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國內(3 / 3)

1949年,許世友己是華野山東兵團司令員,全國接近解放,可國民黨殘餘勢力還在負隅頑抗,許世友仍在戰火中奔忙。這年3月的一天,許世友接到司令部打來的電話:"你的大兒子從老家找你來了!"

"大兒子?是黑伢?他......"許世友扳著指頭算了算,可不,兒子已經長到19歲了。

兒子還告訴他:"奶奶這幾年身體越來越不行了,因為不知你的死活,奶奶天天夜裏睡不著覺,眼睛都哭壞了。"

將軍急忙背過身去,為的是不讓兒子看見他落淚。

幾個月後,舅舅也從家鄉趕來看他了。舅舅告訴他:"自從你那次走後,家裏就遭了殃,你媳婦被迫改嫁,你娘拉扯著黑伢東躲西藏,靠給人家紡線織布度日,後來就住到了我家。自打你娘知道你還活著,就每天在村頭看呀,等呀!巴不得你一下子就站在他麵前。"

聽了舅舅的話,將軍愧疚他說:"我這個不孝的幾早該回家看看娘了,可是現在戰火沒有停,我走不開呀!"

舅舅回去的時候,將軍含淚給母親寫了一封信,信上說:"等全國解放以後,我頭一件事就是回去看娘。"

然而,七個月之後,開國大典的禮炮點響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了,將軍卻又接受了新的任務,眼看著回鄉探母的計劃又要落空了。無奈,將軍隻好讓大兒子回新縣老家把母親接來。

在母親即將到來的這一天,將軍提前處理完身邊的事務,一門心思專等。當黑訝扶著奶奶從吉普車裏走出來的時候,將軍卻如雕塑股地"定"住了。這就是娘嗎?頭上的自發都快掉完了,腰身也彎曲得直不起來了,連走路都有點顫巍巍的了。歲月無情,娘老了!

"娘......"將軍喊著,不顧一切地撲上去,緊緊握住母親那雙幹瘦的手,當著100多名部下的麵,"撲通"跪在了地上。

"孩子,我終於見到你了!"母親用顫抖的手撫摸著兒子的雙肩,稍頃,母親像是意識到了什麼,對兒子說:"孩子,快起來,一個大將軍怎麼能同著這麼多部下跪著我一個老太婆!"將軍則泣不成聲地說:"我當再大的官,還是娘的兒,您老就讓我多跪會兒吧,這樣我心裏好受些!"

"孩子,你也變樣了,要是在路上,我還真認不出你呢。"

"娘,我實在脫不開身回去看您,您老人家不會生我的氣吧?"

將軍和親娘,就這樣一個隨著,一個俯著身子,構成了一幅"孝子與慈母"的永恒雕塑。

在場的官兵和將軍的妻子田普,都被這凝重的畫麵感動得流出了眼淚。

晚上,將軍來到了母親的房間,抓抓被子,按按枕頭,生怕母親睡不舒服。

"娘,您這一生吃的苦大多了,俺這一次要孝敬您到老,說什麼您也不能走了。昆"

"好,好,娘不走了。"

可是,不到一個月,母親便住不下去了,無奈,將軍隻好讓兒子許光把老人送回老家。

母子這一別,又是8年。1959年秋天,將軍思母心切,便向軍區其它領導請了假,啟程返家了。

"娘,娘,我回來看您了!"剛到家門口,將軍便孩子般地喊起來。

母親的門上掛著鎖,鄉親們告訴他,母親到外麵幹活去了。正說著,母親從對麵的山坡上走過來,背上背著一捆柴。看見兒於,母親驚喜交加,一邊用衣袖擦汗,一邊與兒子打招呼。

看著年近八旬的老母親背著柴草在艱難地行走,將軍心裏像打翻了五味瓶,隻見他快步跑過去,接過母親背上的柴草,抱著母親的腿,再次跪倒在母親麵前。"娘,您這麼大年紀了還上山砍柴,兒心裏實在難過啊!"

