可謂多種多樣,利用國家大型工程招標收取一定比例的資金作為政治資金,或在總統府舉辦一些投資說明會以從企業界人士手中收取捐款、或者幹脆伸手向企業索要,積累的資金用於維持執政黨的運轉,加強自己的統治,給自己留後路。這些事情有很多人清楚,隻是沒有人敢站出來揭露。今年8月1日,韓國總務處長官徐錫宰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前任總統中的一人在通過代理人討論把4000億韓元的假名帳戶轉化為真名帳戶的方法",引起很大的社會反響,但他因為證據不足而引火燒身、三天之後就被解除了總務處長官的職務。
1992年金泳三的"文人政府"成立後,積極開展反腐敗運動,宣布向政經勾結的惡習開刀,並實行了"金融實名製",公開公職人員財產,在韓國社會刮起了一陣新風,但在韓國,政壇金錢政治根深蒂固,由來已久,正像盧泰愚所說的那樣,從經濟界收取"統治資金"在韓國已是政治文化和選舉風氣中的一貫做法。需耗費巨資的競選,光靠國家提供的一點政治資金是無法進行的,因此各政黨動輒數百億韓元的競選經費從何而來不言自明。
此次盧泰愚秘密政治資金醜聞對金泳三實行的"金融實名製"無疑是一次沉重打擊,暴露出"金融實名製"存在的問題和漏沿。
另外,有人認為盧泰愚隻靠企業捐款是很難積累成這麼大一筆錢的,因此這些錢很有可能是收受企業賄賂得來的。輿論界認為企業這種不正當的競爭手段勢必給公平競爭的風氣帶來影響。此外,秘密資金的曝光也暴露了韓國稅務管理方麵的漏洞。雖然這些秘密資金都是從大企業中流出的,但卻沒有什麼證據來證明,這說明這些企業自己都在暗地裏私藏資金,偷漏稅款。據說這些錢在金泳三政府中也流進了除總統之外的許多決策者的腰包。
企業在提供政治資金的問題上也有苦難言,盧泰愚發表謝罪講話以後,企業界人士都反駁說"捐款"難道是"發自內心地自發地掏錢的真正意義上的捐款"嗎?政界同企業界的這種相互勾結的關係由來已久,在政府掌握稅收、金融等所有政策手段的情況下,企業的生存戰略隻能是順從政治權力。企業如果不能參與政府給予優惠政策的項目,就會在企業界的競爭中被淘汰。因此企業提供政治資金可以說是韓國政府主導經濟時代所遺留下來的陰影,這個陰影直到現在還無法抹去。
在政治方麵,這次秘密資金醜聞將給本來就處於危難之中的執政黨雪上加霜。因為,在今年6月份的地方選舉中,民自黨已經遭到慘敗,使韓國政壇開始呈現"三金"分庭抗禮的局麵,而此次前任總統盧泰愚的秘密資金醜聞無疑又給金泳三帶來了巨大的壓力。
現在,在如何處理盧泰愚的問題上金泳三正麵臨著一個難題。如果逮捕盧泰愚,那就將在韓國憲政史上創下逮捕前任總統的先例,執政的民自黨有可能因此出現內部分裂不說,更致命的是,這將有可能是本來就鬧得朝野上下沸沸揚揚的1992年總統選舉資金問題也有可能被曝光,這對即將在明年進行國會選舉的民自黨來說無疑是一個不利的因素。如果不逮捕盧泰愚,公眾輿論絕對不會答應,在野黨也會借此對執政黨展開攻擊。因此,如何處置盧泰愚和這次醜聞所造成的混亂局麵,將對金泳三政權造成很大影響。
微軟公司迎戰美國政府
經過一年多的反反複複後,美國華盛頓地區法院於1O月19日開庭審理司法部及2O個州政府起訴世界軟件業巨頭--微軟公司違反聯邦反壟斷法一案。自去年10月以來,美國司法部開始援引反壟斷法的有關條款對微軟公司進行調查,認為微軟將其因特網例覽器並入"視窗95"以及後來的"視窗98"操作係統一起銷售有壟斷市場之嫌,從而導致了微軟與司法部之間的漫長糾葛。
微軟公司與美國政府之戰正好應了中國的一句老話:"樹大招風"。麵對著這場號稱美國有史以來最大的反壟斷官司,微軟公司的股票驟然下跌,公司的總損失超過了83億美元,比爾-蓋茨本人的財產也減少了18億美元。
然而,比爾-蓋茨和他的微軟就是神話。當這邊微軟與美國政府的官司打得火熱的時候,微軟公司98財年第一季度的財務報告悄然出台。讓人感到吃驚的是:官司纏身的微軟公司第一季度的利潤竟然增長了58%,大大超過公司本身的估計!這一增長率說明:微軟公司在第一財政季度總利潤為10.52億美元。許多經濟分析家不得不承認,正在華盛頓進行的這場世紀官司對微軟公司的影響並不大。
本世紀以來,美國司法部門根據1890年製定的反壟斷法,曾先後對一些大公司進行起訴。1906年,司法部對新澤西標準石油公司提出起訴,最終導致該公司被肢解成埃克森、美孚和美國石油公司等幾家公司。1969年,司法部指控IBM公司將硬件和軟件捆綁銷售,但後來科技的發展使得這場官司變得毫無意義,最後於1982年宣布終止。1972年,司法部又指控美國電報電話公司有壟斷行為,10年後,公司敗訴後被迫分成8個小公司。
