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生素製劑產品很多,不同產品在質量、效價、劑型、價格等方麵有很大差異,應結合使用目的、生產工藝進行綜合考慮。要求選用效價高、穩定性好、劑型符合配合飼料生產要求,飼料級、價格低廉、且是在近期內出廠的產品。目前市場單項維生素製劑可分為國產和進口產品兩大類。
國產產品一般較新鮮,質量相對保證,B族維生素產品性質比較穩定,不足之處是VA、VD3、VE等用載體吸附包裝的產品,其顆粒度大小不勻,穩定性較差,尤其在夏季更易變質。在國際上,德國的巴斯夫(BASF)公司和瑞士的羅氏(ROCHE)藥品化學有限公司都是著名的維生素生產廠家,我國每年由此進口的量也較大。
但應注意,進口產品要嚴防假冒,注意是否已超過或接近保質期,切忌盲目迷信進口產品。不管是國產或進口產品,對維生素原料都應進行抽樣檢測。
獸藥藥政部門一般要求維生素預混料生產廠家置齊紫外監測器,保證能對大多數維生素原料進行檢測。這主要是由於維生素是易失效產品,必須按產品實際有效含量投。
因此,要格外注意產品的有效含量,防止因添加量不足而引起維生素的缺乏。如VA,一般含有50萬IU/g,也有20萬IU/g,要加以區別,且應購買飼料級產品,醫用要貴得多。VE含量達到50%,葉酸有10%和99%兩種產品,生物素含量為2%,VB12為1%。此外還需注意,維生素原料產品拆開包裝後,要避光,立即裝桶密閉保存,防止受潮並及時用完。夏天應在維生素存放和加工地裝上空調,梅雨季節要使用除濕機。
另外,維生素預混料的原料還包括載體或稀釋劑。為使維生素的損失減少到最低限度,應選用粒度合適、水分含量低且不易參與化學反應的物質作為載體或稀釋劑。
根據實際應用情況,脫脂米糠承載性能最好,麩皮、次粉次之,玉米粉較差。特別是玉米粉顆粒較粗時,承載性能尤其不佳。碳酸鈣因其中的鈣對VD3有破壞作用因而不宜作為維生素預混料的載體物質。
一般來說,載體吸附力強時,多維素經多次搬運震動後仍可保持較好的混合均勻度。載體的水分當然越低越好,最好控製在5%以下,不宜超過8%-10%。若含水量過高,則應進行幹燥處理。而對於如VB12、葉酸等用量極少原料,必須事先予以稀釋。
3 加工工藝
在進行維生素預混料的加工過程中,首先應保證嚴格配方要求準確投料。目前在國外,自動化的微量配料秤已逐步推廣使用,而國內大多還是采用人工稱料。
為此,必須加強配料人員素質的培訓與提高,對稱重設備定期校準,嚴格操作程序,確保投料的準確性和穩定性;其次,要根據不同維生素添加劑產品的特性,采取不同的添加方法。好維生素添加劑粉劑可直接加入混合機中進行混合,而液態維生素製劑必須由液體添加設備噴入混合機。