伽利略是當時最著名的物理學家、數學家和天文學家。他提出了擺錘等時性定律、自由落體定律,捍衛哥白尼的日心說。他發明了溫度計,第一個用大倍數望遠鏡考察太陽係的奧秘。他們名聲是與推翻亞裏斯多德落體說、在日心說問題上與教會爭辯鬥爭聯係在一起的。

布魯諾發展了日心說,認為太陽不是宇宙的中心。他與教會展開英勇鬥爭,犧牲在火刑架上。他成為為宏揚科學而不惜獻身的英雄。

數學家塔爾塔利亞在代數、彈道學方麵卓有貢獻。

但在文藝複興之後,意大利陷入了屢遭外族入侵的境地。美洲發現後,貿易路線不再經過意大利,而是轉到大西洋了,教會又嚴厲欺壓自由思想者。所有這些造成了意大利國家與文化的衰落。從此,意大利在世界曆史上變成普普通通,不值多提。

(四)文藝複興後意大利的興衰史

自1494年法軍入侵意大利起,到1870年意大利最終統一,在近四百年裏,意大利人一直為拜占庭人、德國人、阿拉伯人、諾曼人、法國人、西班牙人和奧地利人入侵,意大利退出了光輝的世界政治舞台。憊大利人把反對外族入侵、保證民族的獨立作為首要任務,無暇顧及文化科技。在這場運動中,最有名的三個人物是馬誌尼、加裏波弟和加富爾。

1815年,拿破侖徹底失敗後,奧地利取代法國占領了意大利。1891年,馬誌尼組成了"青年意大利黨"。在後來30年中多次發動武裝起義,並在1849年建立起以他為首的羅馬共和國,但都以失敗告終。加裏波弟是當時著名的統帥。他在1849-60年一係列民族解放戰爭中立下奇功,並於1860年在實際上統一了意大利。加富爾是意大利撒了王國的首相。他厲行改革,聯合法國,擊敗了奧軍。後來,他出任1860年意大利王國的首相。

七十多年後,意大利崛起了一位強人。他少時因家貧而飽遭白眼,於是發誓要讓世界發抖。他想變當時的歐洲二等國家意大利為新羅馬帝國。1915年他創立了第一個法西斯組織,並於1921年執掌政權。他出兵埃塞俄比亞,武裝幹涉西班牙,與德、日結成同盟。但在二戰將近結束時,他垮台了,並被處決了。他就是墨索裏尼。

二戰後,天民黨之父加斯貝利在政治、經濟上複興了意大利,並使意大利加人了北約與歐洲共同體。他是意大利戰後最有作為的政治家。自70年代以來,意大利陷入了重重矛盾之中。

(五)文藝複興後意大利著名的科技文化人物

文藝複興後,意大利在世界上有卓越地位的領域隻有音樂、電影、美術、文學、政治思想和科技的某些領域。

科技領域:在數學方麵,19世紀的貝爾特蘭尹在微分學和羅巴切夫斯基幾何學中,作出了許多以他名字命名貢獻。在物理發明方麵,伏打在19世紀發明了伏打電池,在20世紀馬可尼發明了無線電電報裝置。在天文學方麵,19世紀的塞奇是天體光譜學的創始人之一。在化學方麵,偉大的化學家阿伏伽羅德在1811年提出了有關氣體分子數的阿伏林羅德假說和分子概念(極大地推動了化學的發展)坎尼機羅在19世紀中期提出了原子量與分子量的正確概念(發現了坎尼劄羅反應)。在醫學生物學方麵,馬爾比基在17世紀中葉在發展胚胎學和解剖學方麵卓有建樹。

在思想界和社會科學界,意大利共產黨的創始人葛蘭西在被墨索裏尼囚禁期間,寫下了名著《獄中劄記》發展了馬克思主義,提出了西方共產主義思想;在20世紀二三十年代,克羅齊成為歐洲哲學界、美學與曆史哲學的重要人物(其代表作為《精神的哲學》);在二次大戰前,帕累托提出了歌頌少數傑出人物統治、複活馬基雅維裏主義的政治社會學。與之分庭抗禮的政治社會學權威莫斯卡,既肯定了馬基雅維裏的思想又證明了自由主義與立憲。

意大利的美術、音樂與文學成就與意大利語有不解之緣,意大利語除外來詞外,每個詞均以元音結尾,每個音節要求發音清晰準確,重音又大都在倒數第二個音節上。這樣,說起米琅琅上口,悅耳動聽,富有音樂性與藝術性。(《各國手冊叢書意大利》第35頁)。這種語言既有利於文學創作,又利於音樂歌唱,也易於啟迪意大利人的美術靈感。