但跟過去遭美國政府肢解的"美國標準石油公司"和"美國電話電報公司"不同的是,微軟公司幾乎沒有什麼有形的實體可供劃分。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經濟學家、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肯尼思-艾羅坦言:"我看不到任何要肢解微軟公司的合理依據。"按照老辦法的話,微軟公司應該被分解成兩個公司,一個公司負責操作係統,另一個公司負責軟件運用與開發。美國政府現在的新想法是把微軟公司肢解成兩個或者更多的"小比爾公司",每家公司都可能參與軟件市場。然而,不論是老想法還是新設想都將產生一個根本無法解決的新問題:如何劃分微軟公司的27000名軟件工程師、程序設計師、研究人員和其他雇員這一"人力資產"?9O年代初期,美國聯邦反壟斷司法人員就試圖肢解微軟公司,但正因為最終無法解決這一問題而不得不放棄。而且,美國的反壟斷法令又有著自身的矛盾之處,那就是:反壟斷法令在保護了一些企業的同時,反過來又限製了另一些企業的發展。就像微軟公司的律師沃登在法庭上所說的那樣:"當年,'網景'公司的瀏覽器在市場上也占90%的時候,為什麼美國司法部就不說它搞壟斷呢?"
美國政府實際上在這場官司中扮演的是狙擊手的角色。它不但要求微軟公司在"視窗98"中將"探險者"瀏覽器拆除,而且還要加裝"網景"公司的"領航者"瀏覽器。難怪比爾-蓋茨不無諷刺地說:"這等於要求可口可樂公司在半打的產品中搭配三瓶百事可樂出售。"
附錄:
微軟下一個Windows軟件是一種重大的革新,還是10年前大小通吃戰略的回歸?
據悉,Longhorn比現有Windows有重大的變革,包括圖像質量,存儲,搜索和安全等特性都更好。但要實現這些功能都有前提:絕大部分功能僅能通過新操作係統的特定客戶端軟件實現。
上周,微軟揭開了Longhorn的一部分麵紗,微軟正在複歸"胖客戶機"(FatClient)路線-在客戶端運行龐大的應用程序,微軟甚至還計劃繞過超文本語言,自行開發一種單獨的瀏覽器,以便它能夠直接運行Longhorn"獨門"的視窗代碼。
Gartner公司的分析師MichaelSilver認為,這樣做的結果可能增加Windows的封閉性。他說:"微軟期望企業能夠基於Longhorn的應用程序接口(APIs)來開發瀏覽器應用軟件,這樣的的話,這些應用軟件將無法在非Longhorn瀏覽器上運行。"
有專家認為,微軟想憑借Longhorn回歸Windows桌麵應用的戰略,這種思想將排斥那些能夠在其它操作係統上運行的軟件,比如瀏覽器等等。同時,Longhorn也將體現微軟大硬盤的強大台式機理念。
微軟SQL服務器部的副主任GordonMangione說:"基本上,微軟相信本地計算機硬盤的能力,硬盤推動個人電腦進行變革已經很多年了。"
事實上,這種策略對那些了解微軟發展史的人了再熟悉不過了。微軟利用控製底層的應用程序接口和文件格式統一了個人電腦操作係統市場。而互聯網通過網絡服務器及其相關的技術又打破了台式機的力量平衡。
這種策略給微軟帶了很多的法律糾紛,美國司法部對微軟的反壟斷訴訟案的焦點就集中在微軟擴展其操作係統和其它產品市場影響的方式上。現在,我們還很難判定Longhorn是否會引來同樣的麻煩,因為這種操作係統要到2005年年底或者2006年年初才能上市。
目前,我們也不知道,一旦企業無法運行來自其它廠商的超文本瀏覽器,他們是否還會使用Longhorn來開發程序應用。用戶將會權衡購買新操作係統的得失。
為了說服企業用戶升級,微軟可能需要強調Longhorn對台式機的管理功能。
可口可樂子公司Odwalla的信息主管GaryHensley說:"我必須了解企業能夠從胖客戶機模式獲得什麼好處。"Odwalla已經使用了網絡應用大約三年,它大大節省了公司的維護開支。他說:"我們的要求相當簡單,給我們展示胖客戶機模式有哪些好處,是能夠給我們帶來利潤還是更好的管理我們的IT架構,節約成本。"
事實上,微軟的Longhorn體現了公司"先擁抱、再反擊"(embraceandextend)的策略。(注:是指微軟先以操作係統角色和各種應用軟件廠商合作,然後漸漸模仿、發展起類似這些廠商的技術,最後以免費搭售策略取而代之的策略)。
微軟過去一些戰略並未獲得成功,象.Net框架網絡服務技術等等。實際上,在網絡興盛以前,微軟已經構想出了一些Longhorn的設計概念,比如,10年前,微軟就在一個代號"Cairo"的Windows升級係統中構想出了一個搜索功能,以及叫做WinFS的存儲技術。
