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激活和培育孩子的藝術與美感潛能(1)(3 / 3)

匈牙利的音樂教育家認為,音樂刺激可以直接激起兒童進行各種活動的意向,是引導兒童發展的不可替代的因素,對於兒童認識、情感、意誌的發展都有重要的意義。

在音樂活動中,兒童的注意力可以通過各種途徑得到發展。例如,一個新的音色、一首新的歌曲或樂曲很容易使孩子集中注意力,因而在傾聽、歌唱和演奏活動中,兒童的注意力便得到了鍛煉。

兒童的觀察力在分辨旋律樂句的細微變化(音量大小、強弱、音色)中得到發展。因為兒童必須對他所聽到的音樂作細致的觀察,即聽覺上的""觀察"",然後才能去努力模仿他們聽到的聲音,唱好歌詞和曲調。

唱歌也發展了兒童的記憶力。老師通過簡單的哼唱旋律,把歌詞教給孩子,兒童的音樂記憶力便在他自己的內心哼唱中得到了加強。

音樂活動還可以發展兒童的想象力。音樂刺激兒童產生與音樂性質相一致的新的感情體驗,使兒童的幻想更美好。兒童的想象越豐富多彩,他從音樂活動中得到的愉悅也就越多。

音樂活動可以提高兒童的思維能力。比方說,空間概念是抽象思維的起點,而視唱教學中手勢語的幫助,即用手的動作來表示音的高低長短,對兒童的空間概念的形成和鞏固是很有意義的。

音樂活動還鍛煉了兒童的意誌。例如,一個樂感較弱的孩子學習音樂,他要唱準曲調,就必須集中注意力聽清楚正確的樂聲,並模仿出來,這就要求兒童做出意誌方麵的努力。

國外的研究成果對於深化我們的音樂教育觀是很有啟發的。他們重視對音樂教育自身規律的探討,用兒童所喜聞樂見的多種形式進行的音樂啟蒙,切切實實地在各種音樂活動中提高兒童的音樂能力和心理品質。他們提倡:學習音樂就是為了音樂本身,就是為了用音樂本身去打動孩子的心。他們遵循音樂藝術自身的規律和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去進行音樂的啟蒙。

音樂有著啟迪智慧、教化人類等種種了不起的功能,但首先必須讓孩子喜愛音樂,學會傾聽音樂,理解音樂,從聽覺到心靈都沉浸在音樂之中。這樣,才能真正感受到音樂中流淌著的智慧和人格的力量,才能真正被音樂所打動,從而使靈魂得到升華,變得更高尚、更有智慧。

二、和孩子一起傾聽聲音

聽力技能的培養可以有許許多多的途徑,完全可以納入日常活動計劃之中。比如,可以和孩子們一起聽和討論各種聲音:呼嘯的北風、潺潺的小溪、滴答的小雨、輕揚的雪花等等;可以利用給孩子們講故事的間隙,讓孩子們集中注意力去聽教室內外各種特殊的聲音;可以通過唱歌和遊戲去增加孩子們描繪聲音的詞彙量,增強孩子們的記憶力;可以邀請一些成年人和孩子們一起交流彼此的聽覺經驗;可以在課堂上帶有針對性地向孩子們提問,啟發他們有意識地去聽......總之,有很多機會、場合和時間可以去培養孩子們的聽力技能。

我們在這裏所提供的聽力遊戲,隻是想給您以某些啟發。各位老師和家長,可以根據您的孩子的實際情況、性格特點、興趣愛好等去進行改編,從而使這些特殊的聽力遊戲更加適合於您的孩子。當然,您還可以自己發明一些更加有趣的遊戲。

(1)傾聽人體聲音

①和孩子們麵對麵地在一起,看著你的孩子,也讓孩子注視著你,讓他模仿你發出的各種各樣的聲音:拍手聲、拍腿聲、跺腳聲、輕快的跳動聲和各種嗓音......

學會了麵對麵地玩這個遊戲以後,還可以把它變得稍微難一些再玩。例如,用屏風或書櫥、大硬紙板等,將你和孩子隔開來,使他看不見你,而依靠聽覺來模仿你發出的各種聲音。

②找三四個孩子背過身去,或者藏在屏風後麵,隻叫其中一個孩子說話,這時,你就問房間裏其他小朋友:他們幾個人中間誰在說話呢?

這種辨別聲音的遊戲也還可以再增加一些難度:讓背過身去,或者藏在屏風後麵的小朋友除了一個人不說話以外,其他幾個小朋友一齊說話。這時,你再問:他們幾個人中間是誰沒有說話呢?