"快起來,快起來,這麼多鄉親都看著你呢,現在是新社會了,誰家還興跪?你看,都當將軍了,還哭......"母親說著也掉淚了。

"不,娘今天要是不答應我一個條件,我就不起來。"將軍耍起了小孩子脾氣。

"你說,娘答應。"

"以後再也不要到山上去砍柴了,用我給您寄的錢,買柴燒就行了。"

"娘不是沒柴燒,是閑不住。好,娘答應,再也不砍柴了。"

母親突然對兒於說:"孩子,娘有一句話提醒你,不知你聽不聽?"

"娘的話我句句都聽。"

"那好,我想對你說,你能出息成今天這個模樣,不光是娘的功勞,還有打仗時掩護你的鄉親,還有部隊的領導,還有你手下那些士兵--要是那些士兵不冒死往上衝,你能打勝仗嗎?打不了勝仗,你能當司令員嗎?"

將軍眨眨眼睛,沒弄懂母親的意思。

母親接著說下去:"往後呀,不要再給我下跪了,需要你感恩的人多著哪!"

將軍這時才明白母親的意思,拉住母親的手驚喜他說:"娘,我還真不知您有這麼高的水平!"

將軍在家住了三天,臨走時,再次央求母親:"娘,你就隨兒一同回去吧!"

母親則說:"清閑的日子我過不慣,我在家挺好,你回去要把公家的事幹好,不要老記掛著我。"

在以後的歲月裏,將軍每月從自己的工資裏省出一部分寄給生產隊,一是委托生產隊為母親買糧吃,二是請生產隊抽一名女孩照顧母親。盡管如此,將軍仍不放心,1965年春天,又把在北海艦隊服役的長子許光調回新縣老家服侍母親。

1965年秋,將軍正在海防前線視察工作,忽然接到一封"母親病重"的電報。看罷,將軍心頭沉重得喘不過氣來。此刻他重任在身,不能回去探視母親,隻好電告長子,讓長子把奶奶送到南京治療,自己完成公務就火速返回南京伺候母親。

哪知,還未等他回到南京,母親便在老家與世長辭了。長子許光代父行孝,為奶奶送葬。

將軍完成公務回到家,許光已從老家趕到南京。聽完兒子介紹母親的病情,知道母親臨終時還喊著自己的乳名,年逾花甲的將軍悲痛欲絕,在母親的遺像前再次雙膝下跪。

1979年10月的一大,將軍腿疾複發,難忍的疼痛使他意識到自己老了,於是,他給長子寫了一封信。將軍在信中說:"寄去50元,用這錢為我買一口棺材,我曾得到毛主席的批準,死後不火化,運回老家埋到你爺爺奶奶身邊。我要實現對你奶奶許下的諾言--活著精忠報國,死後守著父母。"

1985年10月22日黃昏,一代名將許世友眼角掛著淚珠,嘴角含著微笑,離開了他深愛著的祖國和人民。

南京軍區遵照將軍的遺願,把將軍安葬在大別山的懷抱,安葬在父母的身旁。夫人田普率領全家老小向父母的墳墓三鞠躬,然後把茅台酒灑向將軍的墳頭,泣不成聲他說:"世友,你奔波勞累了大半輩子,現在終於回到了娘身邊,你該好好和娘說說話了,也該好好歇歇了。"

政治家、軍事家葉劍英逝世

1986年10月22日1時16分,長期擔任黨和國家重要領導職務的領導人葉劍英同誌,因病醫治無效,在北京逝世,享年九十歲。

葉劍英,生於1897年。原名葉宜偉,字滄白。廣東省梅縣人。一1917年入雲南講武堂。參與籌建黃埔軍校,任教授部副主任。1926年任國民革命軍新編第二師師長,後任四軍參謀長。

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參加領導廣州起義。1928年赴莫斯科學習。1930年回國,任中央革命軍事委員會委員兼總參謀部部長和紅軍學校校長、瑞金衛戍司令員,紅一方麵軍參謀長,福建軍區司令員,軍委四局局長,紅軍前敵總指揮部參謀長,紅一方麵軍和軍委參謀長。參加了長征。