但通過在Longhorn中建立新的.Net開發技術,微軟正在有意模糊台式計算機中網絡應用程序和Windows軟件的概念。
Silver說:"微軟想將更多的網絡應用程序添加到Windows係統中去。"這些功能包括WinFS,新的圖像展示軟件Avalon,新的通訊技術Indigo等。
事實上,微軟擁有90%的網絡瀏覽器市場,所以要控製網絡標準應該不費吹灰之力。網絡瀏覽器的發展速度是如此的驚人,以至於一些專家曾經預計,象Windows這樣的胖客戶機操作係統將讓位於瘦客戶機軟件,即,將繁重的計算任務交由連接到個人電腦的企業服務器來完成的模式。
大規模轉變到以服務器為計算中心的情況始終沒有出現過,但Linux和Java這樣的技術的出現讓人們有了更多的擺脫Windows的選擇。
微軟麵臨的另外一個挑戰是,如何說服那些軟件使用合同到期的用戶繼續使用它的軟件。微軟希望,新的Longhorn將鼓勵其它公司開發以Windows為基礎的應用程序,而不是Java等技術。
Longhorn也能夠挽救.Net。微軟已經同IBM一道成為網絡服務的鼓吹者,網絡服務據說能夠提高企業的計算效率。到目前為主,微軟的.Net網絡服務技術並沒有取得公司預想的成功。
正如微軟主席比爾蓋茨對CNET新聞網站所說的,它的".Net我的服務"(.NetMyServices)已在Longhorn中獲得重生。.NetMyServices通過一係列付費服務將個人消費者更緊密的和Windows相連,但這個服務由於其它公司的反對以及個人隱私等原因曾經被微軟放棄了。
在上周召開的開發者大會上,蓋茨說,Longhorn能夠相當容易的創建出未來所需的具有高質量圖像,高運算能力,大硬盤支持的應用程序。Windows中,XML語言將負責處理數據,而超文本語言將用於信息的發布。
他說:"個人電腦未來三年內將成為人們生活裏麵相當普及的設備。利用客戶端軟件,人們能夠將數據以XML語言的形勢傳輸到客戶端,然後在本地機上,人們能夠對這些數據進行各種處理,也能夠將其轉化為超文本語言數據形勢。我們的軟件對此處理起來相當容易。"
RedMonk的分析師StephenO'Grady則認為:"微軟如果要真正將網絡和Windows的概念融合在一起,它必須對軟件的底層構架做重大的修改。"
其中最大的變化要數Windows的編程接口WinFX了,它改進了.Net構架軟件。微軟透露,XML編程接口將和Windows分開,它不會捆綁到操作係統中去,但WinFX將整合進Longhorn中去。
如果這樣,微軟方向分析師RobHelm說,"就好比是和Java公司進行拳擊比賽時,微軟打出了一記後手拳。潛在的講,每台PC將運行.Net,而對開發者來講,這相當有意思。"
例如,在微軟開發者大會上,亞馬遜網上書店就展示了用Longhorn中的Avalon圖像技術以及WinFS文件係統創建出的購物網站。
亞馬遜的AllanVermeulen演示了一係列繁雜的網絡購物任務,比如快速過濾相機搜索結果,觀看三維相機圖片等等。來自購物網站的信息還能夠輕鬆的和個人日曆安排程序實現共享。
微軟的霸主地位體現在台式機上,它的幾大競爭對手,象甲骨文,Sun,IBM和BEA公司等則利用Java保持在網絡服務器上的優勢。總的來說,Java係統通過網絡入口軟件整合信息,然後通過瀏覽器向個人電腦傳輸信息。
這種技術對那些企業級用戶尤其有用,這些企業需要集中控製應用程序。
Sun是服務計算的主要支持者,據說它給自己的員工發放有"智能卡",員工持卡打開"瘦客戶機",然後連接到企業的服務器進行信息存儲與處理。Sun宣稱,這種技術能夠節省管理開支,應付各種任務。
為了反擊這種技術,微軟正在鼓吹Longhorn的簡化應用和簡化程序維護。微軟服務器與工具部的副總裁EricRudder透露,利用Longhorn的"ClickOnce"功能,用戶能夠從服務器中升級Windows定製應用程序。
微軟還在開發更為複雜的"動態係統計劃"(DynamicSystemsInitiative),它能夠幫助企業用戶更好的控製自己的係統。
然而,微軟的難題恐怕還是必須說服那些正在削減IT開支的公司購買新的操作係統。
Helm說:"微軟的症結在於現在的係統已經夠好,人們對目前使用的台式機感到滿意,機器升級的周期越來越長。這給了Linux可乘之機。"
盡管Longhorn有這些好處,微軟必須消除用戶的抵觸情緒。
正如Silver所說,對於一家想取消股票期權的公司,"他們應該開發出通用的的瀏覽器軟件,而不是僅僅能在Windows下運行的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