③讓孩子們圍成一圈,你對第一個小朋友說一段耳語,讓他們一個一個按著順序輕輕地把這耳語傳遞下去,傳到最後一個小朋友,你請他把聽到的耳語大聲說出來,看看這耳語在傳遞過程中是不是走樣了。

(2)傾聽日常用具的聲音

①找兩個不同的物品(比方鑰匙串和小木棒),讓孩子仔細地傾聽,辨別它們通過敲擊各自所發出的不同聲音。然後你背過身去,不讓孩子看見,晃動鑰匙串,或者輕輕地用木棒敲打桌子,請孩子說出是哪一樣東西在發出聲音。

在玩這個遊戲時,剛開始選擇的物品發出的聲音差別應該大一些,然後可以慢慢地縮小差別,提高孩子們的分辨能力。還可以逐漸增加發聲體的數量,一次用四五種物品,甚至更多,讓孩子們去辨別。

②準備兩套發聲體,你一套,孩子一套。每套包括三種能發出不同聲音的物品。讓孩子先看著你做不同方式的發聲,然後,請他用他那套發聲體,模仿你發出同樣的聲音。

你還可以躲在屏風或書櫥後麵去做,再請他隻憑聽覺模仿你發出同樣的聲音。

③繪製一些你和孩子遊戲時所用的各種發聲物體的圖片,你用實物發出聲音,讓幼兒根據他聽到的聲音,從這些圖片中找出相應的發聲物體的圖片。還可以不讓孩子看見你用的是什麼物品,要求他僅僅根據聽覺來挑選圖片。

④讓孩子們圍坐成一圈,分發三四種能發不同聲音的物品,每人一件。請一個小朋友到圓圈中央來,用手帕蒙住他的眼睛。這時請圍成圈的小朋友一起敲打他們手中的物品,讓圈子中央的小朋友尋找與他自己拿的物品發出一樣聲音的另一件發聲物品,他找到了拿這個物品的小朋友以後,便和他交換位置,遊戲繼續進行。玩過幾次以後,可以換一個發聲物品,再接著玩。

(3)傾聽樂器的聲音

上麵列舉的所有遊戲,都可以換用打擊樂器來進行。

對於年齡稍微大一些的幼兒,或者是已經有大量的聽覺實踐,對聲音有了足夠的認識的幼兒,您就可以試著使用音叉了。

準備兩套音叉,你用一個音叉敲擊,讓幼兒選擇一個相應的音叉發出和你的一樣的聲音。由於音叉有固定音高,因此這個遊戲可以幫助孩子建立準確的音高概念。

還可以借鑒上一節介紹的各種遊戲方法,使音叉遊戲的難度適當加大,增加其複雜性。

(4)傾聽周圍環境的聲音

請孩子們閉上眼睛,問他們能聽見什麼聲音:

①房間裏的聲音

②房間外麵的聲音

③更遠一些地方的聲音

對於幼兒,可以啟發他區分出聲音的遠近。讓他試著去模仿這些聲音。可以試著請年齡大一些的幼兒用文字或圖形去記錄或描述他們聽到的聲音。

帶孩子到戶外作短距離的散步,讓孩子傾聽環境中各種動聽的聲音。回來的路上,可以讓孩子們重複、回憶、模仿他們聽見的各種聲音。回到家裏,讓孩子尋找合適的文字語言去形容、描述這些聲音。學會一些象聲詞,比方:嘶(si)、歐(ou)、嘟(du)、嗚(wu)等等。

動物的聲音、人的聲音、機器的聲音、交通工具的聲音和音樂聲等等,這些聲音在日常生活、周圍環境中隨處可聞。培養孩子隨時傾聽這些聲音,體會聲音的各種特性:高的、低的,遠的、近的,強的、弱的,長的、短的,響亮的、輕柔的,優美的、粗俗的,等等。

三、幫助孩子記憶聲音

①利用你身體的各個部位,發出幾種不同的聲音(拍手、拍肩、跺腳等),讓孩子按照順序模仿你。還可以躲到屏風後麵去做,重複這一遊戲。

②聲音順序傳遞遊戲。孩子們圍成一圈。第一個小朋友隨便發出一種聲音開始遊戲,全體小朋友都重複這一聲音;第二個小朋友重複第一種聲音,並且再增加一種新的聲音,全體小朋友都重複這兩種聲音;第三個小朋友重複前兩種聲音,再增加第三種聲音,全體小朋友都重複這三種聲音......依次類推,看看小朋友能按順序記住多少種不同的聲音。

③準備兩套相同的能發聲的物體(日常生活用具或樂器都可以),你一套,孩子們一套,你用自己的那一套發聲物體發出各種不同的聲音,然後請一個孩子按照你的發聲順序,模仿你發出同樣的聲音。

這個遊戲還可以一步步加深:

(a)你所發出的聲音的種類可以一次比一次多。

(b)用你的那套發聲物體發聲時不讓孩子看,讓孩子們模仿。

(c)選擇四種或四種以上的物體,讓它們同時發出聲音,請孩子們聽;再拿走一個物體,隻用三種物體來發出聲音,請孩子們聽,並問他們少了哪一種物體的聲音?

(d)教孩子們唱一些簡短的歌曲,讓他們記住歌詞、旋律和節奏類型。

(e)組織一次""聽力遊園會"",讓孩子們在花園裏散步或遊戲,同時,你用錄音機播放一些聲音錄音,看看孩子們在無意識的狀態下,能不能記住錄音機播放的聲音順序。

(f)做將聲音信號和動作聯係起來的遊戲。比方說,用拍手聲表示跑,鈴鼓聲表示跳,大鼓聲表示停止,鈸聲表示坐下,等等。

開始時可以用兩種信號:跑和停止或跳和停止;然後可以用三種信號:跑、停止、坐下或跳、停止、坐下;最後可以將四種信號都混合起來用。還可以發明更多的信號交替使用。

第5章 培養孩子美術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