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評價、矯正的藝術
準確的評價,及時的矯正,是目標教學的重要任務。它可使掌握的知識得到強化,疏漏的知識得到補救,錯誤的認識得到矯正。實質上,它是麵向全體,使學習的"落伍者"趕上學習的進程,成為學習的達標者。
1.要迅速、準確地判斷
達標檢測後,教師應迅即做出準確判斷。學生對,對在哪裏;錯,錯在哪裏。錯的根源是什麼?症結在哪裏?這都要求及時做出評價。
2.要對應目標
評的依據是學生的檢測結果,評的標準是課時目標。要緊緊抓住一個個目標,用它們做尺度去衡量學生的達標度,明白無誤地講出學生學習的"目標差"。
3.要評到關鍵處
學生檢測中出現的目標差,有的是帶有關鍵的、實質問題,它往往是大部分學生理解的"誤區",學習的障礙。教師要緊緊抓住這個症結問題,集中時間,集中精力,悉心指導,細細講解,突破難點,使大部分學生都能順利達標。
4.要評出積極性
對達標成績好的同學,評價不虛,恰到好處,使被評的學生享受到成功的快樂;對未達標的同學,不諷刺,不挖苦,多鼓勵,多引導,使他們充滿信心,迎頭趕上。
5.要邊評邊矯正、強化
評不是目的,評是要讓學生明白,達標度究竟有多少,"目標差"究竟有哪些。而對學生已掌握的知識,已提高的能力,予以強化,對錯誤的認識給以矯正,對疏漏的知識給以補救,才是教師追求的目標。因此,在測評時,教師要一邊評價,一邊分析,一邊強化,一邊矯正或補救,使未達標的學生通過教師的引導點撥,以及自身的努力,有充分的達標機會。
怎樣在教學實踐中用藝術性的手法進行目標測評呢?
一位地理教師在教學《中國的疆域》一課時,為了檢測學生對有關中國沿海知識的掌握情況,就設計了這樣的問題:請同學們在張貼黑板上的大地圖上,用這隻輪船(玩具)演示一下:沿中國海自北向南航行,說明都經過哪些中國海,都和哪些國家隔海相望,沿途你所看到的中國海岸線有多長?同學們興致勃勃,課堂氣氛非常活躍。教師指名同學到地圖上演示。學生邊演示,邊說。既反映了學生的達標度,鞏固了已學的知識,又激發了學生學習的熱情,消除了學習的疲勞,增強了他們學習的愉悅感。
總之,目標測評是目標教學的極為重要的一個環節。這個環節落實得好,教師既能準確、全麵地"測",又能及時、準確地"評"和"矯正",目標教學的達標率就會有一定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