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參謀長,後在南京、漢口、長沙、桂林、重慶等地做統一戰線工作。1941年任中央軍委參謀長。

解放戰爭時期,任北平"軍事調處執行部"中共代表,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委員會副總參謀長,中共中央後方委員會書記,中國人民解放軍參謀長,北平市市長。

百歲壽星座次排定貴州龔來發為"中國長壽之王"

1993年10月22日,中國百歲壽星座次排定。145歲的貴州仡佬族老壽星龔來發被授予"中國長壽之王(頤春茶杯)金座椅"的美稱;122歲的廣東老壽星孔英被授予"中國長壽王後(仁和杯)金手杖"的美稱。

被授予"中國長壽之王"的龔來發生於1848年3月,仡佬族,文盲,終生未婚,身高1.4米,體重30公斤。他半歲時喪父,因家庭貧窮,母親把他抱給大包嶺村的向家當兒子。現在贍養他的已是向家第七代人。據悉,龔來發一生務農,不喝酒,不抽煙,每天隻吃兩餐,每餐一小碗大米和玉米做的混合飯。老人住的地方,田少土多,風景秀麗,空氣清新。周圍幾裏無村莊,三麵群山環抱,每座山都長滿茂密的樹林。這裏的人大多能活到七八十歲。1995年3月12日,龔來發老人因患急性黃疸性肝炎,經多方搶救醫治無效在貴州省務川仡佬族苗族自治縣偏僻的茅天鎮去世,終年147歲。

被授予"中國長壽王後"的孔英生於1871年11月18日。她雖然頭發銀白,卻依然精神矍鑠。老人從小喜愛勞動,現雖年事已高,卻經常上山采摘鬆枝,還經常幫助操持家務。

此次百歲老人調查活動是由全國老齡委領導承辦的。

轟動京城的反貪展覽開幕

1994年10月22日,在北京軍事博物館舉辦的"首都檢察機關懲治貪汙賄賂犯罪展覽"一開始就牽動人心。從展出那天起,軍博門前便出現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和成片的停車。應社會各界一再要求,舉辦者將其結束日期從11月5日延至10日。北京市人民體察院白錫喜副主任告訴記者,自開展以來每天約有2萬人前來參觀。參觀有不僅有北京的幹部群眾,還有許多外地來京旅遊和辦事者以及專程從天津、唐山等地趕來的。觀眾之多、情緒之高、反響之強烈為多年未見,亦為組織者所始料不及。

展覽會由決策篇、警示篇、正氣篇、呼喚篇4部分組成。它們昭示了黨和國家懲治貪汙、反對腐敗的決心。揭露了貪汙賄賂犯罪分子鯨吞國家和人民財產的觸目驚心的罪行和他們的可恥下場,震懾了罪犯,敲響了警鍾,展覽會本身就是正氣篇和呼喚篇生動的一頁。記者在幾大本觀眾留言簿上看到了工人、幹部、教授、學生、戰士、人大代表、政協委員、要求入黨的積極分子、普通市民、外地觀眾以及來京打工仔的筆跡:"此展及時"。"懲治腐敗,勢在必行、大快人心,深得民意,希望廣泛宣傳......警鍾長鳴","希望進一步加入打擊力度,更深入開展反腐敗鬥爭。"......

懲貪反腐,是人民關心的熱點,也是黨和同家工作的重點。這次京城反貪展覽既是懲貪反腐鬥爭成果的體現,又是廣大人民群眾意誌與願望的體現。這就是它轟動京城的緣由吧!

聯合國慶祝成立50周年

1995年10月22-24日,聯合國在紐約總部舉行成立50周年特別紀念會議。185個國家的領導人和代表相聚一堂,總結過去,展望未來,共商如何締造更加美好的未來。這是聯合國曆史上規模最大、最為隆重的一次慶典。江澤民主席作為第一位中國元首在聯合國講壇發展了重要講話。會議結束時,通過了《聯合國50周年紀念宣言》。《宣言》重申會員國對《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的信守和承諾,決定使聯合國今後更好地運作,促進和平與發展和世界人民相互了解。這標誌著聯合國進入了一個新的發展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