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彭世凱篡奪了辛革命的勝利果實,建立了北洋軍閥的黑暗統治。常州的待頭,依然布滿了插著草標待售的究孩子,而瞿秋白自己的家庭也陷入經濟困境,伯父世琥這時棄官閑居,將秋白的祖母接到杭州去贍養,就停止了對秋白一家的補貼。瞿秋白家不得不把星聚常的每月租金7元的房屋退賃,搬到城西廟沿汀瞿氏宗宗居住。在那時,住祠堂是一件很不光彩的事情,但也無可奈何,隻好如此,生活金靠典當、借債。瞿秋白曾對羊牧之說:"我們原來天天盼望中山,可是革命勝利了,老百姓生活還是改不了。"接著又用筷敲敲碗說:"老百姓生活還是改不了"。

接著又用筷敲敲碗說:"我還有點粥吃,鄉下還不知多少人連粥都吃不上哩。"

1912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紀念日,他在瞿氏宗祠側門上方懸掛一隻白燈籠,上麵寫著"國喪"兩字,大膽地向社會表示了自己的不滿。1915年冬,因交不起學費,瞿秋白被迫輟學,離開還有一學期就要畢業的常州中學。

是農曆新春正月初五,剛過40歲的金璿看看要到70歲才還得清的債券,望望團團一桌孩子,最大的秋白不過17歲,最小的阿穀隻5歲,想丈夫的懶散,她夫去了繼續生活的勇氣,她將兩盒磷火柴頭和虎骨酒吞下,服毒自盡。從此瞿秋白一家人飄零星散,分別投親靠友,秋白則到楊氏小學教書。

1948國民黨政府以翁文灝為首第一屆"行憲內閣"

孫科(1891-1973):字哲生,廣東香山人,孫中山原配夫人盧慕貞所生。幼年隨母赴檀香山依孫中山長兄孫眉為生,16歲考入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1916年畢業後進哥倫比亞大學研究院,專攻政治、經濟,回國後曆任政府要職,曾三任廣州市長,兩任立法院長,還擔任過交通、青年、鐵道等部的部長,以及行政院長等職。1947年並任國民政府副主席。1949年去台灣,1951年赴法國,1952年移居美國。1965年任台灣"總統府"資政,1966年任台灣"考試院"院長。1973年9月13日病逝於台北,終年82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