在近百年裏,意大利的歌劇創作與演唱幾乎達到了世界最高水平。意大利的歌劇形成於17世紀初,起源於牧歌和宗教音樂(18世紀初,意大利又產生了喜歌劇。隨著樂器製作的發達,十七十八世紀,意大利進入了器樂創作的高峰時代。自此,意大利樂壇曆久不衰)。

在16世紀,蒙特威爾弟第一次推動了歌劇的發展,卡瓦利和切斯蒂兩人則進一步發展了歌劇藝術。

意大利音樂界巨星不斷出現。十八十九世紀之交,帕格尼尼是演奏哥才與傑出作曲家。維奧蒂在演奏和創作方麵亨有盛譽。在19世紀上半葉,意大利歌劇有三位偉大人物:羅西尼、威爾弟和普契尼。羅西厄的《塞維爾的理發師》是喜歌劇的代表作;威爾弟創作了《茶花女》等二十六部歌劇,用音樂生動地刻劃人物的內心世界;真實主義歌劇代表普契尼則以《蝴蝶夫人》等著稱。

著名的音樂家遠不止這些:19世紀上半期歌劇多麵手唐尼萊蒂,十九二十世紀之交《醜角》的作者列昂卡瓦洛,鋼琴家兼作曲家布索尼。20世紀,雷斯庇基創作了流傳極廣的交響詩《羅馬的噴泉》等。

在文學方麵,在18世紀末興起的浪漫主義文學中,曼德尼和萊奧帕爾迪分別是最著名的作家和詩人。在20世紀的世界文壇,詩人馬裏內蒂在世紀初創立了在文藝方麵影響極大的未來主義。在30年代新現實主義熱潮中,維裏托尼寫下了該學派最早的代表作小說《紫丁香》等。該派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莫拉維亞、普拉托裏尼等。在戲劇方麵最著名的也許是二戰前成名的皮朗德洛。他的戲劇充滿了真實的心理與多元化的選擇。

在16世紀末到18世紀中葉的巴洛態藝術時代,雕刻家和建築師貝爾尼設計了聞名於世的梵蒂岡大柱廓,雷恩則設計了聖保羅大教堂,卡拉瓦喬兄弟則是當時最著名的畫家。

在這之後,意大利著名畫家有18世紀的顏色畫家和創新家提埃波羅、風景畫家卡納列托,20世紀初的玄思畫家基裏科裸體畫和人像畫家模迪利亞尼等。

二戰後和50年代,意大利的新觀實主義電影震動了世界影壇。羅塞裏尼的《羅馬不設防的城市》西卡的《偷自行車的人》等都是極出色的影片。

1979教皇保羅二世訪問波蘭

為紀念《新事物》通諭發表100周年,羅馬教皇約翰·保羅二世頒發了題為《一百周年》的通諭,其中對當前世界的資本主義和市場經濟發表了一係列重要看法。

保羅二世說,"如果認為,由於所謂'現實社會主義'的失敗,資本主義就是唯一剩下的經濟組織的模式,這種看法是站不住腳的。"發達的西方社會,雖然"馬克思所分析和描寫的那些剝削至少在形式上已被消除了",但是表現為各種剝削形式的"異化"並沒有消除。人們彼此被當作工具利用。企業在組織勞動時一味追求提高產量,"卻不關心使工人通過自己的勞動或多或少作為人而實現自己",從而"加強了他在激烈的競爭鬥爭中和彼此異化的錯綜複雜關係中的孤立狀態。"在第三世界國家,"資本主義創業時期的那些規律還在殘酷無情地起支配作用,決不下於最初的工業化階段的陰暗年代。"在那些地方,"資本主義在人道方麵的缺陷以及由此產生的物對人的統治並沒有消除",不僅第三世界的絕大多數居民始終生活在這種情況下,而且在工業國家中也存在"第三世界方麵"。由於生產方式和消費行為不斷變化,已經獲得的知識和多年的職業經驗貶值了,要求經常努力重新培訓和適應,"那些未能跟上時代步伐的人很容易被排擠到(社會的)邊緣。"

除了上述與勞動有關的異化外,"唯消費主義"也是異化的表現。如果人們隻受欲望支配,否認人的良心和自由的價值,就有可能產生一些"客觀上不容許的,往往有害於肉體和精神健康的消費習慣和生活方式",例如吸毒和色情。保羅二世認為,經濟製度本身並不包含能對新的高尚的需要和妨礙人格成熟的需要做出區別的標準,為此要在教育和文化方麵做出巨大努力,也要求國家機關進行必要的幹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