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前提測評藝術(3 / 3)

(1)如乙長25米,乙比甲少15,甲長()米。

(2)一個三角形的三個內角度數的比是5∶3∶1,這個三角形三個內角的度數分別是()、()、()。

設計填充題時要注意:①題目要求有思維價值,避免死記硬背;②避免給學生暗示,如題目留出的空白的長度不能隨答案的長短而變化。

4.改錯題

就是給出一個有知識性錯誤的題,讓學生找到錯處,並把錯誤改過來。

5.配對題

就是給出幾個已知條件,再列出相關的一些備選答案,要求學生將具有對應關係的事物正確地搭配。例如:

一項工程,甲獨做6天可完成,乙獨做8天完成,

①兩隊合做一天,完成工程的幾分之幾?

②兩隊合做兩天,完成工程的幾分之幾?

③兩隊合做兩天後,還剩下整個工程的幾分之幾?

④兩隊合做,幾天可完成?

供選擇答案:

(A)(16+18)×2(C)1÷(16+18)

(B)16+18(D)1-(16+18)×2

題號(1)(2)(3)(4)答案

配對題既可以考查學生對有關知識的掌握情況,又可以考查學生駕馭這些知識的能力,並且可以促使學生注意這些知識的內在聯係,形成良好的認知結構。

6.連接題

連接題的特點是列出幾組相對應的數量或事物,用線段把有關的數量或事物連接起來。此題型主要考查分析思維能力。

例如:把相對應的問題用線段連接起來。

(1)一個自然數和一個真分數合並起來的數是A、真分數

(2)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數是

B、假分數

(3)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數是C、最簡分數

(4)分子分母是互質數的分數是

D、帶分數

除此之外,還有簡答題、排列題、框圖題、表格題、口算題、簡算題、估算題等題型,這些題型在前提測評中都可以有針對性地運用。

(五)前提測評應注意的問題

1.及時反饋矯正

目標教學強調反饋矯正要貫徹教學過程始終。學生學習新課前,已有知識與技能的儲備要通過測評來檢查,又要及時對出現的問題進行補救和矯正。由於課堂教學時間有限,對個別學生通過補救、矯正仍不能掌握,可采用個別補償辦法。

2.評價要明確具體

指出學生所測內容的優缺點。力戒不做具體分析的"錯了""對了"之類的籠統語。更不能挖苦諷刺答錯的學生。簡單、草率的結論往往會失去矯正訓練的機會,因此,教師不能輕易放棄訓練的契機。對於答得好的同學,可以追問"為什麼這樣答""說說理由",等等,這樣,既體現教學民主性,又富於激勵性,教學效果不言而喻。

3.掌握變通原則

前提測評應該有變通、有取舍。有時可強化延長,有時則需簡化、縮短,總之,要根據學生實際情況,根據教材特點,通過教師的實踐經驗來靈活掌握。

4.要做到有滲透

前提測評作為目標教學課堂結構的一部分,在設計時也應結合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良好的行為習慣教育以及辯證唯物主義世界觀的啟蒙教育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