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芬蘭:北歐的天空下(1 / 3)

第17章 芬蘭:北歐的天空下

閉上眼,熱情奔放的西班牙、浪漫溫情的法國、莊重含蓄的英國,以各種各樣鮮豔的顏色在大腦裏一閃而過。那都是一些紅色、紫色、橙色地亮麗地耀眼。在去芬蘭之前,歐洲給我留下的印象是厚重地有些不堪承受。飛機在萬塔機場降落之前,透過機窗俯視這個"千湖之國"芬蘭,清晰的淡綠色在腦海裏蕩漾著,久久揮之不去。那些連綿起伏的山脈、茂密的森林、星羅棋布的湖泊和著重重的曆史,在北歐由北向南朝著波羅的海拉出一條長長的斜線。

穿越時空的赫爾辛基

1550年,為了加強與塔林的商業競爭,瑞典國王在芬蘭灣設立了一座港口,精明的荷蘭商人將其作為與俄國人進行貿易的基地。這就是赫爾辛基。1812年,隨著芬蘭擺脫了瑞典的統治,成為附屬於俄國沙皇的自治大公國,赫爾辛基也就成了芬蘭的首都。四百多年過去了,經曆了戰爭、自然災害、曆史的變遷和一次又一次的重建,現在的赫爾辛基成了一座集古典美與現代文明為一體的大都市。歐洲古城的浪漫情調、國際都市的韻味,嵌和著風格迥異的城市建築的自然風光,使赫爾辛基在大海的襯托下,無論是夏日海碧天藍,還是冬季流冰遍浮,都顯得那麼美麗與純淨。

靠近城市的邊緣

有一種說法形容芬蘭是一位身穿綠色裙裝的單臂少女靜靜地佇立在波羅地海之濱,因為她全國的森林覆蓋率達到了近70%,而這個少女的裙裝上裝點著無數的美麗的珍珠,就是她那因為200萬年前的冰河作用形成的近19萬個大大小小的星羅棋布的湖泊。

飛機進入芬蘭領空後,機艙內充滿了經改編芬蘭作曲家西貝柳斯的優雅薩克斯曲,透過舷窗映入眼簾的是一幅未經修飾的多彩油畫,大片大片綠色底調似的蔥鬱森林,點綴著閃亮著銀光的大小湖泊,完完全全是一件無價的藝術真品。

經過長時間的飛行,芬航的波音767終於降落在赫爾辛基萬塔(Vantaa)機場。這個機場位於赫爾辛基以北20公裏,是芬蘭乃至世界最繁忙的機場之一。通關、拿行李,一步步都透露出高效和有序。從機場到赫爾辛基市中心,可以坐機場大巴和出租車,大巴每小時2-4班,行程35分鍾,乘坐出租車隻需20分鍾,但要比坐大巴貴上4、5倍。

室友Carrio的父親在航班到達前30分鍾已經等在那裏了,他叫Koga,滿頭的銀發和白色的胡子,透露出芬蘭人固有的熱情。坐上他那據他說隻為旅遊而買的BMW的X5越野車,不大的功夫,就到了他們在郊外的一棟別墅。一套兩層的House,樓上有三間臥室。Koga是個狂熱的瓷器收藏家,家裏擺滿了伊塔拉(Littala)和阿拉比阿(Arabia)玻璃陶瓷器皿專賣店所經營的瓷器精品。

Koga和Carrio在家招待了我一頓芬蘭傳統的美食:煙熏馬哈魚,熏馴鹿肉,熏火腿,肉凍和蔬菜水果沙拉。席間我們喝了杜鬆子酒,我也學會了芬蘭語中的幹杯"Kippis"。芬蘭人的豪爽和熱情,讓我這個異鄉人倍受感動。

建築中古典與現代的交錯

Carrio開著車,載著我到處的遊覽。在赫爾辛基的大街小巷,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建築。赫爾辛基的建築物充斥著多變的風格,一路看過來,可以從新古典主義走到現代化的實用主義。她集歐洲最美、最古、最新等諸般特色,擁有數以百計的博物館、藝廊與劇院,堪稱建築藝術的聖地。無論是在咖啡座、博物館還是一些當地餐廳都能反映出芬蘭曆史所蘊藏的多彩文化內涵。偉大的德國建築師恩格爾以圓柱形和三角形為主的建築巧思,使赫爾辛基從原本一個不起眼的森林小鎮,搖身一變,成為了現在這個典雅的都市,而這些高雅出眾的建築又讓赫爾辛基有了一個美麗的名字"北歐的白色之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