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斯勃裏恩茨"奶酪質地較硬,是瑞士最古老的一種奶酪,最常見的吃法是把它擦成細末,撒在湯裏、麵條上,味道鮮美。
奶酪的""
瑞士奶酪不僅品種多,味道不同,而且吃法也很多,最特別也是最傳統的兩種吃法是"FENDUE"和"RACLETTE"。除此之外,還可以在正餐後切成小塊空口吃、就著麵包吃、與幹果一起吃......一盤幹酪,一杯美酒,其樂無窮。
"FENDUE",可音譯為"豐迪"。"FENDUE"在法語裏有"融化了的"意思,且吃法與中國人吃火鍋有相似之處,所以中國人都稱之為"奶酪火鍋"。瑞士人愛對中國客人說,如果說到北京不吃烤鴨不算真正到過北京的話,那麼到瑞士不吃"豐迪"就不算真正到過瑞士。所以瑞士人都喜歡用"豐迪"這道特色菜來招待中國客人。
在平底鍋裏,按每人一杯的量倒入上好的白葡萄酒,加熱後,把擦成碎末的幹酪按每人150克的量放入加熱的酒裏,不斷攪拌,待奶酪完全變成粘糊狀,再加一匙水澱粉,一小杯櫻桃酒,最後放進一些新磨的胡椒粉和豆蔻,就可以吃了。"豐迪"本來是一種"農家樂"飯菜,現在卻已演繹成一道"民族特色風味"了。
奶酪火鍋中最別有風味的一道名叫"對半對半"(MOITIEMOITIE),即用兩種同等數量的奶酪融化到一起做成火鍋,例如有的地方用一半數量的桂耶爾奶酪和一半數量的埃蒙塔勒奶酪做,味道很好。但是,味道最為正宗的,是用一半數量的桂耶爾奶酪和一半數量的瓦什酣奶酪(VACHERIN)。用這種配方做的奶酪火鍋馳名歐洲,瑞士人也愛用這種配方的"豐迪"款待朋友。
朋友相聚吃"豐迪",方便而有氣氛。奶酪和麵包是主食,青菜沙拉是配菜。喝過開胃酒,先來一盤沙拉涼菜,拌有火腿肉絲和幹酪細絲的各色青菜,新鮮清香,使人胃口大開。吃過沙拉,準備好的奶酪火鍋端上桌來,放到一個酒精燈上,保持奶酪的糊糊狀態,於是每人一支八寸長叉,叉上事先切成三四厘米長的硬麵包塊,在鍋中蘸勻奶糊,趁熱食用,味道鮮美無比。邊吃邊喝櫻桃酒(KIRSCH)或紅茶,或啤酒,幫助提味和消化。
吃奶酪火鍋,會吃得全身暖烘烘,甚至汗流浹背。"豐迪"很適合冬季食用,在阿爾卑斯山上滑雪,吃奶酪火鍋那是再愜意不過的了。瑞士人還有一個風俗,聚會吃"豐迪",無論是誰,若是把叉子上的麵包塊掉到鍋裏,就要被罰買酒或被親吻,增添許多聚會的樂趣,演繹出諸多有趣的故事。
另一種很有情趣的吃法就是"RACLETTE",可音譯為"拉克萊特"。"RACLETTE"在法語裏有"刮刀"的意思,但在這裏卻是特指烤化後食用的奶酪,因此可把這道菜叫著"刀刮奶酪"。
在瑞士,各地都有可吃"拉克萊特"的餐館,但要吃"正宗",還是到有名氣的風味餐館去。在著名旅遊區弗裏堡州的桂耶爾古堡邊上,有一家馳名瑞士乃至周邊國家的刀刮奶酪餐館,店名就叫"廈萊",瑞士和外國的客人不斷,天天爆滿。要想到那裏吃飯,至少得提前一周預訂座位。
這家"廈萊"是一座兩層大木屋,樓上樓下牆壁桌椅一律都是原木色,門前窗口擺滿鮮花,屋內牆上掛著鹿頭牛角,各式農具,裝飾擺設,無不充滿古樸的鄉土氣息。服務員多是來自葡萄牙的年輕姑娘,穿著瑞士傳統服裝,婀娜多姿。在瑞士獨具一格的古老山區歌曲和悠然跳躍的燭光中,她們來回穿行,招呼客人,端盤遞杯,上菜倒酒,熱情周到。客人還未坐穩,就已被這濃厚的中世紀情調所感染,仿佛已身置阿爾卑斯山上的"廈萊"裏,到了另一個世界。
喝著開胃酒,涼菜就上桌,除了各色青菜外,還有煙熏香腸和生曬肉片,這是兩種地方風味。生牛羊肉加調味料醃過後,在潔淨的雪山風幹,切成極薄的片,呈棕紅色半透明狀,卷起一根小酸黃瓜,送進嘴裏,清涼鮮美,口感極好。
烤奶酪,一種方法是由廚師把奶酪架在木材明火上烤,將烤軟的奶酪刮到盤子裏送到客人桌上。另一種方法是把電爐放在飯桌上,客人自己烤著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